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我国高校社会体育专业人才培养目标重构刍议(2)
发布时间:2021-06-06
发布时间:2021-06-06
期1172015年 月总第 7
体育教育
的杰出人才,以大力推动学生素质教育和终身体育事业的全面发展。
4 “健康管理与促进”市场
细分下的人才培养目标选择
4.1 以培养健身指导和经营管理类型人才为核心目标
伴随着《全民健身计划》的实施和体育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升级,我国将需要大量的健身指导、体育经营开发类人才。因此,各高校的社会体育专业需要废除培养体育教师和体育行政管理类人才的实施目标。依据目前休闲体育与健身娱乐场所的快速发展对专业体育人才的需要,各高校应该积极落实培养休闲娱乐场所的专业指导员和管理人才的方案,以尽快培养适合社会需求的专业人才,填补市场的空缺。
断发展和创新才能培养更具专业综合知识的体育人才。因此,以社会的职业需求为导向,以职业能力为核心,从社会体育专业的要求点出发,形成与之相适应的理论教育体系和实践教育框架,着重强调知识的有效性和能动性,以达到培养职业能力为目标的教学体系。
3.2 分级模糊的培养目标
本科层次的培养目标成为专科层次培养目标的加强版,而研究生层次的培养目标又是研究生的压缩和延伸。相关的要求和规格无法与实际联系,各层次之间也模棱两可,基本上都达不到预期的效果。近几年来,国际高等社会体育的培养目标对象渐渐从对个别突出人才的教育发展到面向大众的教育,重申大学体育教育是终身学习中很关键的一个环节,绝对不是教育的终点,并且每个级别的人才规格差异相对很大。
5 结 论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已逐渐步入健康管理化的轨道,面对如此激烈的新兴产业,我们要时刻准备迎接新的挑战,如果在人才培养上出现问题,我们将面临严峻的考验,在这样一个环境下,人才培养目标的设置已经引起了我国高校教育界的广泛关注。我国现行目标设置还有诸多漏洞和争议,这对未来社会发展是一个艰巨的挑 战,只有不断地完善和改革并结合现实需求,才能不断加强人才培养力度、优化培养体系,建设一个全方位的培养目标。
3.3 与体育其他专业的培养目标类似,导致专业培养目标混乱
至今,许多高校以社会体育专业学生培养成体育教师为目标,一方面是师资等教学资源制约的结果;另一方面也是解决学生就业的方法。这种就业渠道对某些学校来说可以缓解当前困难的权宜之策,但是并不是社会体育专业培养的初衷,终将丢失社会体育专业人才的优势,混淆社会体育专业与体育其他专业之间的界限,致使社会人力资源分配失衡。
4.2 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确立培养目标
社会体育专业人才培养要贴近经济社 会建设对多元人才的需求,根据学校(院系)定位的不同可将人才培养定位于技能型人才和学术型人才的培养,体现出人才培养的不同特色。
4.3 构建明确的学科专业目标
分清社会体育专业与体育教育专业、运动训练专业以及民族传统专业的交叉点,明确它们之间的区别,构建专一的社会体育专业目标体系。
参考文献:
[ 1 ] 刘勇.体育市场营销[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 2 ] 彭贻海,王莉,严精华,等.论体育教育专业培养目标、课程设置及社会需求的相互关系[ J ].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3,37 (6):89-90.
3.4 专业技能教育相对不足
市场经济条件下,要求大力发展职业教育,而在培养过程中专业技能相对不 足,将造成与追求效益的诉求相悖,因此在人才培养过程中,要不断深入专业技能的培养。
4.4 建立并完善以职业技能为核
心的培养目标
相对传统的培养方式与社会群体的多元化需求背道而驰,长久以此的恶性循环迫使体育职业化改革势在必行,只有不
(上接第115页)练习密度,教师就要建立健全的组织。上课时,明确学生干部的职责,同时培养技术骨干,并合理利用他们的特长,帮助和指导其他学生学习。例如,在体育中考选测项目练习中,有6个选测项目,而老师没有三头六臂在各个项目中进行监督和指导,这时就要利用小组长的作用,来帮助和监督他们练习,避免老师不在的组别有学生偷懒现象,这样从组织上就能为提高课的练习密度提供保证。
度太大又会影响教学任务的完成;再者,处于生长发育时期的学生,练习密度太 大,缺少必要的恢复和休息,还会造成学生身心过于劳累,对健康不利。总之,练习密度并不是越大越好,我们应根据教学内容、任务、学生的特点、场地以及器材条件来合理安排课的练习密度,引导学生科学地进行运动锻炼,才能有效地发展学生体能,增强学生体质,实现课堂的教学目标。
2.3 教学方法的创新
学校的场地和器材问题是现在很多学校都存在的问题,我们学校也不例外。在这种条件下,教师不能循规蹈矩地进行教学,我们要进行教学方法的创新,或利用学校现有的资源与教学内容进行衔接,如在复习课时,动作技能掌握的较好的同学可以指导不会的同学,这样既解决了器材问题,同时对于会的同学也得到复习,不会的同学也有所进步,有效提高了练习密度;教师在教学时,可以多采用连续教学法和循环练习法来保证练习的多样性,促进器材的有效利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以提高学生的练习密度。
3 结 语
新课改之后,更多关注的是学生的身心发展、兴趣爱好和社会适应。体育课的核心就是锻炼学生身体,学习体育技能。然而,在体育课上没有一定的练习密度是不能取得好的增强体质的实效,而练习密
参考文献:
[ 1 ] 何晓渝.中学体育课运动负荷及练习密度的调查分析[ J ].重庆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21(4).
[ 2 ] 史松林.提高体育课练习密度的实效性之我见[ J ].运动,2012(14).
2.4 教师建立健全的组织
“站稳讲台”是教师的首要任务。要想顺利地上好课、合理安排好体育课堂的
上一篇:三2素描静物写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