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设备使用管理办法
时间:2025-02-22
时间:2025-02-22
机械设备使用管理办法
机械设备管理办法总则
1、总则
1.1、本办法是在贯彻国家有关设备管理与维修工作的方针、政策、法规的基础上,根据企业改革及生产经营部的需要,结合本工程的实际情况制定的。目的是进一步通过技术、经济和组织措施,提高对设备的综合管理,保持设备状态的良好,不断改善和提高技术装备素质,充分发挥设备的效能,取得良好的投资效益。
1.2、设备管理实行项目部、分包单位二级管理,在机电物资部的统一管理下,各设备使用部门应该按照本办法的规定,各自承担管理、使用、运行、保养、维修等职责,努力做到合理选购、正确使用、精心维护、安全运行、确保施工需要。
2、进厂设备的要求
设备进场后,由各单位设备管理部门及安检部门和项目部共同派人组织验收。
3、设备管理机构的设置
设备管理部门,主要职责是围绕项目部生产经营目标制定设备管理计划,负责实施对设备物资的全面监督管理:各单位需设设备管理员,主要职责是按照项目工作计划盒里调拨、使用、管理本单位所属设备,负责工地设备运行的日常管理。
4、设备管理及使用:
4.1、机电设备工作一律实行岗位责任制,使用者做到责权明确,设备操作人员须经培训合格、安检、人事部门办理操作证后持证上岗,使用者必须同设备同时入档。
4.2、根据企业发展规划和月、季度生产经营目标,制定设备管理工作目标和计划指标。坚持设备使用与保养维修结合,技术管理与经济管理相结合的原则。将设备管理各项任务层层分解,落到实处。建立和完善岗位责任制度,定岗、定人、定责,责任到人,以保证设备管理工作目标的实现。
4.3、各负责司机一律严格实行交接班制度,每班认认真真填写设备运转记录及交接班记录,交清设备技术状况、运转情况、完成任务量、为下一班所做的生产准备及注意事项等项目。
4.4、各单位要拟定施工现场设备的操作规程:及时检查施工现场设备的日常保养和维修情况,以施工生产中关键设备为重点,坚强设备的状态管理,认真开展设备故障的早期预测和诊断并及时采取措施,防患于未然,以减少停机造成的经济损失。
4.5、各单位要切实加强机械设备的安全管理,建立健全各项安全管理制度,定期组织安全检查,将事故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要把机械安全教育列为职工教育的重要内容,定期进行安全技术考核。严谨违章指挥、违章操作、违反劳动纪律和无知蛮干等不安全行为发生。各类机械都应该有可靠的安全装置和防护措施,确保人身和机械安全。
4.6、从实际出发,针对不同的施工生产条件和设备条件,采用不同的维修方式逐步推行状态监测维修,努力提高维修工作效率,充分利用生产空隙时间进行维修。
4.7、定期点检是在设备运行一定时间后需要进行的逐点检查,由专业维修人员为主,定期对设备进行检查,不同设备有不同设备的检查周期,检查项目要多于日常点检项。检查的目的是发现和记录出线异常、磨损和损坏等情况,以便确定修理的部位、类别和时间等,据以安排计划修理。
4.8、各施工单位根据本工程远期的装备规划和近期的生产任务,结合单位机械设备、资金具体情况编制相关设备采购计划。
5、设备安全管理和事故处理
5.1、安全管理是设备管理工作的重要内容,贯穿于设备管理的全过程,是项目部各级设备
机械设备使用管理办法
管理部门的主要工作之一,设备使用单位应当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加强安全生产的全员教育,定期进行设备安全检查活动。
5.2、发生一般事故后,操作人员应向设备管理部门报告,检查分析事故原因,查清事故责任,并写出事故报告。
5.3、发生较大事故后,操作人员应保护现场,立即向项目部和单位经理报告,检查分析事故原因,查清事故责任,写出事故报告一式两份,一份报安检管理部备案。
5.4、事故必须认真坚持“三不放过”原则:
a、不查清事故原因不放过 b、不吸取教训不放过c、不落实预防措施不去放过
机械管理部门的职责
1、贯彻执行股份有限公司有关设备的方针、政策、条例和规定 并结合所辖工程实际情况制定本工程的机械管理办法。
2、掌握设备性能,根据实施性施组盒里配备设备资源。
3、建立健全的设备台账和技术档案,掌握设备的技术状况和使用情况。
4、认真统计和记录设备运转、维修、保养、大圩情况,保管好各项远水资料,做好统计分析工作,并及时填报各种报表。
5、抓好设备的管、用、养、修工作,合理安排设备的维修费用,采用先进的维修方式,使设备经常处于完好状态。
6、积极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推广先进的管理办法。
7、做好新机验收和技术培训工作。
8、及时处理设备故障和上报设备故障,参加事故的调查,落实处理结果。
9、做好单机核算,开展经济分析,如实反映设备使用中存在的问题。
10、制定或落实设备安全操作规程。
11、做好设备退场前的整修工作。
12、负责机械设备方面职业健康安全、环境管理体系的有效运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