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考研政治点睛讲义
发布时间:2024-11-28
发布时间:2024-11-28
综合版共五科康晓峰主编
2017考研政治终极点睛讲义
第一篇马克思主义原理概论
分析题的答题思路及主要步骤:
第一步:辨明问题设定的范围:唯物论、辩证法、认识论、唯物史观;
第二步:带着问题阅读材料;
第三步:回忆与原理相关的内容;
第四步:运用原理结合材料作答。先写涉及的原理,再结合材料。
阅卷是按点给分的,因此作答时一定要先写材料所体现的最重要的原理。
模块1 唯物论
1.分析全国大面积产生雾霾的原因?分析如何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
(1)自然界和人类社会是分化统一的关系,要正确处理人和自然的关系。自然界和人类社会都具有客观实在性,它们相互联系、相互作用。自然界是人类社会形成的前提,是构成人类社会客观现实性的自然基础。人在实践活动中创造了人类社会,人类社会的存在和发展,又反过来影响和制约自然界,不断改变着自然界。因此,实践是使物质世界分化为自然界与人类社会的历史前提,又是使自然界与人类社会统一起来的现实基础。当今全国大面积产生雾霾问题,并不单纯是自然系统内平衡关系的严重破缺,实际也是人与自然关系的严重失衡。
(2)通过劳动实践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实现它们的和谐统一,便成为人类必须面对的永恒主题。如果人类不保持自身与自然的和谐统一,那就会危及自身的生存发展,人类过分陶醉于对自然界的胜利将受到自然界的报复。马克思认为,应当合理地调节人与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在最无愧于和最适合人类本性的条件下进行这种物质变换,人与自然关系的紧张来自于不当的人类实践方式。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以及社会与自然的协调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内容,也是新发展理念的必然要求。
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有能动的反作用。
人类在认识和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的过程中一定要坚持“适度”原则,不能盲目征服自然,企图做自然的主人,要合理地开发和利用自然,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2.运用客观性规律与主观能动性的关系原理说明人类应该如何改造客观世界。
正确理解主观能动性与客观规律性的关系,是一个重大的理论问题和实践问题。
必须尊重客观规律。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必须承认规律的客观性为前提。列宁指出,外部世界、自然界的规律乃是人的有目的的活动的基础。人们只有在认识和掌握客观规律的基础上,才能达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目的。人们对客观规律的认识越深刻、越正确,就越能有效地发挥主观能动作用;不顾规律和违背规律,只会把事情办糟。
在尊重客观规律的基础上,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人们通过自觉活动能够认识规
1
律和利用规律。人的生存和发展离不开对自然和社会的改造,人的需要、利益是历史发展的重要动力,自觉能动性是人与动物的重要区别。
所以我们要把尊重事物发展的规律与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统一起来,把革命热情和科学态度结合起来。实践是客观规律性与主观能动性统一的基础。
模块2 辩证法
一.辩证法与“四个全面”
1.简析“四个全面”战略思想怎样体现了唯物辩证法?
唯物辩证法人为,联系和发展是辩证法的两大总特征,事物是普遍联系的,整个世界就是一个普遍联系的统一整体,事物的相互联系即相互作用构成事物的运动变化发展。分析材料1可以看出“四个全面”战略思想包括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四大方面。
首先,“四个全面”战略思想体现了辩证法的联系观、发展观。“四个全面”是密切联系、不可分割的统一整体,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我们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发展目标,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是三大战略举措,四大全面都统一于实现民族复兴中国梦的伟大进程。
其次,“四个全面”战略思想体现了辩证法的对立统一规律。唯物辩证法认为,矛盾是普遍存在的,必须坚持矛盾分析法,承认矛盾、分析矛盾、转化矛盾;矛盾的存在还具有特殊性,因此在解决和处理矛盾时必须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做到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既要突出主要矛盾,也要兼顾好次要矛盾。“四个全面”战略思想是当前党和国家事业发展中必须解决好的主要矛盾,这就要求我们按照“四个全面”战略思想的内容和要求深化改革、扩大开放,抓住主要矛盾;同时也要兼顾好其他方面的工作,处理好改革、发展、稳定的辩证关系。在党的领导下,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争取早日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
2.运用量变和质变的相互渗透简析如何理解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关键一步”?
