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教师资格考试《综合素质》材料分析题常考

时间:2025-02-24

安徽教师资格考试《综合素质》材料分析题常考知识点解析 在历年全国教师资格考试综合素质的考试中,有两道材料分析题,总共28分。对许多考生而言,不知道如何备考材料分析题。经过中公师资的不断实践和总结,中公资深讲师王倩在这里为大家提供全国教师资格考试综合素质材料分析题常考的知识点,以便于大家备考。

综合素质中材料题的考点集中在职业理念和职业道德两部分。其中职业理念中有三观,教育观、学生观、教师观。在教育观中,考材料分析题的第一个考点是素质教育的内涵:素质教育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素质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教育;素质教育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教育。给大家总结一下就是“提素、个性、创两全”。在这五点中,后四点是经常考材料分析题的考点,大家在备考时要着重理解,在理解的基础上识记。教育观中,考材料分析题的第二个考点是新课改的教学观:教学从“教育者为中心”转向“以学习者为中心”;教学从“教会学生知识”转向“教会学生学习”;教学从“重结论轻过程”转向“重结论的同时更重过程”;教学从“关注学科”转向“关注人”。这4点都可能在材料分析题中体现,所以大家要理解每一点的含义,能从材料中找出体现了哪一点。

在职业理念学生观部分,考材料分析题的第一个考点是以人为本的学生观的内涵:1. 学生是发展的人:学生的身心发展是有规律的(顺序性、阶段性、不平衡性、互补性、个别差异性)对于这一点在材料分析题中考的较少,大家可以以单选题的形式备考,理解每一个规律的含义即可;学生具有巨大的发展潜能;学生是处于发展过程中的人;2. 学生是独特的人:学生是完整的人;每个学生都有自身的独特性;学生与成人之间存在着巨大的差异;3. 学生是具有独立意义的人:每个学生都是独立于教师的头脑之外,不依教师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存在;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学生是责权的主体;以人为本的学生观这一考点非常重要,考过很多次,所以要引起大家的重视。给大家总结一下,就是“两独一发”。大家不仅要记住三个大点,里面包含的各个小点也需要大家去理解和掌握,因为材料分析题都是从各个小点来出题的。学生观部分,考材料分析题的第二个考点是教育公正——面向全体学生。也就是说,坚持以人为本,必须面向全体学生。教育公正在教育活动中的体现,就是所有学生都能够获得同样的教育机会,这个教育机会均等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个是入学机会均等,一个是教育过程中的教育机会均等。对于教育公正大家着重理解,在材料中如果有体现可以分辨出来即可。

在职业理念教师观部分,考材料分析题的就是新课改背景下的中小学教师观。新课改背景下的教师观包括教师角色的转变和教师行为的转变。教师角色的转变:1.从教师与学生的关系看,新课程要求教师应该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从教学与课程的关系看,新课程要求教

安徽教师资格考试《综合素质》材料分析题常考.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精彩图片

热门精选

大家正在看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限时特价:7 元/份 原价:20元

支付方式:

开通VIP包月会员 特价:29元/月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fanwen365 QQ:370150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