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教育史第三章
发布时间:2021-06-06
发布时间:2021-06-06
学前教育史
一、《中国学前教育史》学科概述(一)学习目的
《学前教育史》是学前教育专业的一门专业性较强的学 科基础课程。开设本课程的目的在于通过学前教育理论和 实践的历史发展过程,提高学生的教育理论素养,培养学 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审视、评价当前的学前 教育问题提供思路,为学前教育的改革创新提供值得借鉴 经验。 学习本课程要求学生对学前教育史的基本概念、基本的 思想理论和基本的知识要有准确、系统、完整的认识,理 请学科内容之间的基本脉络,把握学前教育历史发展的一 般规律,并能指导、运用于学前教育的实际工作。
(二)学习内容
横向:中国学前教育史和外国学前教育史。 纵向:(按历史发展阶段分为三大部分) 古代学前教育史(原始氏族公社-清朝中叶) 近代学前教育史(1840年-1919年五四运动) 现代学前教育史(1919年-新中国成立) (按研究对象分为两部分) 教育制度史 教育思想史
(三)学习意义1 . 了解中国学前教育的历史传统,把握学前教 育发展的国情所在。 2 .充分利用历史资源,汲取历史经验教训,更好 地为现实教育事业服务。3. 增强文化底蕴,提高个人素质。
(四)学习方法和学好的条件教学为主,自学为辅。学好的条件:
1.要以历史唯物主义的立场、观点作指导。 2.要具备基本的历史知识,了解中国历史发 展的基本线索。 3.还要有一定的古文基础来阅读史料。 4.还要有一定的教育理论基础和联系现实的 能力。
第3节
朱熹的儿童教育思想
生平:理学的集大成者 理学的发展:周敦颐“无极而太极”的本体论→张载唯物的角度,二程(程颢 程颐)从唯心的角度→罗从彦(程颐的学生) →朱松(朱熹之父)和其同学李侗 (朱熹之师) →朱熹
一、重视蒙养教育把学校教育过程分为小学和大学两个阶段,其中8-15岁为小学教育阶段, 即蒙养教育段,15岁以后为大学教育段。“古人之学,因以致知为先,然其 始也,必养于小学”;“古者,小学已自暗养成了,到长来,已自有圣贤坯 模,只就上面加光饰”,“而今自小失了,要补填,实是难”。
二、要求慎择师友由于幼儿模仿性很强,是非辨别能力弱,容易受周围环境的影响,“习于 正则正,习于邪则邪”,因此要慎择师友;稍大些,除须慎择师友外,还应 该培养儿童辨别是非,交游益友的能力,益友应近之,损友应远之。
三、强调学“眼前事”小学→“眼前事”→眼前日用之事,具体内容: 一是“洒扫应对进退之节”; 二是“爱亲敬长隆师亲友之道”; 三是“礼乐射御书数之文”
. 大学→“明其理”
为儿童学 “眼前事” 编写的两部教材-----《小学》 和《童蒙须知》 四、提倡正面教育对儿童教育,强调正面教育,多积极诱导,少消极限 制。根据正面教育的原则,还对教师提出指导、示范和适 时启发的要求。
第4节
王守仁的儿童教育思想
他关于儿童教育的论述主要见于《训蒙大意读刘伯颂等》、 《教约》 (《社学教条》)以及言论录《传习录》中
一、顺应性情,激发兴趣教育儿童根据儿童生理、心理特点,从积极方面入手, 顺导儿童性情,促其自然发展。“大抵童子之情,乐嬉游 而惮拘检,如草木之始萌芽,舒畅之则条达,催挠之则衰 痿”
二、循序渐进,量力施教任何一个人的认识水平都有一个从婴儿到成人的发展 过程教育者应根据这个特点,循序渐进地进行教育;循序 渐进原则在教育中的运用,就是要求教育者在确定教育内 容时要量力施教,符合儿童的认识发展水平。
