太阳能发电系统的结构和工作原理(21)

发布时间:2021-06-06

提出,无定形体系中存在电子局域化效应:1960年,前苏联人约飞与热格尔在题为“非晶态、无定形态及液态电子半导体”的文章中,提出了对非晶半导体理论有重要意义的论点,即决定固体的基本电子特性是属于金属还是半导体、绝缘体的主要因素是构成凝聚态的原子短程结构,即最近邻的原子配位情况。从1960年起,人们开始致力于制备a一Si和a一Ge薄膜材料。早先采用的方法主要是溅射法。同时有人系统地研究了这些薄膜的光学特性。1965年斯特林等人第一次采用辉光放电(GD)或等离子体增强化学气相沉积(简为PECVD)制备了氢化无定形硅(a一Si:H)薄膜。这种方法采用射频(直流)电磁场激励低压硅烷等气体,辉光放电化学分解,在衬底上形成a七i薄膜。开始采用的是电感耦合方式,后来演变为电容耦合方式,这就是后来的太阳电池用a一Si材料的主要制备方法。

1960年发生了非晶半导体在器件应用领域向晶体半导体的第二次挑战。这就是当年美国人欧夫辛斯基发现硫系无定形半导体材料具有电子开关存储作用。这个发现在应用上虽然不算成功,但在学术上却具有突破性的价值。诺贝尔奖获得者莫特称,这比晶体管的发明还重要。它把科学家的兴趣从传统的晶体半导体材料引向了非晶半导体材料,掀起了研究非晶半导体材料的热潮。我国也正是在60年代末期开始从事该领域的研究的。从1966年到1969年有关科学家深入开展了基础理论研究,解决了非晶半导体的能带理论,提出了电子能态分布的Mott一CFO模型和迁移边的思想。

电子能带理论是半导体材料和器件的理论基础。它可以指导半导体器件的设计和工艺,分析材料和器件的性能。尽管目前非晶硅能带理论还不很完善,也存在争议,但毕竟为非晶半导体器件提供了理论上的依据。

1.3半导体能带结构简介

固体能带理论是把量子力学原理用于固态多体系统推算出来的。即,在特定的晶格和相应的电势场分布下求解薛定愕方程,获得体系中电子态按能量的分布。在晶体情况下,晶格结构具有空间的周期性,相应的电势场也呈周期性分布。在晶格绝热近似和单电子近似条件下,可以求得相当准确的电子能态分布,即电子能带结构。晶体能带的基本特征是,存在导带与价带以及隔开这两者的禁带,或者称为带隙。导带底和价带顶有单一的能量值,在导带底以上的导带态为扩展态,这些态上的电子是迁移率很高的自由电子。价带顶以下的能态为空穴的扩展态,这里的自由空穴迁移率也很高。理想半导体禁带中是没有电子能态的。但在半导体中难免有缺陷和杂质,分别具有各自的能态,表面和界面处晶格不连续带来表面态和界面态,这些异常的能态常常落在禁带中,称为隙态。其上占据的电子是局域化的,起载流子复合产生中心的作用。晶体的隙态密度很小,通常在1015/cm3左右,且呈离散分布。另一方面固体中电子按照能量的统计分布遵循费米分布函数规律。被电子占据的几率为1/2的能级称为费米能级。费米能级也称为平衡体系的化学势。通常情况下,半导体的费米能级位于禁带。费米能级距导带底较近,则电子为多数载流子,材料为n型。费米能级距价带顶近的,空穴为多数载流子,材料为p型。费米能级位置可以通过适当掺杂加以调节。就是说,半导体电导的数量和类型都可以用掺杂的方法调节。

由于非晶硅材料是亚稳固体,其晶格的近程配位与相应晶体的相当。但它是长程无序,原子间的键长与键角存在随机的微小变化,它的实际结构为硅原子组成的网络结构;网络内的硅悬挂键密度比较高。这些是非晶硅结构的两个基本特点。这样复杂的体系的电子能带结构与晶体能带既有相似之处,也存在巨大的差别。其相似之处在于,价电子能态也可分为导带、

太阳能发电系统的结构和工作原理(21).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精彩图片

热门精选

大家正在看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限时特价:7 元/份 原价:20元

支付方式:

开通VIP包月会员 特价:29元/月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fanwen365 QQ:370150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