量变和质变是相互渗透的,在总的量变过程中包含有部分质变,又可分为局部性部分质变和阶段性部分质变两种形式。其中,局部性部分质变是指事物整体的性质没有改变,但局部的性质首先发生了质变,使事物的发展呈现出由局部到全体推演的过程;阶段性部分质变则是指事物的根本性质未变,而非根本性质首先发生了变化,使事物的发展呈现出阶段性。“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只是我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中的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
第一.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就实现了党制定的两个百年目标的第一个目标;第二.到2020年实现这个目标,我们国家的发展水平就会迈上一个大台阶,为实现第二个目标打下坚实基础。全面小康、民族复兴、是两个紧密联系、相互交融的目标任务。没有全面小康的实现,民族复兴就无从谈起。所以,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重要里程碑和“关键一步”。
2
二.矛盾的属性与精髓
1.同一性和斗争性
矛盾的同一性是指矛盾双方相互依存、相互贯通的性质和趋势;矛盾的斗争性是矛盾着的对立面之间相互排斥、相互分离的性质和趋势。斗争性是绝对的,同一性是相对的。两者关系:相互联结、相辅相成。.
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相互联结、相互制约的原理,要求我们在分析和解决矛盾时,必须从对立中把握同一,从同一中把握对立,换位思考。
这一原理的方法论意义告诉我们,任何事物的关系都是既对立又统一的关系。首先,在全球化和平发展的时代下,各国之间在经济、反恐还是环境保护等问题上有着共同的战略利益,要学会求同存异、取长补短、双赢共赢,构建新型的互利共赢国际关系。其次,美国依然固守冷战思维,始终把中国看成是他独霸世界的潜在战略对手,实施亚太再平衡战略,拉帮结伙,遏制中国。当中国面对这些无端挑畔,尤其是危及中国核心利益时,该出手要出手,该斗争要斗争,在斗争中求团结,在团结中求发展。
(1)简析“一分为二”的含义。
矛盾的双方相互依存,每一方都以对方的存在为条件,失去了一方,另一方就不存在,这就是辩证法的观点,即辩证法“一分为二”的思想。
“一分为二”是指一切事物都可划分成既相互对立又相互统一两部分。就整个物质世界的发展过程来讲,一分为二是普遍存在的。正确地认识和把握“一分为二”,就既要看到矛盾双方的对立和排斥,也要看到双方的联系和统一,以及在一定条件下的相互转化。
2.普遍性和特殊性
矛盾的普遍性:指之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中,存在于一切事物发展过程的始终,旧的矛盾解决了,新的矛盾又产生,事物始终在矛盾中运动。
矛盾的特殊性:一是不同事物的矛盾各有其特点,二是同一事物的矛盾在不同发展过程和发展阶段各有不同特点,三是构成事物的诸多矛盾以及每一矛盾的不同方面各有不同的性质、地位和作用。
意义:承认矛盾的普遍性是一切科学认识的首要前提。矛盾分析法是唯物辩证法的根本方法。分析矛盾特殊性的意义在于,它既是科学认识事物的基础,又是正确地解决矛盾的关键。只有如实地分析矛盾的特殊性,才能认清事物的本质和发展规律,才能采取正确的方针和办法去解决矛盾。所以,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马克思主义的活的灵魂。(1)根据矛盾的特殊性原理论述“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
矛盾是反映事物内部和事物之间的对立统一关系的哲学范畴。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矛盾普遍存在,但不同事物的矛盾又是具体的、特殊的。
只有如实地分析矛盾的特殊性,才能认清事物的本质和发展规律,才能采取正确的方针和办法去解决矛盾。所以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中国建设社会主义必须走自己的道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
(2)实施新发展理念应该自觉运用哪些辩证法思想?
3
实施新的发展理念,要坚持系统的观点,依照新发展理念的整体性和关联性进行系统设计。要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善于厘清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要遵循对立统一规律、质量互变规律、否定之否定规律,善于把握发展的普遍性和特殊性,要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一切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
三.辩证否定观
(1)根据辩证否定观,阐明我们在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过程中应当如何正确对待中国传统文化和国外文化?
辩证否定观认为:事物发展主要是由内部矛盾推动的,辩证的否定既是联系的环节又是发展的环节,是发扬和抛弃、肯定和否定、克服和保留、联系性和非联系性的对立统一,即“扬弃”的过程。根据辩证否定观,无论是对待中国传统文化还是对待国外文化,我们都应当坚持“吸取其精华、排斥其糟粕”的辩证态度。
辩证否定观对于我们科学对待中国传统文化和国外文化有重要指导意义。
首先,我们必须正确对待中国传统文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必须要有中国精神,而中国精神必须在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前提下,充分继承和弘扬中国传统文化。我们要对传统文化进行科学分析,对有益的东西、好的东西予以继承和发扬,对负面的、不好的东西加以抵御和克服。
其次,我们还要正确对待国外文化。我们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必须从我国的现实条件出发学习和借鉴人类文明的一切优秀成果,而不能照搬照抄。对于国外文化甚至资本主义文化中的许多合理的内容,如先进的科学技术、管理经验等,我们应该加以继承、发扬,而对于外国文化的各种糟粕,如资本主义制度、资产阶级生活方式等,我们则应该加以抵制、批判。
模块3 认识论
1.如何理解“知识不能单从经验中得出,而是能从理智的发明同观察到的事实两者的比较中得出”?
