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互联网+传统产业的9个观点(4)
时间:2025-04-21
时间:2025-04-21
互联网+传统行业,互联网+,新兴传统行业
物流等一系列基础设施服务,支持数百万小微企业和个人创业者,开创了“巨型平台+小微企业”的先河。本地生活服务方面,Uber、嘀嘀出行、河狸家、好厨师、懒人家政等互联网服务平台上将每个司机、美甲师、厨师、保姆“去组织化”,进而激发为一个个自主经营体,而平台则提供信息对接、信用评价、支付结算、后勤保障、教育培训等支撑服务。
更为重要的是企业内部的变化,正在朝着海尔提出的“企业平台化、员工创业化”方向发展。海尔提出的企业平台化,就是打破原有的科层制体系,改变上级管理下级的模式,转变成“为员工提供创业服务”的孵化器,而8万名员工则转变为2000多个小微的自主经营体。另一家互联网服装品牌韩都衣舍也建立了200多个高度灵活的“小组制”来应对外部需求的复杂性。太阳底下没有新鲜事,无论小组制还是员工创客,都可以看做是发轫于德鲁克的“联邦分权制”或是稻盛和夫的“阿米巴”。但是真正有价值的思考是,这一切变革在互联网条件下有什么不同?答案还是数据和信息的更低成本的传递、共享,使得各类资源更容易地赋能给前端组织,进而推动“平台+个人”的组织模式能大行其道。更本质的问题,这种组织变革的目的是什么?还是回到价值流分析上。可以想象,服装、家具、生鲜食品、珠宝等不同种类的商品其价值流(从原材料到客户最终购买)是迥然不同的;同一商品下,不同品种的价值流也是不一样的(例如,沙发与书架)。传统的部门职能制已经阻碍了价值的流动性,而阿米巴形式下的小组制从设计、生产、物流到销售全流程负责,可以保障每一款式的价值流动更顺畅和快速。
7、互联网时代的企业必须“系统思考”,而不是局部优化
世界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连为一个整体。无论是产供销一体化转型,还是技术、组织与商业模式的“三位一体”转型企业在转型过程中必须系统思考。企业是一个系统,有研发、采购、生产、营销等多个组成部分,系统思考要求摒弃“局部优化”的思想。企业各方面绩效改善一定是系统改变的结果,但是并非所有的改变能推动系统的改善。例如,近年来,一些传统企业为追求低劳动力成本,外迁产能到东南亚或中西部而远离国内消费地,导致交货周期拉长;工厂采取自动化设备,大大提高了产能,但是市场需求不足导致库存增加等问题。同时,系统思考也要求突破企业边界,按照整个产品来思考。如果每个企业只从自己角度考虑很容易走偏,导致价值流阻塞。
系统思考要求企业审视价值链中的薄弱环节,聚焦在能提高整体产出,牵一发而动全身的环节上。对于大部分传统企业而言,互联网作为广域的连接工具,更大的改造环节在跨企业的供应链上。供应链不仅是保证价值流能流动起来,而且对于营销端增加顾客的吸引力,降低流量成本具有重要作用。
8、快速反应比试图去预测市场更重要
很多传统企业的商业模式是以预测市场为基点的。基于对市场需求的预测来研发新产品,安排产能、做仓储布局。但是,市场需求是变化莫测的,以预测市场为基础的商业模式存在极大风险。即使在大数据条件,准确预测市场也是一件很不靠谱的事情,定律总会出现,特别是在一个局部市场。比如,下个月杭州真丝碎花连衣裙的需求是多少?世界上需求最稳定的商品只有食盐。大家电等的市场需求虽然相对平稳,但大数据的预测准确度也只能达到70%左右。对于绝大多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