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工入门必看知识
时间:2025-04-07
时间:2025-04-07
初级
一 .电工基础知识
1. 直流电路
电路
电路的定义: 就是电流通过的途径
电路的组成: 电路由电源、负载、导线、开关组成 内电路: 负载、导线、开关 外电路: 电源内部的一段电路 负载: 所有电器
电源: 能将其它形式的能量转换成电能的设备
基本物理量
1.2.1 电流
1.2.1.1 电流的形成: 导体中的自由电子在电场力的作用下作有规则的定
向运动就形成电流.
1.2.1.2 电流具备的条件: 一是有电位差,二是电路一定要闭合.
1.2.1.3 电流强度: 电流的大小用电流强度来表示,基数值等于单位时间内
通过导体截面的电荷量,计算公式为I
Qt
其中Q为电荷量(库仑); t为时间(秒/s); I为电流强度
1.2.1.4 电流强度的单位是 ―安‖,用字母 ―A‖表示.常用单位有: 千安
(KA)、安(A)、毫安(mA) 、微安(uA)
1KA = 103A 1A = 103mA 1mA = 103uA
1.2.1.5 (AC)直流电流(恒定电流)的大小和方向不随时间的变化而变化,
用大写字母 ―I‖表示,简称直流电.
(DC)交流电流的大小和方向随时间的变化而变化,
1.2.2 电压
1.2.2.1 电压的形成: 物体带电后具有一定的电位,在电路中任意两点之间的
电位差,称为该两点的电压.
1.2.2.2 电压的方向: 一是高电位指向低电位; 二是电位随参考点不同而改
变.
1.2.2.3 电压的单位是 ―伏特‖,用字母 ―U‖表示.常用单位有: 千伏(KV) 、
伏(V)、毫伏(mV) 、微伏(uV)
1KV = 103V 1V = 103 mV 1mV = 103 uV
1.2.3 电动势
1.2.3.1 电动势的定义: 一个电源能够使电流持续不断沿电路流动,就是因为
它能使电路两端维持一定的
电位差.这种电路两端产生和维持电位差的能力就叫电源电动势. 1.2.3.2 电动势的单位是 ―伏‖,用字母 ―E‖表示.计算公式为 E
AQ
(该公式表明电源将其它形式的能转化成电能的能力)其中A为外力
所作的功,Q为电荷量,E为电动势.
1.2.3.3 电源内电动势的方向: 由低电位移向高电位
1.2.4 电阻
1.2.4.1 电阻的定义: 自由电子在物体中移动受到其它电子的阻碍,对于这种
导电所表现的能力就叫电阻.
1.2.4.2 电阻的单位是 ―欧姆‖,用字母 ―R‖表示. 1.2.4.3 电阻的计算方式为: R
ls
其中l为导体长度,s为截面积,ρ为材料电阻率 铜ρ=0.017铝ρ=0.028
欧姆定律
1.3.1 欧姆定律是表示电压、电流、电阻三者关系的基本定律.
1.3.2 部分电路欧姆定律: 电路中通过电阻的电流,与电阻两端所加的电压
成正比,与电阻成反比,称为部分欧姆定律.计算公式为 I
UR
R
U
I
U = IR
初级
1.3.3 全电路欧姆定律: 在闭合电路中(包括电源),电路中的电流与电源的
电动势成正比,与电路中负载电阻及电源内阻之和成反比,称全电路
欧姆定律.计算公式为 I
E
R r 0
其中R为外电阻,r0为内电阻,E为电动势
电路的连接(串连、并连、混连) 1.4.1 串联电路 1.4.1.1 电阻串联将电阻首尾依次相连,但电流只有一条通路的连接方法. 1.4.1.2 电路串联的特点为电流与总电流相等,即I = I1 = I2 = I3…
总电压等于各电阻上电压之和,即 U = U1 + U2 + U3… 总电阻等于负载电阻之和,即 R = R1 + R2 + R3…
各电阻上电压降之比等于其电阻比,即
U1U R1
, 2R2
1.4.1.3
电源串联: 将前一个电源的负极和后一个电源的正极依次连接起来.
特点: 可以获得较大的电压与电源.计算公式为 E = E1 + E2 + E3 +…+ En r0 = r01 + r02 + r03 +…+ r0n
1.4.2 并联电路 1.4.2.1 电阻的并联: 将电路中若干个电阻并列连接起来的接法,称为电
阻并联.
1.4.2.2 并联电路的特点: 各电阻两端的电压均相等,即U1 = U2 = U3 = …
= Un; 电路的总电流等于电路中各支路电流之总和,即I = I1 + I2 + I3 + … + In; 电路总电阻R的倒数等于各支路电阻倒数之和,即
1R 1R 1R 1 ...
1
.并联负载愈多,总电阻愈小,供应电12R3Rn
流愈大,负荷愈重.
1.4.2.3 通过各支路的电流与各自电阻成反比,即I1I R1
2R2
1.4.2.4
电源的并联:把所有电源的正极连接起来作为电源的正极,把所有电源的负极连接起来作为电源的负极,然后接到电路中,称为电源并联.
1.4.2.5 并联电源的条件:一是电源的电势相等;二是每个电源的内电阻相同.
1.4.2.6
并联电源的特点:能获得较大的电流,即外电路的电流等于流过各电源的电流之和.
1.4.3 混联电路 1.4.3.1 定义: 电路中即有元件的串联又有元件的并联称为混联电路 1.4.3.2 混联电路的计算: 先求出各元件串联和并联的电阻值,再计算电
路的点电阻值;由电路总电阻值和电路的端电压,根据欧姆定律计算出电路的总电流;根据元件串联的分压关系和元件并联的分流关系,逐步推算出各部分的电流和电压.
电功和电功率 电功
电流所作的功叫做电功,用符号 ―A‖表示.电功的大小与电路中的电流、电压及通电时间成正比,计算公式为 A = UIT =I2RT
电功及电能量的单位名称是焦耳,用符号 ―J‖表示;也称千瓦/时,用符号 ―KWH‖表示. 1KWH=3.6MJ
电功率
初级
电流在单位时间内所作的功叫电功率,用符号 ―P‖表示.计算公式为
P At UI IR
U22
< …… 此处隐藏:9467字,全部文档内容请下载后查看。喜欢就下载吧 ……上一篇:检查塑料制品内应力对应溶剂
下一篇:第六章 容器零部件(2010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