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物理第一次月考试题(沪科版)
发布时间:2021-06-06
发布时间:2021-06-06
下坝中学2011—2012第一学期九年级物理
第一次月考
九年级( )班 姓名: 学号: 得分:
一、 填空题(共26分,每空1分)
1、 把下列现象对应的物态变化表示出来:(1)烧开水时冒“白气”:_______。(2)夏天湿衣服晾干:
__________。(3)冬天早晨看到草地上的霜:________。(4)用久了的灯丝变细:_________。(5)钢水浇铸成火车轮:_________。(6)吃冰棒解热:__________。
2、 柴油机和汽油机在构造上的主要区别是柴油机的气缸顶部没有_________而有________,在吸气冲程
里,汽油机吸入气缸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而柴油机吸入的是___________。
3、 煤油的比热容是C=2.1×103J/(kg·0C),它表示的意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5kg的水温度升高200C,吸收的热量为__________J,若这些热量被质量相等的铜块吸收,则铜块升高
的温度_________200
C。(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5、 一杯水变凉了,它的内能_________,比热容________。(选填“增大、变小或不变”)
6、 冬天,双手反复摩擦,手会感到暖和;用嘴对着双手“呵气”,手也会感到暖和,前者是利用__________
方式增加了手的内能,后者是利用__________增加了手的内能。(选填“做功”或“热传递”) 8、乙两金属球的质量之比3:5,吸收相同的热量后,升高的温度之比是1:5,则它们的比热容之比,C甲:C乙=__________。
9、,雪后寒”这名俗话中“霜前冷”是指结霜以前气温一定很低,水蒸气才能直接___________成霜;“雪后寒”则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列车上,“我们新疆好地方,天山南北好牧场,戈壁沙滩变良田,积雪融化灌农田 ”欢快的歌声,
把人们带到了美丽的新疆:
(1) 天山上的冰雪是一个巨大的天然“冰库”,冰雪熔化时温度是______0C,熔化过程中冰雪需要
________热量。
(2) 天山雪水灌溉农田时,为了使水次源得到充分利用,常用管道代替沟渠输水,这样做的好处是减
少输水过程中水的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
(3) 新疆是远离海洋的内陆地区,遇到干旱时节,当天空乌云密布时,人们用飞机把干冰撒向天空,
实施人工降雨,这是通过干冰__________(填物态变化)为气体,而_______热来实现的。
二、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24分)
1、 夏天从冰箱中取出鸡蛋,常看到鸡蛋先湿后干,此现象反映的物态变化过程是( )
A、先升华后蒸发 B、先液化后蒸发 C、先液化后升华 D、先凝华后升华
2、“扬汤止沸”和“釜底抽薪”是两种使液体停止沸腾的方式,运用物理学的知识对此进行分析,其正确的是( )
A、都只能暂时止沸 B、都能彻底止沸
C、扬汤止沸能彻底止沸,釜底抽薪只能暂时止沸 D、扬汤止沸只能暂时止沸,釜底抽薪能彻底止沸 3下列事件中,做功改变物体内能的是( )
A、用酒精灯加热烧杯中的水。 B、冬天室内使用暖气取暖。 C、用锯锯木板,锯条发热。 D、盆中的热水温度逐渐降低 4、一带电体去靠近轻小物体时发现二者相互吸引,则轻小物体( )
A、一定带电 B、一定不带电 C、可能带异种电荷,也可能不带电 D、以上说法都不对
5、天温度、内能、热量三者的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温度高的物体,内能一定大。 B、物体温度升高,一定吸收了热量。 C、物体吸收了热量,温度一定升高。D、物体温度升高,内能一定增加。
6、图所示为路口交通指示灯的示意图。指示灯可以通过不同颜色灯光的变化指挥车辆和行人的交通行为。据你对交通指示灯的了解可以推断( )
A、红灯、黄灯、绿灯是串联的 B、红灯、黄灯、绿灯是并联的 C、红灯与黄灯并联后再与绿灯串联 D、绿灯与黄灯并联后再与红灯串联 三、简答题(6分)
1、加油站里面写有“严禁用塑料桶装载汽油”的字样,请简要从物理学的角度分析其中的道理。
2、贵阳市被称为“爽爽的贵阳”,主要是贵阳市的水资源丰富和森林覆盖率高,请从物理学的角度分析一下其中的道理。
四、科学探究题(29分)
1、 (6分)如图所示是海波的熔化图像,根据该图像能够获得合理的的信息,有:
信息一:海波的初温为250C;
信息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信息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信息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
上一篇:20世纪美国文学发展的时代背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