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临清市高中地理学案: 第三单元 单元活动 学会应用地形图
时间:2025-07-14
时间:2025-07-14
宇宙中的地球
山东省临清市高中地理学案: 第三单元 单元活动 学会应用地形图
课前预习学案
一、预习目标
预习“学会应用地形图”,初步掌握等高线地形图的概念、作用、基本特征及其判读技能。
二、预习内容
(一)认识等高线地形图
1.地形图:按照一定的 方法、 关系和规定符号,把真实地形地貌描绘在平面上的一种地图。
2.缓坡与陡坡:(1)缓坡:等高线分布 ,单位水平距离内的 较小;
(2)陡坡:等高线分布 ,单位水平距离内的 较大。
3.山脊与山谷:(1)山脊:等高线由 向 凸出,海拔较两侧 ;
(2)山谷:等高线由 向 凸出,海拔较两侧 。
4.鞍部:两侧的等高线闭合,且数值 。
5.陡崖:若干条等高线 于一起。
(二)地形图的判读
1.盆地:等高线闭合, 高, 低。
2.丘陵:地面有起伏,但是海拔较 ,坡度又比较 。
3.沙丘:各地点之间高差很小。地势较平坦,小圆弧指示沙丘的 。
4.岭谷相间地形:等高线向 处凸和向 处凸相间分布。
(三)地形剖面图的判读与绘制
1.作用:能直观显示某一方向上的地势 状况和地面 。
2.判读:要抓住剖面线的 、终点,经过的最高点、最低点、 等。
3.绘制步骤
(1)绘剖面图的 ;
(2)确定适宜的 ,画出纵坐标,规定剖面基线所代表的 ;
(3)从剖面线与等高线的交点向剖面图的水平基线作 ,根据各点对应的高度对照剖面图的 ,标出相应的点;
(4)将这些点 地连接起来。 三、提出疑惑
课内探究学案
一、学习目标
学习目标:
1.认识等高线地形图:缓坡、陡坡;山脊、山谷;鞍部、陡崖。
2.学会判读较为复杂的等高线地形图,学会判读与绘制地形剖面图。
宇宙中的地球
3.理论联系实际,能够运用等高线地形图和地形剖面图解决一些问题。
4.增强动手能力,培养空间想象的能力。
学习重难点:
1.等高线地形图判读的基本方法,绘制地形剖面图。
2.用等高线地形图和地形剖面图解决一些问题。
二、学习过程
探究一:等高线地形图基本特征
课件展示:如下图
(1)结合多媒体展示图片,如何理解“同线等高”的含义?
(2)结合多媒体展示图片,如何理解“同图等距”的含义?
(3)结合多媒体展示图片,如何理解“曲线闭合”的含义
(4)结合多媒体展示图片,如何理解“除陡崖外等高线不相交、不重合”的含义?
(5)结合多媒体展示图片,如何理解“等高线的疏密反映坡度的陡缓”的含义?
(6)在图中指出“山脊线”、“山谷线” 来?是如何判断的?你有更简单的判断方法吗?
(7)什么是“鞍部”?多媒体图片中有“鞍部”的结构吗?请指出。
探究二: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
(1)根据教材P73图3-4-5想一想:什么是盆地地形?该盆地是我国的哪个盆地?
(2)根据教材P73图3-4-6想一想:什么是丘陵地形?它与山地地形、高原地形有什么区别?
(3)高原地形和平原地形有什么区别?
(4)给你一些黄土,你能模拟出新月形沙丘吗?沙丘有什么地形特点?在哪些地方才有沙丘?(多媒体展示新月形沙丘,小组内利用黄土来模拟新月形沙丘)
宇宙中的地球
(5)在教材图3-4-8中把山脊线和山谷线描绘出来,看看这些线有什么分布规律? (结合Google地球图片来了解一下岭谷相间地形(斜视图),红色为谷,蓝色为岭)
探究三:地形剖面图的判读与绘制
(1)读图3—4—9和相关的课文,说出图中的地形剖面图与AB、CD、EF中的哪一条剖面线相对应? 你的判断理由是什么?你总结出了什么规律?
(2)什么叫垂直比例尺?垂直比例尺如何确定?一般情况下,同一幅剖面图中的垂直比例尺和水平比例尺谁更大一些?
(3)绘制地形剖面图的方法你学会了吗,说说你的做法?
来源
(四)当堂检测
1.读下图,正确的说法是
宇宙中的地球
A.甲地位于山脊上 B.甲地位于山谷中 C.乙地位于山脊上 D.丙地位于山谷中
2.读下图,正确的说法是
A.从甲处攀登山峰最近、最省力
C.从丙处攀登山峰较远、最费力
3.读下图,回答有关问题。
B.从乙处攀登山峰较远、最省力 D.从丁处攀登山峰最远、最省力
写出图中序号表示的地形名称:
①______,②______,③______,④______,⑤______,⑦______。
4.某山区的一所学校,拟组织学生对附近公路的交通流量进行调查。读图,完成(1)~
(3)题。
(1)判断在E、F、G三个地点中,能目测到公路上经过H处车辆的是 。
(2)试用地形剖面图解释你所做的判断,并作简要说明。图画在下面的框内。
(3)经该公路从山区外运的物产主要有茶叶、柑橘、毛竹等 …… 此处隐藏:2072字,全部文档内容请下载后查看。喜欢就下载吧 ……
上一篇:运用OGSM进行工作管理
下一篇:急性心肌梗死抢救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