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地铁建设中的民用通信系统(2)
时间:2025-02-22
时间:2025-02-22
浅析地铁建设中的民用通信系统
科技信息
光纤引入
T2/R2
POI
T1/R1接天馈线系统(站台、站厅)
GSMCDMA3G
光光纤纤直直RRU放放站站
计算机与网络
T2/R2
接天馈线系统
(站台、站厅)
PO
T1/R1
I
四分路器
下行隧道上行隧道
下行隧道上行隧道
下行隧道上行隧道
区间合路单元
下行隧道上行隧道
下行隧道上行隧道
四分路器
下行隧道上行隧道
地铁车站隧道区间地铁车站
图4POI设备+基站+RRU方式组成图
方案分析:上述方案在地铁中均有应用,对于方式一主要是早期建设的地铁,在3G引入的情况下,对其进行改造,覆盖方式没有发生变化。方式二主要是近期建设及在建的地铁,对3G进行预留接入条件,接
清晰,被广泛应用。方式三为近期上海地区的主要方案,在口界面简单、
BBU+RRU方式中,RRU为基站的一部分,RRU的监控网管需接入运营商处,但RRU设备安装在隧道内,监控若放在运营商一方,后期资产
其划分及维护界面划分比较麻烦,另外RRU设备采取的是私有协议,
需与BBU配套使用,招标不好操作,而且RRU的故障率在使用前期还
上海地铁RRU设备由地铁代维,告警监控在运营商处,故是比较高的。
障后运营商通知地铁维护,实施期间问题较多,耗费地铁人力太多。可以采用BBU+RRU做信号引入,但是覆盖还是不做建议。
基于以上比较,西安地铁民用通信在招标阶段对区间覆盖按光纤直放站方式要求,以降低建设成本、避免后期资产划分及维护责任界定等问题。
3.公用固定电话引入在车站公用区域、车站、车辆段、控制中心及主变电站等各办公区的一些特殊部门安装的公用固定电话主要为乘客及有关人员直接通过电信固定电话网络进行市内、国内及国际通信服务。
3.1就近站外引入
在地铁建设时,各地下车站靠近出入口或风道处设置外部通信人孔,以此作为与各电信运营商室外管线的分界点。在地铁车站的出人口或风道的侧墙内预埋一定数量的防水钢套管,在室外接人外部通信人
各处终端设备(包孔,在室内接人电缆转线箱,为日后的施工创造条件。
括车站公用区域安装的IC卡、投币式等)应由电信运营商负责提供并安装。对于地铁办公区一些特殊部门需要的公用固定电话,需由地铁公司向电信运营商提出申请,由电信运营商负责安装及开通。
3.2站内预留电信接入设备
在站内民用通信设备预留位置,用于安装电信运营商的各种接入通信设备。从民用通信系统的设备用房至站内各种通信终端设备的沟(上接第259页)进行添加和检索。其中信息发布功能如图4所示。
槽管线应预留预埋。电信运营商采用租用电路或光缆的方式,引入公用
固定电话信号。
由于固网越来越成为移动通信的补充,效益不高,采用站内预留电信接入设备占用地铁通信机房、光缆、电路,费用大,责任大、维保麻烦而受益少,故不建议采用。而就近站外引入这种方式,地铁公司建设压力小,费用比高,在广州和深圳地铁建设中大量采用,也是目前广泛采用的方式。
4.集中监控及电源接地系统
通信机房一般为无人值守机房,需一套集中监控系统来管理设备的日常工作。对于POI、直放站、机房环境等系统故障,能够及时发出相应的告警,提醒相关人员进行处理;能够储存设备的各种故障信息等。电源系统为民用通信设备提供交、直流供电,要注意的是对电信运营商设备的供电计费需全局考虑。
5.其他问题
5.1与运营商的合作
在地铁民用通信建设中,与运营商的沟通是关键问题。运营商对民用覆盖由地铁方统一建设还有一些其它想法,3G设备的各项技术指标
确有难度,均未验证。让运营商提出准确的覆盖要求和各项技术指标,
地铁方应在横向比较其它城市在建地铁线路的技术指标,并结合各厂家提供的运营商在地面3G覆盖指标,确认一个比较合适的覆盖指标,既要考虑地铁方的建设成本和运营后的投资回报,又要在一定程度上满足运营商的覆盖要求。另外,运营商需提供相关基础数据:包括引入对象、占用设备机房,用电量,也可根据其他城市或一个运营商的情况,作出预留,避免拖延。
5.2切换控制问题
包括站厅和站台的切换,出入地下通道的切换,隧道区间内切换,隧道口的切换,在此就不再探讨。
5.3车辆问题
车辆的车窗玻璃对信号的屏蔽较大,根据漏缆的安装位置,车辆对信号的屏蔽可达10-18dB,车辆一般使用普通钢化玻璃,在玻璃内不加金属丝,在车辆制造阶段就应建议要求车窗对信号的屏蔽不大于5dB。
总之,民用通信系统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在工程实施的可行性研究、设计和建设各个阶段都应予足够的重视,全局考虑,才有利于后期工程的顺利实施,为旅客提供良好的服务,地铁、运营商实现双赢。参考文献
[1]张双键,吴寿庄.地面无线通信信号覆盖地铁的研究和实践.城市轨道交通研究,2002(2):68
[2]王辉,吴闯龙.地铁建设中民用通信系统的关键技术探讨城市.城市轨道交通研究,2004(7):32
图5统计信息表
4.结束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