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查塑料制品内应力对应溶剂

发布时间:2024-11-25

检查塑料制品内应力对应溶剂:

ABS 冰醋酸,甲醇

SAN 甲苯/异丙醇

PA 6,PA 66 氯化锌饱和水溶液

POM 硫酸, 50℃

PC 甲苯/异丙醇

比较常用的是室温条件下, 将制品放到试剂里面浸泡, 大约1-2分钟, 取出来擦干净,晾干,然后看表面有没有裂纹,裂纹越多,说明应力越大

塑料注塑成型内应力影响分析与消除方法研究

2008年09月28日 星期日 19:54

1 引言

注塑制品一个普遍存在的缺点是有内应力。内应力的存在不仅是制件在储存和使用中出现翘曲变形和开裂的重要原因,也是影响制件光学性能、电学性能、物理力学性能和表观质量的重要因素。因此找出各种成型因素对注塑制品内应力影响的规律性,以便采取有效措施减少制件的内应力,并使其在制件断面上尽可能均匀地分布,这对提高注塑制品的质量具有重要意义。特别是在制件使用条件下要承受热、有机溶剂和其他能加速制件开裂的腐蚀介质时,减少制件的内应力对保证其正常工作具有更加重要的意义。此外,掌握注塑制品内应力的消除方法和测试方法也很有必要。

2 内应力的种类

高分子材料在成型过程中形成的不平衡构象,在成型之后不能立即恢复到与环境条件相适应的平衡构象,是注塑制品存在内应力的主要原因。另外,外力使制件产生强迫高弹形变也会在其中形成内应力。根据起因不同,通常认为热塑性塑料注塑制件中主要存在着四种不同形式的内应力。对注塑制件力学性能影响最大的是取向应力和体积温度应力。

2.1 取向应力

高分子取向使制件内存在着未松弛的高弹形变,主要集中在表层和浇口的附近,使这些地方存在着较大的取向应力,用退火的方法可以消除制件的取向应力。试验表明,提高加工温度和模具温度、降低注射压力和注射速度、缩短注射时间和保压时间都能在不同程度上使制件的取向应力减小。

2.2 体积温度应力

体积温度应力是制件冷却时不均匀收缩引起的。因内外收缩不均而产生的体积温度应力主要靠减少制件内外层冷却降温速率的差别来降低。这可以通过提高模具温度、降低加工温度来达到。

加工结晶塑料制件时,常常因各部分结晶结构和结晶度不等而出现结晶应力。模具温度是影响结晶过程的最主要的工艺因素,降低模具温度可以降低结晶应力。 带金属嵌件的塑件成型时,嵌件周围的料层由于两种材料线膨胀系数不等而出现收缩应力,可通过预热嵌件降低应力。

这两种内应力主要是由于收缩不均而产生的,也属于体积温度应力。

2.3 与制件体积不平衡有关的应力

高分子在模腔内凝固时,甚至在极其缓慢的条件下要使制件在脱模后立即达到其平衡体积,在实际上是不可能的。实验测定表明,注塑制件中这种形式的内应力一般很小。

2.4 与制件顶出变形有关的内应力

这种内应力主要与开模条件和模具顶出机构的设计有关。正确选择开模条件使开模前的模腔压力接近于零,根据制件的结构和形状设计合理的顶出机构,使制件顶出时不致变形,是可以将这种形式的内应力减少到不会影响制件力学性能的限度以内的。

3 影响注塑制品内应力的因素分析

注塑制品的造型设计不合理、模具设计不合理、成型工艺条件不正确、注射机选用不当等都会使制品内存在比较大的内应力。影响制品内应力的因素很多,也很复杂。主要影响因素见下图所示。

3.1 造型设计

3.1.1 圆角

塑料制品除了使用上要求采用尖角外,各表面相交处应尽可能采用圆弧过渡。由于制品形状和截面的变化,使注塑过程中熔料在尖角处的流态发生急剧变化而产生大的应力,而且残留在尖角处。在有载荷或受冲击振动时会发生破裂,甚至在脱模过程中即由于模塑内应力而开裂,特别是制品的内圆角。一般,即使采用R为0.5mm的圆角就能使塑件强度大为增加。一般情况下,理想的内圆角半径应有壁厚的1/4以上。外圆角半径可取壁厚的1.5倍。

