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晋南北朝美术-中美史04

时间:2025-04-30

中国美术简史 第四章 魏晋南北朝美术

(公元220-公元581年)

一、概论 魏晋南北朝时期(公元220年——581年) 这是我国历史上的一个大动乱、大灾难 的年代,是封建统一政权瓦解、封建军 阀各据一方的长期分裂时代。

此时社会的大变革、大变动,使思想 文化南北交融、东西并汇,促进了艺术 的转变和发展,为唐代美术的繁荣奠定 了基础。

魏晋南北朝时期美术: 壁画: 佛教壁画 墓室壁画 卷轴画: 著名画家--曹不兴、卫协、顾恺之、陆探微、张僧繇、曹仲达 绘画理论--《论画》、《古画品 录》 、《画山水序》、《叙画》 等

雕塑:陵墓雕塑 佛教雕塑

中国绘画在魏晋南北朝时期,进入了一个新的发 展阶段。这一时期佛教造像和佛教绘画迅速发展, 出现了一大批佛教艺术石窟和一些画佛像的名家, 对我国民族传统艺术产生了重大影响。 魏晋南北朝时期绘画题材范围不断扩大,呈现出 丰富多彩的面貌。人物画在继承汉代绘画传统的 基础上又有了新的发展,更加注重传神,以线为 主的造型方法不仅在艺术实践上贯穿始终,而且 进一步提高到理论上;山水画也在此时逐渐向独 立画科发展;更多的文人士大夫参与绘画活动, 专业画家在画史上不仅有了较详细的记载,而且 画家论风的风气渐盛,出现了顾恺之等一大批在 中国绘画史上有重大影响的画家和一些绘画理论 著作。

二、魏晋南北朝壁画魏晋南北朝时期壁画主要有:

佛教壁画---- 包括石窟壁画、寺庙壁画 墓室壁画---- 包括墓室壁画、拼镶砖画

1、佛教石窟壁画魏晋南北朝时期,由于帝王的提倡,佛教传 播十分迅速,随之而来的大量寺院的兴建和石 窟造像的流行,使佛教壁画逐渐成为绘画艺术 的主流。 我国古代自佛教传入以后,便出现了佛教题 材的绘画。佛教画的形式除了画在绢帛上的卷轴 形式而外,更大量的是画在寺庙、石窟墙壁上的 壁画。保存到今天的几乎全是石窟壁画。

魏晋南北朝时期保存有壁画的石窟主要有: 新疆克孜尔石窟 甘肃天水麦积山石窟 甘肃敦煌莫高窟:壁画数量最多, 最为精彩。

新疆克孜尔石窟

克孜尔石窟位于新疆拜城,现有洞窟236个,其中有70 余窟壁画保存完好。石窟壁画内容以佛本生故事、因缘故 事和佛传故事为主。壁画风格具有鲜明的西域特色。

新 疆 克 孜 尔 石 窟 壁 画

新 疆 克 孜 尔 石 窟 壁 画

新 疆 克 孜 尔 石 窟 壁 画

甘肃天水麦积山石窟 麦积山位于甘肃省天水市东南约35公里 处 。山峰的西南面为悬崖峭壁,石窟就 开凿在峭壁上,有的距山基二三十米, 有的达七八十

米。在如此陡峻的悬崖上 开凿成百上千的洞窟和佛像,在我国的 石窟中是罕见的。

甘肃天水麦积山石窟

麦 积 山 石 窟 壁 画

魏晋南北朝美术-中美史04.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精彩图片

    热门精选

    大家正在看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限时特价:7 元/份 原价:20元

    支付方式:

    开通VIP包月会员 特价:29元/月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fanwen365 QQ:370150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