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社区获得性肺炎管理指南(2013修订)(节选)(六
发布时间:2021-06-06
发布时间:2021-06-06
指南 共识
编辑:张丽敏陈远丽E— m a i l: z l m s q y s@ 1 2 6 . c o m
儿童社区获得性肺炎管理指南( 2 0 1 3修订) (节选) (六 )▲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呼吸学组《中华儿科杂志》编辑委员会
特异性预防
C A P产生很好的预防作用。WHO推荐将 R S V单克隆抗体 P C V纳入免疫规划,尤其是那些> 5岁儿童死亡率> 5 0‰活产婴儿的国家。在我
流感病毒疫苗目前在我国使用的流感病毒疫苗有 3种:全病毒灭活疫苗、裂解疫苗和亚单位疫苗。WH O根据当年全球流感流行毒株型别,推荐下一年流感疫苗所含的亚型,每种疫苗均含有 A型流感病毒 2个亚型和 B型流感病毒
RS V单克隆抗体
是抗 R S V的人源单克隆 I g G抗体,可以
特异性抑制 R S V病毒 F蛋白 A抗原位点上的抗原决定簇,阻止病毒融入细胞和胞体的形成。美国儿科学会( A A P )推荐对高危婴幼儿可给予 P a l i v i z u m a预防治疗, 剂量为 1 5 mg/ ( k g 次),每月 1次肌注,连用5个月,多始于每年 l 1、1 2月。 疫苗疫苗的预防接种对减少 C A P
国,中华预防医学会推荐 P C V 7的标准免疫程序:基础免疫为 3、4、5月龄各接种1 ̄/ R I (每次至少间隔 1个月);加强免疫为1 2—1 5月龄接种 1 ̄/ l l (与上次接种至少间隔2个月);及时和全程接种能为儿童提
或其抗原组分。生数
羞互接
流感疫苗 .在流感流行高峰前 l 2个月
供更多保护。P C V1 3含有 1、3、4、5、6 A、 6 B、 7F、 9 V、 1 4、 1 8 C、 1 9A、 1 9F
佳
推广流感疫苗接种,可降低各年
患病率效果肯定,我国今后同样应该推广接种,针对 C A P的某些常见细菌和病毒病原,目前已有的疫苗如下。 肺炎链球茵疫苗现有 2种剂型, 即单纯细菌荚膜多糖疫苗( P P V )和荚膜多糖蛋白结合疫苗 ( P C V )。单纯细菌荚膜多糖疫苗有 1 4价和2 3价血清型 2种,这种疫苗在< 2岁的儿童免疫效果差,多用于
和2 3 F共1 3种血清型,也已在北美洲、欧
龄段儿童病死率、住院率,还可直接和间接降低流感相关疾病费用
。 百日咳疫苗百日咳疫苗有全细胞型和无细胞型 2种,后者更安全、且免疫原性强。我国基本上用的是无细胞型并已列入计划免疫,免疫程序是在生后 3 月龄第 1次接种,4月龄、5月龄复种, 1 . 5岁时加强。百日咳疫苗免疫保护期并非终生,从血清抗体检测,虽全细胞型疫苗至少持续 3年,而无细胞型疫苗可
洲某些国家及我国台湾、香港地区上市。b型流感嗜血杆菌结合疫苗(流感嗜血
杆菌b结合疫苗)疫苗的抗原成分是流感嗜血杆菌 b荚膜多糖 ( P R P ),目前有 4 种商品疫苗,P R P分别化学结合于白喉类毒素 ( P R P— D )、破伤风类毒素 ( P R P— T 1、基因重组白喉类毒素 ( P R P— C R M1 9 7 )、脑膜球菌外膜蛋白复合物( P R P— O M P C )结合物疫苗。
> 2岁人群。荚膜多糖蛋白结合疫苗有较好免疫原性,对> 2月龄的儿童接种后可
产生较好保护性抗体反应。我国目前上市的是 P C V 7,国家食品
在美国,推荐免疫程序为生后 6个月以内接种 3针或 2针(仅限P R P— O MP C ),之后在 1岁半左右加强 1针。目前全球已有
达 4— 6年,但新生儿、青少年和成人仍有可能感染百日咳并成为该病的主要传染源,故有主张对成人进行无细胞型疫
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的通用名是“七价肺炎球菌结合疫苗”。P C V 7包含 4、6 B、9 V、 1 4、1 8 C、 1 9 F、2 3 F血清型,
1 0 0多个国家将该疫苗纳入计划免疫,使用近 1 0年的结果显示,流感嗜血杆菌 b 疾病包括流感嗜血杆菌 b肺炎的发病率在这些国家已明显下降。 炎症和(或)纤维化,除外其他原因,同
苗的加强接种,以切断百日咳的传播。其他疫苗其他疫苗如 R S V疫苗、 腺病毒疫苗、MP疫苗等均处于研发阶段,用于临床尚待时日。 期复查才有可能早期发现肝癌。常用的
北美洲、欧洲和大洋洲某些国家已将这种疫苗纳入计划免疫,对肺炎链球菌性毒治疗。②对 A L T持续正常但年龄较大
者(> 4 0岁),应密切随访,最好进行肝活检;如果肝组织学显示 K n o d e l l H A I> ̄ 4,或炎症坏死≥G 2,或纤维化≥S 2
,
时有乙肝病毒复制,就该开始抗病毒治疗。因为肝脏病变比较重已经不能再等了。
检验指标为甲胎蛋白,最常用的影像学检查方法是腹部超声,必要时可以进一步做腹部增强 C T或 MR I检查。 总之,乙肝病毒携带者暂时不需要额外治疗,但是存在着肝病进展的风险,需要在生活中格外注意保护肝脏, 同时还要定期复查以便发现治疗时机和可能的肝癌。
应积极给予抗病毒治疗。③动态观察发现有疾病进展的证据(如脾脏增大)者,建议行肝组织学检查,必要时给予抗病毒治疗。
及早发现肝癌乙肝病毒感染者是肝癌发生的高危人群。肝癌发现的早晚明显影响患者的预后。遗憾的是,肝组织里面并没有神经,早期的肝癌并不会
总之,如果肝脏出现了较为明显的
使人体有任何异样的感觉,只有借助定
3 8中国社犀 即 2 0 1 4年第7期(第3 O卷总第5 8 9期 )
下一篇:企业管理咨询合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