感性认识是认识的低级阶段,是人在实践中通过感官对事物外部形态的直接的、具体的反映。理性认识是认识的高级阶段,是人通过思维对事物内部联系的间接的、概括的反应。感性认识的局限性是只反映了事物的现象、各个片面和外部联系。而认识的任务却要求把握事物的本质、全体和内部联系,这是认识过程中首先遇到的一个矛盾。要解决这个矛盾,必须实现这由感性认识向理性认识的飞跃。
2.在认识活动中,怎样才能实现从感性认识向理性认识的飞跃?
从感性认识向理性认识的飞跃,必须具备两个基本条件:一是勇于实践,深入调查,获取十分丰富和合乎实际的感性材料。这是正确实现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基础。二是必须经过理性思考的作用,将丰富的感性材料加工制作、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才能将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也就是说,必须运用辩证思维的思维方法,才能获得真正的认识。
4
3.真理和谬误、成功与失败
真理和谬误、成功与失败既对立又统一:①真理与谬误是对立的;②真理与谬误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真理和谬论是辩证统一的,它们相互依存、相互贯通。真理中包含着某种以后会暴露出来的错误方面或因素,错误中也隐藏着以后会显露出来的真理的成分或萌芽。
4.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是辩证统一的:认识世界是为了改造世界;要有效地改造世界,又必须正确地认识世界。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过程,既是认识和改造客观世界的过程,也是认识和改造主观世界的过程。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是一个充满矛盾的过程。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改造客观世界和改造主观世界的过程,也就是从必然走向自由的过程。
认识世界是为了改造世界,让生活更美好。为了有效地改造世界,就要客观地、全面地认识和理解客观对象,按规律办事。要坚持以人为本,采取科学的方法,不断创新。
模块4 唯物史观
1.结合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反作用论述“实现中国梦必须弘扬中国精神”。
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受社会存在的决定;同时社会意识又具有相对独立性,对社会存在有能动的反作用。在一定条件下会转化为物质力量并作用于社会存在、影响历史的发展。先进的社会意识反映了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对社会发展起着积极的促进作用;落后的社会意识不符合社会发展的规律,对社会发展起着阻碍作用。
我们要充分发挥社会意识的能动作用,中国精神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这种精神是凝心聚力的兴国之魂、强国之魄。爱国主义始终是把中华民族坚强团结在一起的精神力量,改革创新始终是鞭策我们在改革开放中与时俱进的精神力量。它作为先进的社会意识组成部分,对社会发展起着积极的作用,因此我们要弘扬中国精神。
2.运用相关唯物史观原理,说明为什么发展必须坚持共享理念?
唯物史观认为,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人民群众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实践的主体,是历史的创造者。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创造者,一切发展成果都应当由人民共享。
第二篇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模板1:“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治国理政的总体方略)
1.“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提出的依据是什么?
以习近平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在新的历史节点上提出并形成了“四个全面”的战略布局。
首先.适应了我国发展的现实需要。
其次.顺应了人民群众的热切期盼。
最后.是为解决面临的突出矛盾和问题提出来的。
5
问题意识和人民情怀,是“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形成的最深刻根据,它集中体现了实践发展的新要求和人民群众的新期待。
2.“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内涵?
“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是一个整体,它既包括战略目标,又包括战略举措。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战略目标,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是战略举措。
第一.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关键一步”;
第二.全面深化改革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动力源泉,是实现中国梦的“关键一招”;
第三.全面依法治国是全面深化改革的法治保障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基石;
第四.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如鸟之两翼、车之双轮,推动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
第五.全面从严治党则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的必然要求和根本保证。
3.“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意义?
“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是党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实践成果,是对党治国理政经验的科学总结和丰富发展,集中体现了时代和实践发展对党和国家工作的新要求,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续写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篇章的行动纲领。
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1.如何理解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关键一步”?在“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中,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阶段目标是出发点,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关键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都要围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这个阶段目标谋篇布局。
第一,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就实现了党制定的两个百年目标的第一个目标;第二,到2020年实现这个目标,我们国家的发展水平就会迈上一个大台阶,为实现第二个目标打下坚实基础。全面小康、民族复兴、是两个紧密联系、相互交融的目标任务。没有全面小康的实现,民族复兴就无从谈起。所以,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重要里程碑和“关键一步”。
2.为什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就必须“确保贫困人口如期脱贫”?
