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3G市场发展给我们的启示
时间:2025-04-08
时间:2025-04-08
>> 3G 专栏
日本
3G
郑有强
北京 100083
市场发展
给我们的启示
信息产业部电信研究院通信信息所
日本一直是全球移动通信业务开展最好的国家之一,其业务开展良好不仅仅是用户普及率高,而且业务丰富多彩,业务使用的普及率也很高。日本是全球最早提供3G业务的国家之一,既有WCDMA网络也有cdma2000网络。日本移动电话市场上提供3G业务的公司有3家,分别是NTT DoCoMo、KDDI和Vodafone KK。随着日本3G用户的增加,日本3G手机的服务覆盖区域已接近2G。
随着3G业务在日本的快速发展,用户数量增长很快,而更为主要的是,不断涌现的大量多媒体数据业务,以及用户对多媒体业务的喜好,使网络容量很快出现饱和,于是NTT DoCoMo启用了800 MHz频段,而KDDI则启用了2.1 GHz频段来扩充网络容量,这充分说明了日本3G业务的发展势头。
2日本三大运营商3G业务发展
日本是当前世界上采用WCDMA和
cdma2000两大标准的商用网络直接对垒的
1日本3G市场发展基本成熟
日本的3G业务发展在全球处于领先地
国家, NTT DoCoMo的WCDMA网络和KDDI的cdma2000网络成为两大阵营在全球的代表,而Vodafone KK的3G运营又成为Vodafone在全球开展3G业务的“试验田”。
位,NTT DoCoMo是全球WCDMA用户数最多的运营商,KDDI是全球cdma2000 1x用户最多的运营商。日本的3G业务丰富多彩,用户认知度和使用率都很高,终端丰富多彩。
2005年日本NTT DoCoMo的FOMA用户迅速增长,截止到2005年10月FOMA用户数达到1 760万,占全球WCDMA用户数的将近一半(全球商用的WCDMA网络为83个,欧洲和其他地区众多国家的WCDMA商用网络加起来才与DoCoMo相当),由此可见日本市场在全球3G市场中的地位。
(1)NTT DoCoMo
NTT DoCoMo在FOMA运营方面最大的特点是与i-mode的紧密结合,这使得FOMA的数据业务从简单的PDC网络i-mode数据业务那里获得一个继承,并增强了原有i-mode的许多功能。NTTDoCoMo此举是借助了i-mode的成功为FOMA业务的推广开辟道路,使原来已经习惯使用i-mode的用户可以顺利过渡成为
116 TELE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 / 2006 ¥ 1
117
>> 3G 专栏
手机用户,喜欢购买新款的产品,追逐时尚,对于外观新颖、功能齐全的手机终端,有较强的购买欲,因此,手机更新换代的频率很高,平均在8个月左右,而且还有加快的趋势,这为运营商大批量地定制手机解除了后顾之忧。2004年KDDI定制了1 100万部手机,销售了1 099万,库存仅仅1万部。另外,日本的移动用户ARPU值较高,例如,KDDI的cdma20001x用户ARPU值达到了7 000日元,EV-DO用户的ARPU值更是达到了9 000日元,因此手机成本回收很快,一般平均在6个月左右,能够弥补手机补贴给运营商带来的损失。
(4)定制手机终端,积极参与和
推动终端产业发展
丰富的多媒体业务离不开终端的成功。日本的运营商都有较强的研究机构,对技术的研发和产品的开发都具有相当强的实力,往往参与到手机从设计到开发的全过程当中。
日本的移动通信市场已经基本接近饱和,运营商之间竞争激烈,市场细分比较充分。目前日本的市场上有从3G到2G,再到PHS等各种移动通信系统,为各种用户提供各种特色的服务。
在如此激烈的竞争环境下,运营商为了提升自己的竞争力,在推出特色的新颖终端和丰富业务、强
调服务以外,另一个有效手段就是不断推出新颖的手机终端。
日本的运营商充分把握住用户对手机终端外形外观的喜好,将手机外观设计作为重点因素来考虑,多种多样的时尚手机,色彩鲜艳,外形时尚,深受用户欢迎,成为其吸引用户的一大法宝。此外,他们也把许多附加功能集成到手机终端上,诸如FM广播、条码识别、MP3等等,这些功能虽然不是作为一种业务来进行收费,但却可以通过这些功能来吸引用户购买他们的手机,从而发展他们成为自己的用户。
如对本文内容有任何观点或评论,请发E-mail至editor@ttm.com.cn
朗讯科技赢得美国四大主要运营商IMS合同
美国最大的无线运营商Cingular无线最近成功并购AT&T的SBC通信以及名列财富百强的通信企业南方贝尔,相继选择了朗讯科技提供的IP多媒体子系统(IMS)解决方案构筑下一代融合网络。连同之前与朗讯签署协议的Sprint,在北美五大电信运营商中,已有4家决定部署IMS技术,并都选择了朗讯解决方案和朗讯全球服务部(LWS)的网络集成和技术支持。
上一篇:《辐射安全责任书[大全5篇]》
下一篇:租赁土地使用权合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