采用圆弧过渡既可以减少应力集中,还可大大改善塑料的充模特性,避免在转角处产生冲击形成波纹或充不满模腔。

塑件设计成圆角,使模具型腔对应部位也呈圆角,这样增加了模具的坚固性,塑件的外圆角对应着型腔的内圆角,它使模具在淬火或使用时不至于因应力集中而开裂,提高了模具的使用寿命。但是在塑件的某些部位如分型面、型芯与型腔配合处等不便做成圆角而只能采用尖角。

除相交表面的尖角外,尖锐的螺纹牙也是严重的应力集中源,采用倒圆角的螺纹可减少应力集中,提高螺纹强度。

3.1.2 制品壁厚

制品壁厚是结构设计时所需要考虑的重要因素。不合理的壁厚会给制品带来很多缺陷。增加壁厚既可改善树脂的充模特性,又可降低取向应力,减少变形,提高制品强度。但同时收缩加大,保压和冷却时间加长,生产效率降低,消耗材料多。较大的收缩应力还将造成制品表面产生凹陷或内部出现缩孔与气泡,既影响外观又降低了强度。增加壁厚的同时也增加了制品的表面积,表面积与体积之比越大,表面冷却越快,取向应力和体积温度应力都随之增大。如果制品壁太薄,会降低强度,脱模时易破裂,还有碍于树脂的充模流动,造成填充不足或出现明显的熔合纹,严重影响制品质量。每种塑料根据充模能力都有一个最小壁厚。确定壁厚时在满足强度要求的前提下,壁厚尽量取薄些,可节省材料,减轻制品重量,降低成本,但不能小于最小壁厚。ABS常用的标准壁厚为1.2~3.5mm。壁厚设计还应注意均匀一致,否则将会由于收缩应力引起制品的翘曲变形。同一制品中,若必须存在壁厚相差较大的情况时,连接处应逐渐过渡,避免截面的突变。

3.1.3 金属嵌件

由于金属嵌件冷却时尺寸变化与塑料的热收缩值相差很大,使嵌件周围产生很大的内应力,而造成塑件的开裂。对某些高刚性的工程塑料更甚,如聚碳酸酯;但对于弹性和冷流动性大的塑料则应力值较低。当有金属嵌件存在时,应尽量避免制件开裂:

(1) 如能选用与塑料线膨胀系数相近的金属作嵌件,内应力值可以降低;

(2) 嵌件周围的塑料应有足够的厚度,否则会由于存在收缩应力而开裂;

(3) 嵌件的顶部也应有足够厚的塑料层,否则嵌件顶部塑件表面会出现鼓包或裂纹;

(4) 嵌件不应带尖角、锐边,以减少应力集中;

(5) 热塑性塑料注射成型时,将金属嵌件预热到接近物料温度,可减少由于金属与塑料热膨胀系数不同而产生的收缩应力;

(6) 对于内应力难以自消的塑料,可先在嵌件周围被覆一层高分子弹性体或在

成型后进行退火处理来降低内应力;

(7) 在塑件成型后再装配或压入嵌件,可调节因嵌入嵌件而造成的内应力值,使制件不致破裂。

3.2 注塑机选用

注射机选用不当,也会产生内应力。那种认为大容量注射机注射小模具中的制品会减少内应力的说法不正确。有时会因为压力过高、喷嘴结构不合适或混料造成较大的内应力。

3.3 模具设计

模具浇注系统和顶出机构设计不当都会使制件产生内应力。

3.3.1 浇注系统

模具浇注系统设计不合理如浇口大小不合适、浇道太窄、主流动太长、浇口位臵不合理都会造成内应力:

(1) 浇口尺寸太大,补料时间就会延长,会增大大分子的冻结取向和冻结应变,造成很大的补料内应力,特别在浇口附近内应力更大。小浇口的适时封闭,能适当地控制补料时间。但浇口尺寸也不宜太小,过小的浇口会造成太大的流动阻力,产生取向应力。