“贫穷不是社会主义”。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的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中,明确要求“人民生活水平和质量普遍提高,我国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解决区域性集体贫困”。也就是说,必须确保贫困人口如期脱贫。
到二0二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我们党确定的“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十三五”时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就必须“确保贫困人口如期脱贫”。
3.如何理解“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
之所以说“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是因为到2020年我们要建成的全面小康社会,覆盖的领域要全面,是五位一体全面进步的小康;覆盖的人口要全面,是惠及全体人民
6
的小康;覆盖的区域要全面,是城乡区域共同发展的小康。而目前我国农村还有5700多万贫困人口没有解决,400多个贫困县没有摘帽,这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点和难点。消除贫困、改善民生、逐步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我们党的重要使命。打赢脱贫攻坚战,是促进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逐步实现共同富裕的重大举措,是体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重要标志。
4.为了如期兑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这个庄严承诺,必须遵循哪些原则?
如期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奋斗目标必须遵循的六个原则:一是坚持人民主体地位;二是坚持科学发展;三是坚持深化改革;四是坚持依法治国;五是坚持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六是坚持党的领导。
二.全面深化改革
1.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什么?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对全面深化改革作出了战略部署,提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这两句话组成一个整体,前一句规定了根本方向,后一句规定了所走路径。我们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这个方向上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国家治理体系是在党领导下管理国家的制度体系,包括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和党的建设等各领域体制机制、法律法规安排,也就是一整套紧密相连、相互协调的国家制度;国家治理能力则是运用国家制度管理社会各方面事务的能力,包括改革发展稳定、内政外交国防、治党治国治军等各个方面。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是一个有机整体,相辅相成,有了好的国家治理体系才能提高治理能力,提高国家治理能力才能充分发挥国家治理体系的效能。
2.全面深化改革要把握和处理好的重大关系?
第一.处理好整体推进和重点突破的关系。
第二.处理好顶层设计和摸着石头过河的关系。
第三.处理好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
改革、发展、稳定的统一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三个重要支点。
3.如何理解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经济发展面临的“矛盾的主要方面在供给侧”?事实证明,我国不是需求不足,或没有需求,而是需求变了,供给的产品却没有变,质量、服务跟不上。消费能力严重外流。解决这些结构性问题,必须推进供给侧改革。
从国际上看,当前世界经济结构正在发生深刻调整;从国内看,经济发展面临“四降一升”,即经济增速下降、工业品价格下降、实体企业盈利下降、财政经济下降。经济风险发生概率上升。这些问题的主要矛盾是结构性的,供给结构错配问题严重。因此,必须把改善供给结构作为主攻方向。
4.结合供给侧和需求侧管理的区别,说明我国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点任务。
供给侧管理,重在解决结构性问题,注重激发经济增长动力,主要通过优化要素配置和
7
调整生产结构来提高供给体系质量和效率,进而推动经济增长。我国推进供给侧改革的重点任务就是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
三.全面依法治国
1.依法治国的定义和重要性是什么?
依法治国,就是广大人民群众在党的领导下,依照宪法和法律规定,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保证国家各项工作都依法进行,逐步实现社会主义民主的制度化、法律化。全面依法治国是“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重要一环。全面依法治国既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内在要求,又是基本保障。
2.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的举措?
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必须坚持党的领导。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必须坚持社会主义制度。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必须贯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
3.实现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坚持的原则?
第一.坚持中国共产觉的领导。第二.坚持人民主体地位。第三.坚持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第四.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第五.坚持从中国实际出发。
4.全面依法治国的主要任务?
第一.完善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第二.深入推进依法行政、加快法治政府建设。第三.保证公正司法,提高司法公信力。第四.增强全民法治观念,推进法治社会建设。第五.加强法治工作队伍建设。
5.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总目标,必须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
第一.国家和社会治理需要法律和道德共同发挥作用,既要重视发挥法律的规范作用,又要重视发挥道德的教育作用。
第二.以法治体现道德理念、强化法律对道德建设的促进作用,以道德滋养法治精神、强化道德对法治文化的支撑作用。
第三.实现法律和道德相辅相成、法治和德治相得益彰。
四.全面从严治党
1.为什么要全面从严治党?
党要管党、从严治党,是党的建设的一贯要求和根本方针;是我们党的一个重要经验;是我们党应对国际国内风险考验、完成党的执政使命的客观需要;是保持党的先进性纯洁性、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必然要求。
2.为什么全面从严治党必须“坚持思想建党和制度治党紧密结合”?
第一,思想建设是党的各项建设包括制度建设的基础,决定着党的建设的性质和方向。只有加强思想建党,坚定理想信念,才能确保制度建设的方向;第二,制度治党是思想建党的有力保障,是从严治党的根本之道。思想建党打造的是从严治党的思想防线,制度治党打造的是从严治党的制度防线,相得益彰,相互促进。
3.如何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
8
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是从严治党的重中之重。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是广大干部群众始终关注的重大政治问题。第一.建立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第二.坚持惩治不放松。第三.加强反腐倡廉教育。第四.推进反腐败体制机制创新。
模板2:“五位一体”总布局
一.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1.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时期,陈云提出了哪些关于发展市场经济的思想?
