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春义大六壬基础、提高班讲义(2)
时间:2025-07-11
时间:2025-07-11
(注:mod10表示除以10的余数,mod12表示除以12的余数,|10表示10的补数,即如果数小于0,就加上10,|12表示12的补数,即如果数小于0,就加上12。另外,如果mod10=0,则用10表示,mod12=0,则用12表示)
例如:2006年为乙酉年,那么100年后即2106年是什么年呢?
因为2106>2006,它们的差值为100,所以2106年的天干数=(2+100)mod10=2;2106年的地支数=(10+100)mod12=2。所以2106年的干支是乙丑,即为乙丑年。例如:2006年为乙酉年,那么100年前即1906年是什么年呢?
因为1906<2006,它们的差值为100,所以1906年的天干数=((2-100)mod10)|10=(-98mod10)|10=-8|10=2;1906年的地支数=((10-100)mod12)|12=(-90mod12)|12=-6|12=6,所以1906年的干支是乙巳,即为乙巳年。
例如:2006年1月26日是乙卯日,那么2006年2月1日是什么日呢?
因为2006年2月1日>2006年1月26日,它们的差值为6,所以天干数=(2+6)mod10=8;地支数=(4+6)mod12=10,所以2006年2月1日的干支是辛酉,即为辛酉日。例如:2006年1月26日是乙卯日,那么2006年1月1日是什么日呢?
因为2006年1月1日<2006年1月26日,它们的差值为25,所以天干数=((2-25)mod10)|10=(-23mod10)|10=-3|10=7;地支数=((4-25)mod12)|12=(-21mod12)|12=-9|12=3,所以2006年1月1日的干支是庚寅,即为庚寅日。
用干支表示月份的方法是有规定的,我们知道,一年有12个月,而地支也有12个,所以每个月对应一个地支符号较为方便,农历(也叫夏历)规定每年的正月(一月)为寅月,即正月的地支是寅,二月为卯月,三月为辰月,以此递推,冬月(十一月)为子月,腊月(十二月)为丑月。这样月份的地支就知道了,那么月份的天干是怎样的呢?其实月份的天干与该年的年份的天干有关,即根据这一年的年份的天干可推导出某一月的天干,这也称之为“年上起月法”。为便于记忆,推导方法被编成了一段口诀:
甲己之年丙作首,乙庚之年戊为头,丙辛之岁寻庚土,丁壬壬寅顺水流,
若问戊癸何处起,甲寅之上好追求。
这段口诀的意思是说,年份的天干如果是甲或己,那么正月的天干就是丙,正月的干支就是丙寅,二月的天干就是丁,二月的干支就是丁卯,余下月份类推。
如果年份的天干是乙或庚,正月的干支就是戊寅,二月的干支就是己卯。
以此类推,所以年份的天干是戊或癸的,其正月的干支是甲寅。
需要注意的是,每月的干支并不是从该月的一日起变化,而是从该月中的对应节气之日起开始变化,如2006年(丙戌年)1月29日是正月初一,但这一天的月份干支并没有变为庚寅月,而还是己丑月,到了2006年2月4日这一天(正月初七),才变为庚寅月,因为这一天是立春。
每一月中变更月份干支的节气如下:
正月立春(公历的2月4日或5日),二月惊蛰(公历的3月6日或7日),三月清明(公历的4月5日或6日),四月立夏(公历的5月6日或7日),五月芒种(公历的6月6日或7日),六月小暑(公历的7月7日或8日),七月立秋(公历的8月8日或9日),八月白露(公历的9月8日或9日),九月寒露(公历的10月8日或9日),十月立冬(公历的11月7日或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