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情操论》论文(2)
时间:2025-04-07
时间:2025-04-07
南京农业大学选读课论文
《道德情操论》读后感
最早接触世界经济学泰斗亚当.斯密是在高中学习历史的时候,学习到他所著的《国富论》,鉴于当时的对市场经济的兴趣,随即找机会拜读了该书。自此,对亚当.斯密这个人印象特别深,但具体的对他的其他作品并不甚了解。上大学以来,我习惯阅读各种书籍,希望并乐于通过多读书,读好书来不断充实自己的知识,武装自己的头脑,扩展自己的视野。由于之前有过了解,所以一直在寻找机会拜读亚当.斯密的其他作品,前段时间刚读完温家宝总理一直强烈推荐的《道德情操论》,刚好赶上选读课开始,所以写一些自己的读后感受吧!
好多人评论亚当.斯密的《道德情操论》是至今惟一的一本全面系统分析人类情感的著作,他要告诉读者:人在追求物质利益的同时要受道德观念的约束,不要去伤害别人,而是要帮助别人。这种“利他”的道德情操应该永远地种植在每个人的心灵深处。而且,每个人对这种人类朴素情感的保有和维持对整个市场经济的和谐地运行,甚至民族的强盛将是至关重要。《道德情操论》告诉我们,一个社会,如果人人都只追求个人利益将会引发灾难性的后果。“如果一个社会的经济发展不能真正分流到大众手中,那么它在道义上将是不得人心的,而且是有风险的,因为它注定要威胁社会稳定。”所以说人是复杂的,人不仅有私欲,也有情操。无论人怎么样自私,他都有一种“关心别人的命运,把别人的幸福看成是自己的事情”的本性。正因为人类懂得感同身受,拥有普世之爱,所以人才区别于动物;正因为守望相助,前人为后人栽树,小我为大我牺牲,人类社会才得以在恶劣的生存条件下存续至今。 同时,《道德情操论》是一本心理学色彩比较鲜明的著作,所以亚当.斯密用同情的基本原理来阐释正义、仁慈、克己等一切道德情操产生的根源,说明道德评价的性质、原则以及各种美德的特征,并对各种道德哲学学说进行了
下一篇:矿井维修电工技师培训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