关于所有制结构的调整。陈云提出了“三个主体,三个补充”的设想,即在工商业经营方面,国家经济和集体经济是工商业的主体,一定数量的个体经济是国家经济和集体经济的补充;在生产计划方面,计划生产是工农业生产的主体,按照市场变化在国家计划许可范围内的自由生产是计划生产的补充;在社会主义的统一市场里,国家市场是它的主体,一定范围内的国家领导的自由市场是国家市场的补充。关于经济体制和运行机制改革。陈云提出了要建立“适合于我国情况和人民需要的社会主义的市场”的思想。
2.如何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如何用好“看不见的手”和“看得见的手”?)
处理好政府和市场关系,实际上就是要处理好在资源配置中市场起决定性作用还是政府起决定性作用这个问题。经济体制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点,核心问题是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地发挥政府作用。理论和实践都证明,市场配置资源是最有效率的形式,市场决定资源配置是市场经济的一般规律,健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必须遵循这条规律,着力解决市场体系不完善、政府干预过多和监管不到位问题。
当然,强调市场不是不要政府,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既要发挥市场作用,也要发挥政府作用,但市场作用和政府作用的职能是不同的。政府的职责和作用主要是保持宏观经济稳定,加强和优化公共服务,保障公平竞争、加强市场监管、维护市场秩序,推动可持续发展,促进共同富裕,弥补市场失灵。
3.说明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应该坚持的方向及其原因。
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应该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因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把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同市场经济结合起来,既能够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又能够发挥市场经济的长处,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大特色和优势。
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包括哪些制度?是如何体现和发展社会主义民主的?人民民主专政的国体,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政体,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基层群众自治制度。
(1)人民民主专政:坚持人民民主专政的实质,就是要不断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切实保护人民的利益。一方面,要坚持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保证人民当家作主。另一方面,要在充分发挥人民民主的基础上,加强国家政权的专政力量,打击各种敌对势力和各种犯罪活动,用人民民主专政来维护人民的政权,维护人民的根本利益。
(2)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能够保证中国人民当家作主的根本政治制
9
度和最高实现形式,也是党在国家政权中充分发扬民主、贯彻群众路线的最好实现形式,是中国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重要制度载体。
(3)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是中国人民爱国统一战线的组织,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的重要机构,也是中国政治生活中发扬社会主义民主的重要形式。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主要职能是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
(4)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民族区域自治核心是保障少数民族当家作主,管理本民族、本地方事务的权利。
(5)基层群众自治制度:基层群众自治制度是一种基层自治和民主管理制度,是社会主义民主广泛而深刻的实践。改革开放以来,全国各地城乡基层民主不断扩大,公民有序的政治参与渠道增多,民主的实现形式日益丰富。广大人民在城乡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中,依法直接行使民主权利,实行民主自治,已经成为当代中国最直接、最广泛的民主实践。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符合中国国情,中国不能搞西方宪政。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能够有效保证人民享有更加广泛、更加充实的权利和自由,保证人民广泛参加国家政治和社会治理;能够有效调节国家政治关系,形成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能够集中力量办大事,有效促进现代化建设各项事业,促进人民生活质量和水平不断提高;能够有效维护国家独立自主,有力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维护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福祉。
西方宪政本质上以私有制为基础的。西式民主制存在三个突出问题:即民主选举“游戏化”,民主运作“资本化”,民主决策“短视化”,阻碍了国家治理。在民主法治问题上,必须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保持政治定力。对于西方好的东西要积极吸收借鉴,但是,决不能照抄照搬。
3.说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政治协商制度是如何形成的?如何认识两次政治协商会议的异同?
中国共产党在领导新民主主义革命走向胜利的伟大斗争中,确立了在中国各种革命力量中的核心领导地位。各民主党派、无党派民主人士在长期实践中经过比较,自觉地、郑重地选择了中国共产党的领导。1948年4月,中国共产党提出召开新政治协商会议、成立民主联合政府的主张,各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热烈响应。他们公开表示,愿意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共同为建立新中国而奋斗。1949年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召开,标志着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正式确立,中国共产党与民主党派和无党派民主人士共同参加新中国国家政权建设。
两次会议都叫政治协商会议,但是二者是有根本区别的。第一,召开的目的不同。国民党搞重庆谈判进而1946年1月召开政协会议,实质上是为掩盖其正在进行的内战准备。1948年4月,中国共产党提出召开新政治协商会议,则是为了成立民主联合政府,建立新中国。第二,结果和作用不同。1946年的政协会议,达成的五项协议,有利于冲破蒋介石的独裁统治和实行民主政治,有利于和平建国,因而在相当程度上有利于人民,中国共产党是决心严格履行政协协议的。但国民党统治集团从来没有准备去履行这些协议。
10
1949年9月召开的政协会议是筹建新中国的会议。民主党派参加新政协并将在新中国参政,标志着民主党派地位的根本变化。它们不再是在野党,而成为中国人民民主专政的参加者。
三.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1.结合文化自信的内容,说明应如何理解“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
第一,文化自信是支撑“三个自信”的基础。如果缺乏文化自信,那么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就很难支撑起来。
第二,文化自信更广泛。坚定文化自信,才能不断从中汲取最充沛的养分、最深沉的力量。
第三,文化自信更深厚。文化一旦内化于心,就有稳定性和长期性。
2.如何理解“一个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没有英雄”?
