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热闹的课堂场景与教学有效性
发布时间:2021-06-06
发布时间:2021-06-06
浅析热闹的课堂场景与教学有效性
【摘要】新课程改革实施以来,新的理念、新的课标、新的教材、新的教法使教师充满了激情,学生充满了活力,它使沉闷的初中数学课堂变的活了起来,但在热闹与自主的背后,也透射出放任与浮躁,折射出一个令人深思的问题——看似新颖、热闹的课堂场景,存在着一些有效性尚待检验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式。本文就结合相关案例对此进行了分析,旨在提示我们在教学实践中应根据学生和教学内容的特点,讲求教学策略,精心设计、灵活组织学生的学习活动,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关键词】课堂场景;教学策略;教学效率
新课程改革实施以来,学生、教师以及课堂教学都发生了变化。以往的“鸦雀无声”变成了“畅所欲言”,“亦步亦趋”变成了“自主探索”,课堂教学跟以前相比,的确改观了许多,鲜活了许多,学生的个性得到了张扬,教学气氛异常活跃。然而伴随这些变化,我们也清醒地看到,在热闹与自主的背后,也透射出放任与浮躁,折射出一个令人深思的问题——看似新颖、热闹的课堂场景,存在着一些有效性尚待检验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式。现结合我收集到的几个案例,来透视这个问题。
1.“理所当然”——错估了学生的真实基础
案例: 一位老师在教学《认识钟表》一课,当她耐心地给学生讲解时针、分针时,一位学生举手站起来,对老师说:“老师,时针、分针我上大班就认识了!”这位老师非常不悦,冷冷地对这位学生说:“坐下,坐下,我们今天学的跟你学得不一样。”
反思:几乎每一位老师都遇到过这样的情形,当学生把自己的真实想法说出来的时候,我们是抑制、是回避,还是该主动应对?事实上,这位学生是在提醒我们,日常生活中学生对钟面是具有丰富经验的,这可能是其父母教的,可能是学生平时经常注意的。教师忽略了这点,仍按部就班地照着教材的编写意图,一步一步地引导学生,学生哪有浓厚的兴趣?教学要关注学生的认知基础,别把学生都看成是一张白纸。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人,学生也是教学的重要资源。
教师完全可以将教材中几个细小的问题合并,放大成一个具有挑战性的问题:“小朋友们对钟面熟悉吗?(熟悉)你们知道些什么?”此时的学生肯定跃跃欲试,课堂上先让学生自由说钟面,从而认识钟面。有了全体学生的实质性的参与,才能真正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
2.“算法多样”——弱化了学生的思维能力
案例:在教学加减法的一些简便算法时,有个老师是这样处理的:教师出示例题165-97,学生小组讨论后汇报。
生1:165-97=165-100+3=68(书中做法)。
上一篇:区域地理 第一章 第2讲
下一篇:快速消费品开发新客户的6步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