(2) 主流道太长、流道太窄、流道的急剧转折都会使流动阻力加大,延长进料时间或需增大注射压力和保压压力,会使制品产生更高的取向应力。

(3) 浇口位臵的选取除考虑制品外观和熔接缝外,还应尽量减少在流动方向上由于充模和补料而造成的定向作用。

3.3.2 顶出机构

顶出机构设计不当,使脱模力不均衡或型芯表面在脱模过程中形成真空或施加过大的脱模力,都会造成塑件产生强迫高弹形变形成内应力,甚至龟裂,严重时发生开裂。龟裂和开裂看上去相似,本质上有区别。龟裂不是空隙状的缺陷,是高分子本身同所加应力成平行方向排列,经过加热又能恢复到无龟裂的状态,所以能用热处理方法解决。注塑成型后立即热处理效果较好。防止顶出产生内应力需改善脱模条件,如仔细磨光型芯侧面;增加脱模斜度;平衡顶出力;顶杆应布臵在脱模阻力最大的部位如型芯凸台附近及能承受较大顶出力的部位,如加强筋、凸缘、塑件端面等部位。

3.4 机械加工

注塑制品除为切除大浇口冷凝料而进行机械加工外,当制件尺寸精度和形位公差要求很高而无法通过模具设计与调整工艺条件得到保证,或零件上有难以一次成型出的形状(如小而深的孔或螺纹等)时,成型之后就需要进行机械加工。常用的机械加工工艺有车、铣、刨、钻、锯、铰孔和拱螺纹等。但机械加工会使塑件内部产生内应力,因此加工时应用专用刀具、宜采用较低的切削速度、小切削量和低速度,还应保证充分冷却。对于易产生内应力的制品应进行多次热处理。

3.5 注塑成型工艺条件

注塑制品由于成型工艺特点不可避免的存在内应力,但工艺条件控制得当就会使塑件内应力降低到最小程度,能够保证制件的正常使用。相反,如果工艺控制不当,制件就会存在很大的内应力,不仅使制件强度下降,而且在储存和使用过程中出现翘曲变形甚至开裂。需要控制的工艺条件如嵌件预热、模具温度、加工温度、注射速度、注射压力、保压压力、注射时间、保压时间、冷却时间等。温度、压力、时间是塑料成型工艺的主要因素。

3.5.1 金属嵌件预热

注射成型时,应将金属嵌件预热到接近物料温度,预热嵌件的目的是减少金属与塑料冷却时收缩值的差距,从而降低由于二者热膨胀系数的不同而在嵌件周围产生的收缩应力。收缩应力是注塑制品内容易形成的内应力的一种,这种内应力的存在,是带金属嵌件的注塑制品出现裂纹和强度下降的重要原因。

3.5.2 模具温度

提高模具温度,可以降低因内外收缩不均而产生的体积温度应力和高分子取向应力,也可以降低结晶塑料制品的结晶应力。但模温也不能过高,模温升高使冷却时间延长,降低了生产效率。

3.5.3 加工温度

提高加工温度可降低取向应力,但同时会使因收缩不均而产生的体积温度应力增加,同时也使封口压力升高,延长冷却时间才能顺利脱模。

3.5.4 注射压力、注射速度和注射时间

增大注射压力使取向应力和结晶塑料的结晶应力增加,同时使封口压力增大,必须延长冷却时间才能顺利脱模,否则会造成脱模应力;注射速度增加也会使取向应力和结晶应力增加,但对冷凝快的塑料还是用高的注射速度充模较为有利,因为冷凝快的塑料慢速注射需要更高的注射压力来维持熔体的流动;注射时间不宜太长,模腔充满以后就相当于在注射压力下保压了,也会使制件的取向应力增加。