民族英雄是指中华民族的脊梁,他们的事迹和精神是激励我们前行的强大力量。崇尚英雄,捍卫英雄,学习英雄,关爱英雄,就是捍卫崇高,守护良知、正义和精神家园。今天,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加接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实现我们的目标,需要英雄,需要英雄精神。我们要铭记一切为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做出贡献的英雄们,戮力同心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3.应该如何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第一,要在全社会深入开展理想信念教育;
第二,要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成为人们日常工作生活的基本遵循;
第三,要突出道德价值的作用;
第四,必须立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第五,要加强革命传统教育,弘扬红色文化。
四.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1.近年来,党和政府是如何保障和改善民生的?
第一,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第二,健全促进就业创业体制机制。
第三,形成合理有序的收入分配格局。
第四,建立更加公平可持续的社会保障制度。
第五,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
2.如何形成合理有序的收入分配格局?
着重保护劳动所得,努力实现劳动报酬增长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完善企业工资集体协商制度。改革机关事业单位工资和津贴制度,完善艰苦边远地区津贴增长机制。健全由要素市场决定的报酬机制。多渠道增加居民财产性收入,完善以税收、社会保障、转移支付为主要手段酌再分配调节机制,规范收人分配秩序,完善收入分配调节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
11
3.怎样建立更加公平可持续的社会保障制度?
坚持社会统筹和个人账户相结合的基本养老保险制度,整合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完善社会保险关系转移接续政策,加快健全社会保障管理体制和经办服务体系。健全符合国情的住房保障和供应体系。
五.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
1.试分析我国环境污染严重的主要原因。
当前我国环境污染严重的主要原因是发展方式粗放。我国经济总量虽位列世界第二,但是我国经济增长长期以来主要依靠资源、劳动力等普通生产要素的投入推动,能源资源的投入巨大且效率不高。产业水平总体上较低,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源消耗和二氧化碳排放大,污染排放多,对环境破坏大。这种投入大、消耗高、环境破坏多、效益差的粗放发展方式若不改变,环境污染就难以得到根本遏制。
2.如何努力建设美丽中国?
第一,树立生态文明理念。党的十八大提出,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
第二,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一是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二是着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三是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
第三,完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一是要完善经济社会发展考核评价体系。二是要划定生态保护红线,建立责任追究制度。三是要健全法律法规,完善生态环境保护管理制度。
模块3 五大发展理念(治国理政的总指挥棒)
(一)把握经济发展新常态
1.适应和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的意义?
认识新常态,适应新常态,引领新常态,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经济发展的大逻辑,对于进一步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具有重要意义。
2.经济发展新常态的特点是什么?
一是从高速增长转为中高速增长。
二是经济结构不断优化升级,第三产业消费需求逐步成为主体,城乡区域差距逐步缩小,居民收人占比上升,发展成果惠及更广大民众。
三是从要素驱动、投资驱动转向创新驱动
3.经济新常态将给中国带来哪些新的发展机遇?
第一,经济新常态下,经济增速虽然放缓,但经济规模决定的实际增量依然可观。
第二,新常态下的经济增长更趋平稳,增长动力更为多元。中国经济正从要素驱动、投资驱动转向创新驱动,从而为经济增长提供稳定的动力和保障。
第三,在经济新常态下,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升级,发展前景更加稳定。最终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不断上升,第三产业增加值逐年上升,已超过第二产业成为国民经济的
12
第一大产业部门。第四,在经济新常态下,政府积极推动职能转变,市场活力进一步释放,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和政府这只“看得见的手”充分结合,共同推动经济的持续发展。我们应主动把握和积极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围绕转方式、调结构,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4.适应和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的措施?(4个必须)
适应和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必须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发展理念变革、模式转型、路径创新的综台性、系统性、战略性转变;必须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道路,推动四化同步发展;必须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全面依靠创新驱动发展,提高经济质量和效益;必须健全城乡发展一体化体制机制,统筹城乡发展,缩小城乡差距。
(二)新发展理念(治国理政的总指挥棒)
坚持创新发展、协调发展、绿色发展、开放发展、共享发展,是关系我国发展全局的一场深刻变革。
(1)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
(2)协调是持续健康发展的内在要求;
(3)绿色是永续发展的必要条件和人民对美好生活追求的重要体现;
(4)开放是国家繁荣发展的必由之路;
(5)共享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
五大发展理念关系发展短板,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分别对应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所存在的创新动力不足、发展协调性不够好、人与自然不够和谐、开放水平不高、发展成果共享不足等五大短板。
1.如何理解“抓住了创新,就抓住了牵动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牛鼻子’”?
