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法测定烟草中的酚类化
时间:2025-04-04
时间:2025-04-04
4 2
化学分析计量
21 00年第 1, 6期 9卷第,
固相微萃取一气相色谱质谱法测定烟草中的酚类化合物张艳芳杨运红苏国岁005 ) 5 0 1 (北中烟工业公司技术中心,家庄河石
摘要
采用固相微萃取一气相色谱质谱法测定烟草中的酚类物质,对影响固相微苹取的参数进行了优化。结 g测定结果的相对标准偏差不大,
果表明:各酚类化合物的回收率为 8 .%一15 0,测限为 0 0 7—0 0 6 00 1.%检 .3 .6关键词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烟草酚类
于 8 8 ( 5。该方法操作简便、 .% n= )快速,灵敏度高,适合烟草中挥发性和半挥发性酚类化合物的分析检测。
固相微萃取技术由于具备快速、简便,采样、集萃取、浓缩、进样于一体等优点,广泛应用于食品|、 l药 ]材、水、烟草,样品中挥发性和半挥发性 等
析 1 0 mi。 . n
13 G . C—MS分析条件
() 1色谱条件
色谱柱: B一1 m D 7 s毛细管气相
有机化合物的分析。卷烟烟丝中的挥发性酚类物质是影响卷烟口感的重要因素,在燃烧时直接进入烟气,以引起卷烟的涩味、味、味不干净等,该可辣余且气味难以被掩盖,别是苯酚和儿茶酚对呼吸系统特
色谱柱 (0m× .5m 02 m)程序升温: 3 02 m,.5;初始温度 4℃, 5C mi至 10,后以 1 m n 5以 ̄/ n升 3℃然℃/ i升至 1 0C, 4 ̄最后以 5C m n升至 2 0C;样口温 ̄/ i 5 ̄进
度: 7 ̄传输线温度:7 ̄分流比:0 1载气: 2 0C; 2 0C; 1:; 氦气,流速为 0 8mL mi。 ./ n
有腐蚀作用和致癌作用,起了学者的广泛关注。引目前对于烟草中酚类物质的检测方法主要为固相萃
() 2质谱条件子源温度:3 o 2 0C。
E源; I电子轰击能量:0e离 7 V;
取一相色谱法 J但该法操作较为繁琐。笔者采液,用固相微萃取一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分析测定了烟草中的多种挥发性酚类物质,定结果较为满意。测1实验部分 1 1主要仪器与试剂 .
采用质谱库对比和标样加入法定性,外标法定量。图 1和图 2分别为标
样和样品中酚类化合物的选择离子色谱图,酚类化合物的定性定量离子见表1。
气质联用仪:get 80 C 57 MS A in6 9 G/ 93 D型,国 l 美A in公司; get l
手动 S ME进样器:国 S p lo司; P美 ue公 c
聚丙烯酸酯:5I美国 S p l 8 m, x u e o公司; c聚二甲基硅氧烷 ( D ) 1 0 I美国 S p l P MS:0 m, x u e - e公司; o1 4 1 6 1 8 2 O 2 2 2 4 2 6 2 8 3 0
t In/Ii 7 1
电子天平:量 0 1m,士 M te oeo公感 . g瑞 et rT l l d司;
1苯酚;一邻甲酚;一对甲酚;一间甲酚一 2 3 4 5一邻苯二酚;一对苯二酚;一间苯二酚 6 7图 1标准样品的选择离子色谱图 51 3 4
苯酚、甲酚、甲酚、甲酚、二苯酚、二邻间对邻间苯酚、二苯酚标准样品:度大于 9%,对纯 7比利时A rs司; co公 甲醇:谱纯,国 Dk a司;色美 im公1
7
样品为成品卷烟。1 2样品处理 .
ll 4 1 6 l 8 2 O 2 2 2 4 2 6
i j L2 8 3 O
称取 0 5 g烟末 (确至 0 1r )( 4 0 m .精 . g过 2 a
t/mi n
筛 )于 2 L专用采样瓶中,聚四氟乙烯衬里置 0m用的硅橡胶密封,入装有 8 m聚丙烯酸酯纤维头插 5的手动 S ME进样器,于 1 0C恒温箱中萃取 4 P置 2 ̄ 0 m n后立即进行 G i C—MS分析,纤维头于 2 0C 7 q下解
1一苯酚;一邻甲酚;一对甲酚;一间甲酚; 2 3 45邻苯二酚;一对苯二酚;一间苯二酚 一 6 7
图 2卷烟烟丝中酚类化合物的选择离子色谱图
收稿日期:0 00—0 2 1 . 83
张艳芳,:等固相微萃取一气相色谱质谱法测定烟草中的酚类化合物
2结果与讨论 2 1萃取纤维头的选择 .化合物
表 1酚类化合物的工作曲线和检测限
标准工作曲线
固相微萃取纤维涂层的类型直接关系到被测组
线检测限/定性离定量离性系 数( )I。 r x g g子 mz/ 子 mz/9 6 4 6 9 4
分能否被有效萃
取,验比较了 8 m聚丙烯酸酯实 5和 10I D S两种涂层的纤维头对酚类化合物 0 m P M x的萃取效果。试验结果表明:5 I聚丙烯酸酯萃 8 x m取灵敏度优于 1 0I D纤维头,实验选择 8 0 m P MS x故 5
苯酚 Y 166c 30. 09 7 008=3 3一 776 .9 .3 3 9
邻甲酚 Y 3 6+ 206 099 009 0 17 7 18 =98 2 3. .96 . 18 0 9 O% 3 对甲酚 l 33 c l3. 099 O0l 1 18 7 17 , 47+ 98 .97 . 0 0 7 O= 7 5 4 7问甲酚 y 3 3c 16. .9 7 007 0 17 7 18 = 26+ 1 099 . 18 0 9 0 6 4 3
邻苯二酚= 023+7.l099 Oo7 1 6 8 10 Y 7 8. 343 .93 . 1 4 1 1 c 4 O 对苯二酚=6 1 e 89. 09 4 006 l 8 5 10 Y 185一 634 .9 . 1 1 5 1 7 9 6 O 间苯二酚 Y 1 46一 0 . .96 00 =4 7c 68 9099 .5 9 5 2 1 8 1 2 0 l 1 0
m聚丙烯酸酯。2 2萃取温度的选择 .
萃取温度是影响萃取效率的关键因素,取温萃度升高,有利于萃取效率的提高,固相微萃取是一但化合物
表 2酚类化合物的回收率
本底值/g‘g
加标量/Lg’g L
测定值/tg’g‘ x
回收率/%
个放热过程,当温度上升到一定程度后,萃取效率反而会降低。本实验选择 8、 0、2、 5 ̄行固 0 10 10 1 0C进苯酚 3 6 .6
O. 1
3. 4 7
8 . O 0
1O .2 O
4 7 .25. 1 6
l6 O 0 9 . 7 5
相微萃取,试验结果表明:2%为较适宜的萃取温 10度。2 3萃取时间的选择 .邻甲酚 O 9 .6
O. 1
10 .7
l0 O 1.
10 .2. OO 1 .
18 .73. 6 21 4 . 1
9 . 1O1 5. 1 O1 OO O .
为选择合适的萃取时问,别选择 1、0、0分 02 4、6 i行萃取。试验结果表明:化合物的灵敏 0r n进 a各度在 1 4 i 0
~ 0 r n内随萃取时 …… 此处隐藏:5566字,全部文档内容请下载后查看。喜欢就下载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