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评讲
时间:2025-04-29
时间:2025-04-29
《古代汉语专题》平时作业讲评(4)
1.和拼音文字比较,汉字在保存语言、传递语言方面有什么独特的功能?
1.考核知识点:汉字的功能,是第六章第一节的知识点,属于识记部分。
2.常见错误:容易遗漏要点,回答不准确。
3.提示答案:
1.与拼音文字相比,汉字在超越时代、沟通古今语言方面的功能更为强大。汉字是表意文字,即使一些字的读音变了,但其形体、意义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相对稳定,人们阅读汉字书写的不同时代的书,尽管不知道书中某些字在成书时代的读音,但是仍然可以认识它们的形体,懂得它们的意义。
2.汉字在传送语言方面具有超越方音,沟通方言的作用。与拼音文字相比,汉字具有以形示意的功能,只要是汉语,不管语音差异多大,一旦写成书面语,所用的字都是相同的。2.在中华文明的发展过程中,汉字发挥了哪些重要的作用?
1.考核知识点:汉字对中国社会的作用,是第五章第二节的知识点,属于识记部分。
2.常见错误:容易遗漏要点,回答不准确。
3.提示答案:
汉字为中华民族和中华文化的形成发展、国家的统一发挥了无与伦比的作用。
1.汉字是管理国家事务的重要工具。
2.汉字是人与人之间交际的重要手段。
3.汉字纪录了生产技术、从而有力地促进了物质生产的发展。
4.文字为记载历史提供了最好的手段。
5.汉字是文化教育最重要的工具。
6.汉字还被用来着书立说。
3.为什么说汉字对汉民族的发展壮大与国家的统一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1.考核知识点:汉字对民族的作用,是第五章第二节的知识点,属于理解部分。
2.常见错误:容易遗漏要点,回答不准确。
3.提示答案:
汉字除了具有促进社会发展这种所有的文字都具有的一般功能以外,还具有拼音文字所不具备的一些独特功能,这就是促进民族融合,维护国家统一。
汉字是表意文字,被称为汉人的第二语言,它对于中华民族的形成产生过不可估量的作用。现在的中华民族是历史上许多不同民族逐渐融合而成的,最初是炎黄两个部族的融合,后来有中原民族与四方民族的不断融合,有北方游牧民族与中原农业民族的融合,有北方各民族与南方各民族的融合,这种融合过程持续了数千年,终于形成了今天这样的在世界各民族中人数最多的中华民族。在这个过程中,汉字起到了沟通不同民族的思维语言的作用,成为各民族共同使用的统一文字,对中华民族的形成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国家的统一,在很大程度上要依靠共同的语言、共同的文化。而汉字对在中华大地上形成共同的汉语和共同的汉文化产生了难以估量的作用,从而对中的统一产生了巨大的作用。而中国早在2 000多年前就形成了一个统一的国家,这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中国使用着形体
稳定、能够沟通各地方言的汉字。汉字的一个重大功能就是用于国家事务的管理,拼音文字在语言不同的情况下难以充当国家事务管理的工具,而汉字这种表意文字,在方言歧异的情况下,仍然可以对疆域辽阔的国家实行有效的管理,从而维系国家的统一。
4.为什么说汉字为提高学习和工作效率提供了条件?
1.考核知识点:汉字对思维的影响,是第六章第四节的知识点,属于理解部分。
2.常见错误:容易遗漏要点,回答不准确。
3.提示答案:
1.文字是人们学习和工作的主要工具之一,人们阅读文字的速度直接关乎学习和工作的效率。
2.英文和汉字是世界上使用人数最多的文字,而英文又是表音文字中具有代表性的文字。中文阅读速度是英文阅读速度的倍。
3.阅读是工作的重要方式,对于以阅读为方式的工作来说,高效率的阅读也就意味着高效率的工作。
5.为什么说汉字的运用有助于大脑的发展?
1.考核知识点:汉字对大脑的影响,是第五章第四节的知识点,属于识记部分。
2.常见错误:容易遗漏要点,回答不准确。
3.提示答案:
1.汉字是一种多功能的符号,这种文字作用与人的大脑,对于大脑所产生的作用,要超过一般的表音文字。
2.汉字既是图形符号又是语言符号这种双重性,使得阅读这种文字的人,左右脑能同时得到很好的开发。
3.汉字对于大脑的另一个作用,就是有助于治疗失读症。
6.举例说明汉字系统承载了社会物质文化。
1.考核知识点:汉字对汉文化的影响,是第五章第五节的知识点,属于识记部分。
2.常见错误:容易遗漏要点,回答不准确。
3.提示答案:
汉字系统成员的变化,记载了文化的发展变化。
1.上古时期,狩猎在人们生活中占有重要位置,人们常与兽类打交道,所以犬部字非常多。
2.再没有自动化机械的时代,人们常借助畜力,马是人们代步、运输的重要畜力,所以从马之字非常多。
3.现代社会是工业经济时代,工业离不开金属与化学材料,所以从金之字大量涌现。
4.化工工业是现代工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许多化学元素用字从气,所以从气之字显着增多。
5.现代社会中,马与犬的作用下降,于是马部字、犬部字就 …… 此处隐藏:357字,全部文档内容请下载后查看。喜欢就下载吧 ……
上一篇:最新运动会1000米广播稿
下一篇:作业现场职业危害因素识别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