因为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坚持创新发展,是我们分析近代以来世界发展历程特别是总结我国改革开放成功实践得出的结论,是我们应对发展环境变化、增强发展动力、把握发展主动权、更好引领新常态的根本之策。回顾近代以来世界发展历程,可以清楚看到,一个国家和民族的创新能力,从根本上影响甚至决定国家和民族前途命运。当今世界,谁在创新上先行一步,谁就能拥有引领发展的主动权。
2.如何理解“抓创新就是抓发展,谋创新就是谋未来”?
必须清醒地认识到,虽然我国经济总量跃居世界第二,但大而不强、大而不忧、臃肿虚胖体弱问题相当突出,主要体现在创新能力不强,通过创新引领和驱动发展已经成为我国发展的迫切要求。所以,抓创新就是抓发展,谋创新就是谋未来。
3.如何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第一,必须把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发挥创新第一动力的作用;第二,力争在重大项目、重点方向率先突破;第三,深入研究和解决经济和产业发展急需的科技问题,推动产业和产品向产业链中高端跃升。
4.如何理解“中国开放的大门不能关上,也不会关上”?
中国开放的大门永远不会关上,一是对中国发展历史经验教训深刻总结的结果;二是顺应
13
经济全球化大势和科技发展机遇的客观要求;三是为了借鉴和吸收人类文明的一切优秀成果;四是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实践告诉我们,要发展壮大,必须主动顺应经济全球化潮流,坚持对外开放,充分运用人类社会创造的先进科学技术成果和有益管理经验。
5.如何实施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
目的: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主要是在更好地促进中国自身发展的同时,兼顾各方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的正当利益,切实承担起相应的国际责任。
措施:第一,实施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要通过深化合作促进世界经济强劲、可持续、平衡增长,推动建立更加公正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第二,实施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要着力建构互利共赢格局。第三,实施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要坚持从我国实际出发,坚定不移走自己的路,同时要树立世界眼光,更好地把国内发展与对外开放统一起来,把中国发展与世界发展联系起来,把中国人民利益同各国人民共同利益结合起来
6.怎样全面提高对外开放水平?
第一,全面提高对外开放水平,要实施更为主动的开放战略。第二,全面提高对外开放水平,要以开放促发展。第三,全面提高对外开放水平,既要借鉴其他文明,也要推动中国文明为世界文明发展做出更多的贡献。第四,全面提高对外开放水平,要树立开放条件下的安全观,在扩大开放中维护国家安全。
7.如何理解“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及原因。
着力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不论是改革开放、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还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都必须把增进人民福祉、促进人民的全面发展作为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这一重要思想体现了我们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
8.联系发展理念,说明为什么要“全力做好补齐短板这篇大文章”?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协调是持续健康发展的内在要求。树立协调发展理念,就必须牢牢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正确处理发展中的重大关系,注重解决发展不平衡问题,共享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共享包括全民共享、全面共享、共建共享和渐进共享。树立共享发展理念,使全体人民在共建共享发展中有更多获得感,从共享和协调发展的理念出发,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就要作出更有效的制度安排,全面解决好人民群众关心的教育、就业、收入、社保、医疗卫生、食品安全等问题,在补齐短板上多用力,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更实在地惠及广大人民群众,使全体人民在共建共享发展中有更多获得感。2017考研政治终极点睛讲义
第三篇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模块1 孙中山诞辰150周年
1.指出新三民主主义的内容,并说明它为什么能成为第一次国共合作的政治基础?
14
在民族主义中突出了反帝的内容,强调对外实行中华民族的独立,同时主张国内各民族一律平等;在民主权主义中强调了民主权利应“为一般平民所共有”,不应为“少数人所得而私”;把民生主义概括为“平均地权”和“节制资本”两大原则。这个新三民主义的政纲同中共在民主革命阶段的纲领基本一致,因而成为国共合作的政治基础。
2.阐述国民革命联合战线的重要作用及大革命的意义。
国民党一大的成功召开,标志着第一次国共合作的正式形成。国共合作的形成,加快了中国革命前进的步伐,掀起了全国范围的大革命高潮。首先,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在华势力,基本推翻了北洋军阀统治;其次,教育和锻炼了各革命阶级,党领导的工农大众经受了革命的洗礼,提高了政治觉悟,为后来共产党领导的土地革命的开展奠定了群众基础;最后,提高了中国共产党在全国人民中的政治威望。
3.联系“现代中国人,除了一小撮反动分子以外,都是孙先生革命事业的继承者”,说明今天我们为什么还要缅怀孙中山先生?