3.5.5 保压压力和保压时间

冷却中的熔体在外压作用下产生的总形变中,有相当大一部分是弹性的,故使熔体在高压下冷凝会在制件中产生较大的内应力和高分子取向。压实后立即降压或补料过程中分步降压有利于高分子解取向,所以降低保压压力和缩短保压时间有利于取向应力的降低;延长保压时间仅在一定范围内取向度增大,浇口封闭之后再延长保压时间对取向度的变化就不再影响。

3.5.6 冷却时间

当注射压力、保压压力、熔体温度升高,浇口尺寸较大时都会使封口压力升高,这时必须延长冷却时间才能使开模前模腔内的残余压力降到很低或接近于零,否则要将制件顺利地从模具内顶出是很困难的。若强制脱模,制件在顶出时会产生很大的应力,以至制件可能被划伤,严重时会出现破裂。但冷却时间也不宜过长,否则不但生产效率低,而且制件内部压力降到零以后进一步冷却可能在制件内部形成负压,即由于冷却收缩使制件内外层之间产生拉应力。

4 注塑制品内应力的消除方法

在注塑成型或机械加工之后及时对制件进行热处理是降低或消除其内应力,使其内部结构加速达到稳定状态的一个有效措施。对于要求强度高、尺寸稳定性好的制件,往往在加工过程中进行不只一次的热处理。

热处理的方法是:在加热介质中先将温度从室温升到一定温度(这个温度常称为热处理温度或退火温度),使制件在此温度下保持一定的时间,然后缓慢地冷却到室温。影响热处理效果最重要的工艺因素是热处理温度和热处理时间。在理论上热处理温度越高,热处理时间越长,制件的内应力就能在更大程度上被消除,其内部结构就越趋于稳定。但实际使用的温度却不能太高,温度过高容易引起制件在热处理过程中发生翘曲变形。一般认为,热塑性塑料注塑件的热处理温度以稍低于热变形温度(约低5℃~10℃)为宜。热处理时间则主要与塑料的性质与制件壁厚有关,高分子链的刚性越大,制件的壁越厚,需要进行热处理的时间就越长。

正确选用加热介质对热处理效果也很重要。用空气作为加热介质,有操作简便和处理后不需要清洗等优点。ABS塑料在65~75℃空气中处理2~4小时效果良好。但空气热传导效率低,容易引起尼龙类和聚甲醛等塑料氧化变色。高沸点油作为热处理介质有传热快、制件加热均匀等优点,但操作比较麻烦,而且处理后的制件上存留的油斑有时很难除去。吸水性强的尼龙类塑料制件用水或乙酸钾的水溶液(沸点121℃)作热处理介质比较好。用这种介质既有利于防止制件在热处理过程中氧化变色,又能使其加速达到吸湿平衡。

热处理有时不一定能达到理想的效果,只能作为一种辅助工序,完全依靠热处理防止应力开裂的做法不可靠。必须从影响注塑制品内应力的几个主要因素方面采取有效措施,结合热处理方法才能取得满意效果。

應力的危害

開裂:因為應力的存在,在受到外界作用後(如移印時接觸到化學溶劑或者烤漆後端時高溫烘烤),會誘使應力釋放而在應力殘留位臵開裂。開裂主要集中在澆口處或過度填充處。

翹曲及變形:因為殘留應力的存在,因此產品在室溫時會有較長時間的內應力釋放或者高溫時出現短時間內殘留應力釋放的過程,同時產品局部存在位臵強度差,產品就會在應力殘留位臵產生翹曲或者變形問題。

產品尺寸變化:因為應力的存在,在產品放臵或後處理的過程中,如果環境 達到一定的溫度,產品就會因應力釋放而發生變化。

易产生取向应力的位臵:

浇口位臵--因射速快或保压时间长而容易产生挤压取向应力;

壁厚急剧变化处--(特别是由厚到薄处)会因壁薄位臵剪切力强而产生挤压取向应力;

料流充填不平衡处--会因为过度充填而造成局部挤压而产生挤压取向应力

检查塑料制品内应力对应溶剂.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精彩图片

    热门精选

    大家正在看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限时特价:7 元/份 原价:20元

    支付方式:

    开通VIP包月会员 特价:29元/月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fanwen365 QQ:370150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