三、因材施教,各成其材对儿童施教,不仅要考虑儿童认识发展水平的共性特 征,还要注意个体发展水平的差异,针对每个人的个性差 异,因材施教;因材施教的目的是使儿童各成其材,在儿 童性格的培养上,也要求教师根据儿童各自特性,采用不 同的方法,分别加以适当的陶冶
四、全面诱导,不执一偏主张通过习礼,歌诗和读书对儿童进行全面诱导。为 了能够有条理、有步骤地进行多方面教育,他还在《社学 教条》中拟订了一个比较详细的日课表,在教学方法上采 用比赛性质的方法
古代学前教育思想的科学性1.强调“早谕教”、“端蒙养”、行胎教 2.注重熏化陶然,要求慎择师友和以身作则 3.反对溺爱孩子,主张慈严结合,均爱勿偏 4.以道德教育为主,坚持进行正面的行为指导
第三章 晚清时期的学前教育
中国古代没有产生学前社会教育的原因一、缺乏兴办学前社会教育的客观需要 二、缺乏兴办学前社会教育的观念和意识 三、缺乏兴办学前社会教育的基本师资条件 四、缺乏兴办学前社会教育的科学基础知识
近代学前教育产生的历史背景(一)经济基础——大工业生产的需要 (二)思想基础
1.地主阶级先进知识分子对传统教育的批判 2.资产阶级维新派对西方教育制度的宣传 (1)早期资产阶级维新派的教育主张 (2)康有为的《大同书》 第一次系统地提出了资产阶级教育制度,其中包括学前教 育制度。 (3)梁启超的《教育政策私议》 提倡设立两年制幼稚园,招收5岁以下的幼童
资产阶级维新派关于学前教育的主张1.强调儿童教育的意义 2.引进西方心理科学,促进学
前教育科学化 3.建立资本主义教育制度,将学前教育纳入教育 体系 4.提倡女子教育,为幼稚师资的培养奠定理论基 础
(三)近代学前教育的产生1904年,清政府颁布了由张之洞、张百熙、 荣庆合订的《奏定学堂章程》,即“癸卯学制”, 其中就包括了蒙养院制度,我国的近代学前教育 才开始产生并逐步发展起来。
第2点 第一个学前教育法规的颁布《奏定蒙养院章程及家庭教育法章程》是中 国第一个学前教育法规,涉及的主要内容: (一)蒙养院的意义、对象 (二)蒙养院的设置 (三)蒙养院课程 (四)蒙养院的师资 (五)蒙养院的地位 (六)蒙养院的保教要旨 (七)张之洞与《奏定蒙养院章程及家庭教育法 章程》
(一)蒙养院的意义、对象1.章程明确指出:“蒙养通乎圣功,实为国民教 育之第一基址。” 2.蒙养院招收“三岁以上至七岁之儿童”
(二)蒙养院的设置
蒙养院院址可设在“各省府厅州县以及极大市镇” 的育婴堂和敬节堂内。
(三)蒙养院课程1.游戏 2.歌谣 3.谈话 4.手技
(四)蒙养院的师资
育婴堂和敬节堂的乳媪和节妇充当 训练保姆的教材诸如《孝经》、《四书》、《烈 女传》、《女诫》、《女训》、《教女遗规》等, 还有一些外国家庭教育书如日本天下歌子《家政 学》。
(五)蒙养院的地位
章程规定:“蒙养家教合一宗旨,在于以蒙养院 辅助家庭教育,以家庭教育包括女学。” 因为“保姆学堂既不能骤设,蒙养院所教无多, 则蒙养所急者仍赖家庭教育。”
(六)蒙养院的保教要旨(1)"保育教导儿童,专在发展其身体,渐启其 心知,使之远于浇薄之恶风,习于善良之轨范。” (2)"保育教导儿童,当体察幼儿身体气力之所 能为,心力知觉所能及,断不可强授以难记难解 之事,或使之疲乏过度之业。” (3)"保育教导儿童,多留意儿童之性情及行止 仪容,使趋端正。” (4)"儿童性情好模仿,务专意示以善良之事物, 使则效之孟母三迁即此义也。
下一篇:经典电影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