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造工艺与电机性能的关系详解
时间:2025-07-12
时间:2025-07-12
零部件制造工艺和材料性能波动对电机性能的影响
序号 1 2 3 4 5 6
制造工艺、材料性能的波动 转子铁心外径尺寸偏小或定子铁心内径尺寸偏大,使气隙偏 大 定子、转子铁心间轴向偏移,引起铁心有效长度减小 电工钢片导磁性能偏低 定子、转子铁心压装质量差,净铁心长度不足 转子斜槽度偏大 转子铁心叠装不整齐,槽口尺寸减小 定子冲片毛刺过大,使铁心涡流损耗增大 定子冲片表面绝缘质量差或因压装压力过大,使绝缘层受 损,引起涡流损耗增大 电工钢片单位损耗偏高 绕线时拉力过大,使导线直径变细 铸铝转子铝笼导体有未浇满、气孔和缩孔等缺陷 气孔导致电阻率变大,电阻变大 铝的纯度较差,导电率低 由于零部件的不同轴度、装配不良和轴承工作游隙过小,引 起转子转动不灵活 润滑脂针入度选择不当或填装量过多(特别是2极电机) 转子外径偏大,使气隙减小 转子铁心的槽部和导条间的绝缘电阻小或片间渗铝,使横向 电流增大 自扇冷封闭式电机的定子铁心与机座接触不良,影响电机散 热效果 磨损机械损失较大 线径变细,电阻变大, 铁损包括铁芯磁滞损耗和涡流损耗
磁通不变,气隙增大导致磁动势变大,励磁电
铁芯有效长度减小,磁通不变,磁密提高,励磁
电工钢导磁性能偏低,磁阻变大,磁动势变大,励
铁芯有效长度减小,磁通不变,磁密提高,励磁 斜槽度越大,横向漏电流变大,
槽口尺寸变小,漏磁通变大,漏抗变大
7 89 10 11 12 13 14 15
润滑脂过量,粘性增强,润滑性降低
气隙减小,磁势减小,气隙不均匀,谐波磁
16
漏抗变大
17
影响散热,电机温升加快
零部件制造工艺和材料性能波动对电机起动性能的影序号 1 2 制造工艺、材料性能的波动 转子铁心外径尺寸偏大或定子铁心内径尺寸偏小,使气隙偏 小 定转子铁心磁中心偏差,轴向偏移,引起铁心有效长度减小
磁通不变,气隙减小导致磁动势变小,起动电
铁芯有效长度减小,转子等效起动电抗减
5 10 11 13 14 16
转子斜槽度偏小 绕线时拉力过大,使导线直径变细 铸铝转子铝笼导体有未浇满、气孔和缩孔等缺陷 由于零部件的不同轴度、装配不良和轴承工作游隙过小,引 起转子转动不灵活 润滑脂针入度选择不当或填装量过多(特别是2极电机) 转子铁心的槽部和导条间的绝缘电阻小或片间渗铝,使横向 电流增大
起动附加转矩 线径变细,电阻变大, 气孔导致电阻率变大,电阻变大 磨损机械损失较大,转动扭矩偏大
润滑脂过量,粘性增强,润滑性降低 漏抗变大
性能波动对电机性能的影响对电机性能的影响 电磁参量 性能指标
气隙增大导致
磁动势变大,励磁电流变大 空载电流增大 功率因数降低
减小,磁通不变,磁密提高,励磁电流变大
偏低,磁阻变大,磁动势变大,励磁电流变大 转子槽漏抗增大,使电 功率因数、最大转矩和 抗电流增大 起动转矩降低
减小,磁通不变,磁密提高,励磁电流变大
槽度越大,横向漏电流变大,
尺寸变小,漏磁通变大,漏抗变大
效率降低,温升增高 铁耗增大
损包括铁芯磁滞损耗和涡流损耗
线径变细,电阻变大,
定子绕组电阻增大,使 转子铝耗增大
效率降低,温升增高
孔导致电阻率变大,电阻变大
转子电阻增大,使转子 效率降低,转差率增高 铝耗增大
磨损机械损失较大 机械损耗大 效率降低
脂过量,粘性增强,润滑性降低 效率可能降低,温升可 杂散损耗增大和谐流漏 能增高,最大转矩和起 抗增大 动降低 杂散损耗增大 温升增高,效率降低
磁势减小,气隙不均匀,谐波磁势产生
漏抗变大
影响散热,电机温升加快
温升增高
能波动对电机起动性能的影响对电机性能的影响 电磁参量 起动电流变小 起动转矩降低 性能指标
气隙减小导致磁动势变小,起动电流变小
效长度减小,转子等效起动电抗减小
起动附加转矩 线径变细,电阻变大, 定子绕组电阻增大,使 转子铝耗增大 效率降低,温升增高
孔导致电阻率变大,电阻变大
转子电阻增大,使转子 效率降低,转差率增高 铝耗增大 机械损耗大 效率降低
损机械损失较大,转动扭矩偏大
脂过量,粘性增强,润滑性降低 漏抗变大 杂散损耗增大 温升增高,效率降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