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剖学 脑 复习总结
时间:2025-05-01
时间:2025-05-01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学子倾情奉献!
脑
一、脑的概况:
脑位于颅腔内,在成人其平均重量约1400g。
一般可分为六部分:端脑、间脑、脑干(中脑、脑桥、延髓)和小脑。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学子倾情奉献!
二、小脑
小脑的主要联系及功能简表 机能分区 解剖分区 主要传入来源 有关小脑核团 主要传出目标 功能
前庭小脑 绒球小结叶 前庭感受器 前庭神经核 前庭神经核 躯干肌运动控 制和参与前庭 反射
顶核 前庭神经核网 躯干和肢体近
蚓部 状结构 端肌肉在运动
脊髓小脑 脊髓 过程中的控制 半球中间部 中间核 红核运动皮质 肢体远端肌肉
在运动执行过 程中的控制
大脑小脑 半球外侧部 大脑皮质广 齿状核 运动皮质 运动起始、计 泛部位 划、顺序、程 度和范围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学子倾情奉献!
三、间脑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学子倾情奉献!
端脑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学子倾情奉献!
中枢神经传导通路
一、感觉传导通路
(一)躯干四肢意识性本体感觉与精细触觉传导通路
(二)痛温觉、粗触觉和压觉传导通路
1.躯干四肢痛温觉、粗触觉和压觉传导通路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学子倾情奉献!
2.头面部痛温觉、触压觉传导通路
(三)视觉传导通路和瞳孔对光反射通路
1. 视觉传导通路
a.一侧视神经损伤——患侧视野全盲
b.视交叉中央部(交叉纤维)损伤——双侧视
野颞侧半偏盲。
c.视交叉外侧部损伤——患侧视野鼻侧偏盲。
d.一侧视束视辐射或视觉中枢损伤——双眼视
野对侧同向性偏盲(即患侧视野鼻侧半偏盲和
健侧视野颞侧半偏盲)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学子倾情奉献!
2.瞳孔对光反射通路
光照一侧瞳孔,引起两眼瞳孔缩小的反应称为瞳孔对光反射。
光照一侧的反应称为直接对光反射。
未照射侧的反应称间接对光反射。
一侧视神经受损:患侧直接对光反射消失,间接对光反射存在。
一侧动眼神经受损:患侧直接、间接对光反射消失。
(四)听觉传导通路
二、运动传导通路
(一)锥体系
1、组成:由上、下两级运动神经元组成
上运动神经元:胞体主要位于中央前回和中央旁小叶前部的巨型锥体细胞和其他
类型的锥体细胞。其轴突组成(锥体系)皮质脊髓束和皮质核束,与下运动神经
元构成突触联系。80-90%的锥体束纤维与下运动神经元之间存在有中间神经元。
下运动神经元:胞体位于脑神经运动神经核和脊髓前角内,轴突组成脑神经和脊
神经,管理头面部和躯干四肢的随意肌。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学子倾情奉献!
1、指锥体系以外的影响和控制躯体运动的一切传导路径,包括大脑皮质(主要是躯体运动区和躯体感觉区)、纹状体、背侧丘脑、底丘脑、中脑顶盖、红核、脑桥核、前庭核、小脑和脑干网状结构等以及它们的纤维联系。
2、锥体外系的纤维最后经红核脊髓束、网状脊髓束等(中继),下行终止于脑神经运动
核和脊髓前角细胞。
3、功能:调节肌张力、协调肌肉活动、维持体态姿势和习惯性动作等。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学子倾情奉献!
脊髓和脑的被膜
脑和脊髓的血管
(一)脑动脉:
颈内动脉:大脑半球的前2/3及部分间脑。
椎动脉:大脑半球的后1/3,脑干和小脑及部分间脑
大脑动脉环:
Willis)的组成和位置及其机能意义:由前交通动脉、两侧大脑前动脉始段、两侧颈内动脉末端、两侧后交通动脉和两侧大脑后动脉始段组成
(二)脊髓的血管
脊髓前动脉、脊髓后动脉、
三.脑脊液及其循环
脑室系统的组成及交通
侧脑室、第三脑室、第四脑室
左右侧脑室脉络丛---左右室间孔---第三脑室(脉络丛)---中脑水管---第四 脑室(脉络丛)---正中孔和外侧孔---蛛网膜下腔---蛛网膜粒---硬膜窦—回流入血。
上一篇:财政学课后习题参考答案
下一篇:建设单位资料目录(修改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