焊工(高级)理论知识试卷一(2)
时间:2025-02-24
时间:2025-02-24
同时也随( )而变化。
A.焊接电流 B.坡口形式 C.焊接工艺
4、若能在焊接工艺上适当调整,可以使焊接接头的( )程度得到一定的改善。 A.缺限深度 B.组织不均匀 C.裂纹长短
5、异种钢接头的焊缝是母材和填充金属混合而成,由于( )的熔入而使焊缝稀释,稀释的程度由( )熔入焊缝的百分比来决定。
A.母材 B.填充材料 C.母村和填充材料 6、焊接电流越大,稀释率越( )。焊接速度越大,稀释越( )。 A.大 B.小 C.难定
7、在对接焊缝中随坡口角度增大,稀释率( )。
A.增大 B.减少 C.保持不变 8、焊缝金属与母材金属化学成份差别很大时,过渡层各部分的性能将对焊接的整体性能有( )的影响。 A.一般 B.不太大 C.重要 9、异种钢焊接时主要问题是熔合线附近的金属( )下降。
A.强度 B.塑性 C.韧性 10、弯曲变形的大小以( )进行度量。
A.弯曲角度 B.挠度 C弯曲跨度
11、较厚的焊件对接焊时,宜采用形和形坡口,相比之下,稀释率及后产生的内应力均较( )。 A.小 B.一般 C.大
12、焊缝的稀释率与钢材的合金含量( )在同样的熔合面积下,随着合金钢含量的增多而稀释率。
A.无关 B.有关 C.减少 D.增加 13、用奥氏体不锈钢焊条焊成的异种钢接头后一般( )进行热处理。 A.不 B.要 C.适当 14、若两种母材金属均有淬硬倾向,则必须进行焊后热处理。热处理的规范大多参照硬倾向( )的钢来确定的。 A.较小 B.较大 C.两者综合
15、低碳钢和低合金钢焊接时,其焊缝强度、塑性和韧性值都不应( )于被焊钢材中的最低值。
A.低 B.高 C.略高于
16、马氏体不锈钢的焊接接头焊后必须缓冷到100—150℃,保温0.5-1.0h,使其接头完全转变成( )组织,然后再进行热处理。
A.奥氏体 B.珠光体 C.马氏体 17、压力容器组焊不用采用( )焊缝。
A.对接 B.角接 C.十字形
第 2 页 共 4 页
18、珠光体钢和奥氏体钢焊接时,为了避免焊接中出现热裂纹,在不影响使用性能的前提下,最好使焊缝中含有( )的铁元素组织。
A.1%-3% B.3%-7% C.7%-10% 19、压力容器球封头与圆筒连接的环向焊缝,属于( )焊缝。 A.A类 B.B类 C.C类 20、需要进行消除焊接后残余应力的焊件,焊后应进行( )。
1、焊接时应尽量采用长弧焊接,因为长弧焊接时电弧的范围大,保护的效果好。( ) 2、电弧磁偏吹只和导线接线位置有关,与电流的大小无关。( )
3、交流电弧焊时阳极和阴极不但变化,因此焊条和工件得到的热量是不等的。( ) 4、增加对接接头焊缝的余高,可以提高焊接接头的强度。( )
5、焊接电流、电弧电压以及焊接速度增加时都有能使焊接热输入增加。( )
6、异种钢焊接接头的使用性能,主要取决于焊缝金属的化学成分和金相组织。( )
7、各种焊方法的稀释率差别不大,埋弧焊的稀释率就和焊条电弧焊的稀释率差不多。( ) 8、用奥氏体不锈钢焊条焊接异种钢时,焊后一般进行适当热处理,以消除残余应力。( )
9、珠光体钢与马氏体钢焊接时央珠光体钢一侧形成增碳层,在马氏体一侧形成脱碳层,因而使焊接接头的性能变化。( )
10、钛和铜在焊接热循环过程中会形成脆性化合和物和低熔点共晶,从而给熔焊带来一定的困难。( ) 11、若用碳钢焊条锛铁,宜先用纯镍铸铁焊条打底过渡层,以防止剥离。( ) 12、强石黑化型镍基铸铁焊条焊前一般在300-350℃,烘干1小时。( )
13、灰铸铁焊接的主要原困是在熔合区易产生白口组织和在焊接接头上产生裂纹。 ( ) 14、热焊铸铁件时,焊后必须采用均匀热缓冷措施。( )
15、塑性断裂通常发生在平面应力构件中,脆性断裂常发生在三轴应力构件中。( ) 16、厚壁管焊接后,一般易产生焊接残余变形,而不易产生大的焊接残余应力。( ) 17、残余应力会加速在腐蚀介质中工作的焊件腐蚀。( ) 18
、焊缝不对称时,应该先焊焊缝少的一侧,以减少弯曲变形量。( ) 19、焊接结构在长期高温应力作用下,也容易产生脆性断裂。( )
( )
上一篇:白岩松 我们能走多远
下一篇:插件作业指导书模板-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