孙中山先生全心全意地为了改造中国而耗费了毕生的精力。中国共产党是孙中山先生革命事业的继承者。今天,我们缅怀孙中山先生为民族独立、社会进步、人民幸福所建立的历史功勋,学习、继承和发扬孙中山先生的爱国思想、革命意志和进取精神,最大限度地把全民族的力量凝聚起来,致力于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模块2 中共成立95周年
1.为什么说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是历史的选择?(中国人从1840年鸦片战争到1919年五四运动之前探索国家出路的努力有哪些?这些努力的结果说明了什么?)鸦片战争以后,中国逐步成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富裕,成为中国人民必须完成的历史任务。为改变中华民族的命运,中国人民和无数仁人志士进行了千辛万苦的探索和不屈不饶的斗争。事实说明,不触动封建根基的自强运动和改良主义、旧式的农民战争、资产阶级革命派领导的革命、照搬西方资本主义的其他种种方案,都不能完成中华民族救亡图存的民族使命和反帝反封建的历史任务。要解决中国的发展进步问题,必须找到能够指导中国人民进行反帝反封建革命的先进理论,必须找到能够领导中国社会变革的先进社会力量。
1921年,在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的进程中,中国共产党应运而生。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是近现代中国历史发展的必然产物,是中国人民在救亡图存斗争中顽强求索的必然产物。从此,中国革命有了正确的前进方向,中国人民有了强大的精神力量,中国命运有了光明的发展前景。
2.中国共产党的成立的意义?
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是一个“开天辟地的大事变”。它给灾难深重的中国人民带来了光明和希望。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就有了可以信赖的组织者和领导者,中国革命就有了坚强的领导力量。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目就焕然一新了。
3.说明中国共产党为中华民族作出的伟大历史贡献及其影响。
15
在95年的历史进程中,中国共产党紧紧依靠人民,为中华民族作出了三个伟大历史贡献。第一个伟大历史贡献,完成新民主主义革命,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二个就是完成社会主义革命,确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第三个伟大历史贡献,就是团结带领中国人民进行改革开放的伟大革命。党领导中国人民取得的伟大胜利,让中华文明在现代化进程中焕发出新的蓬勃生机;让科学社会主义在21世纪焕发出新的蓬勃生机;使中华民族焕发出新的蓬勃生机。
4.说明中国共产党由“简”到“巨”提供的最重要的历史启示。
历史和人民选择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事业是正确的,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开辟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正确的,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扎根中国大地、吸纳人类文明优秀成果、独立自主实现国家发展的战略是正确的,必须长期坚持、永不动摇。
5.为什么说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救中国?
100多年间,许多优秀的中华儿女,为了寻求救国救民的真理和道路,进行了前赴后继、英勇顽强的斗争。在这期间,先后出现过许许多多的政治实体,包括各色各类政党,但最终大都退出了历史的舞台。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担负起领导中国革命的历史重任。
正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经过28年的顽强斗争,终于推翻了压在中国人民身上的三座大山,实现了中华民族的独立和人民的解放,把一个贫困交加、四分五裂的旧中国,变成了一个团结统一、前途光明的新中国。新中国成立以后,党领导人民建立起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开始了大规模的社会主义建设。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党作出改革开放的战略决策,带领人民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崭新道路,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在长期领导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过程中,中国共产党确立和巩固了自己的领导地位,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
历史告诉我们,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和执政地位不是自封的,而是历史的必然选择,也体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共同心愿。只有中国共产党成为中国革命和建设的领导者后,才真正开启了中国驶向现代化的历史航船。
首先,坚持中国现代化的正确方向需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其次,维护国家统一社会和谐稳定需要共产党的领导。
第三,正确处理好各种复杂的社会矛盾,把亿万人民团结凝聚起来,共建美好未来需要共产党的领导。
第四,应对复杂的国际环境的挑战需要共产党的领导。
6.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必须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有了共产党,中国的面貌就焕然一新。这是中国人民从长期奋斗历程中得到的最基本最重要的结论。”在当代中国,没有任何一种力量能够代替中国共产党。虽然中国共产党在领导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过程中也曾出现过失误,但那毕竟是前进中的失误,而且都依靠自身的力量得以纠正。实践一再证明:我们人民
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