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悬崖边的树》教学案
发布时间:2024-11-28
发布时间:2024-11-28
玉门三中
初三
年级 语文
教学案
使用者
时间
课题______《悬崖边的树》_ _____________________主备教师 审核人 学 习 目 标 重点 难点 方法 准备 导 学 过 程 导学设计 补充完善 一、【导入】( 2)分钟 诗歌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的重要组成部分,到了近代诗歌又有了长足 的发展,出现了许多新体诗,今天我们学习当代诗人曾卓的一首现代诗 《悬崖边的树》 。 二、【预习自测】( 5)分钟 这首诗创作于 1970 年,当时中国正是文革时期,社会极端动乱,诗 人经受着灵魂和肉体的双重煎熬,但他并没有停止对生活的思考,没有 停止抒写最真切的感受,而这首诗就是诗人面对厄运时内心的独白,表 现了生活中一个强者的信念与追求。 本诗以树在困难的环境中不屈的斗争为线索,表现了乐观豁达的心态。 整首诗分为三节,作者以拟人化的手法塑造树的形象。悬崖边的树历尽 艰辛,饱受风雨的吹掠,但它坚韧而倔强,艰难的站立,更可贵的是它 坚定的信念与追求,给读者以深深的震撼。 三、【自主学习】(10)分钟 指导学生朗读: 1.齐读,要求学生用普通话读,注意诗句的节奏。 2.指导有感情朗读,提醒学生结合作者融入字里行间的感情,注意语 调、语速的变化、朗读的重音。 3.指导配乐朗读。 四、【交流展示】(13)分钟 1.树植根于大地,除非是连根拔起,否则是不会被风吹走的。然而在 诗中,树却被风吹到了悬崖边,而且站在那里。作者这样写是为了印证 第一节诗中的哪个词?联系诗的写作背景,你想到了什么? 2.本诗写树其实是写人,第二节描绘了树的神态、处境,请你结合诗 的写作背景分析树代表了哪一类人? 3.结尾两句,作者以“倾跌进深谷”和“展翅飞翔”展望了树的两种 可能的结局。你如何理解这两种结局? 五、【拓展提升】(5 )分钟 在文学作品创作中,作者经常借某物来喻义,来抒发自己的思想感 情,这是一种托物言志的写作手法。运用这种手法能更好地体现文学作 品的含蓄美,更有力于表达作者的情感。 六、【当堂检测】( 5 )分钟 1、指导有感情朗读,提醒学生结合作者融入字里行间的感情,注意语调、 语速的变化、朗读的重音。 冯国荣 参与教师 课 时 一课时 初三语文组 授课时间
1、知识与技能:积累词语,诵读诗歌,把握诗歌的主题思想,体会作者抒发的思想感情。 2、过程与方法:反复诵读,将独立思考与合作探究结合起来,把握诗歌的主旨。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品味诗歌的意境,感悟其中蕴含的情感。 通过朗读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理解“托物言志”的写法。 讲读法
学
生 作者 和作 作背 绍。
进 简 品 景
行 介 写 介
初步感知 诗歌的音 乐美、韵律 美。
理解诗歌 内容 突破本课 难点
玉门三中
初三
年级 语文
教学案
使用者
时间
2、集优方案 P.1.2.3 七、【课堂总结】( 5 )分钟 1、 学科班长总结本节课情况 2、 教师总结 八、【布置作业】 1、背诵这首诗 2、集优方案 P.
板 书
设 计
课
后
反
思
审 意
查 见 签 字: 年 月 日
上一篇:学校学生计算机教室解决方案
下一篇:如何编写质量体系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