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观经济学教程》浙江大学出版社 计算题答案
时间:2025-07-11
时间:2025-07-11
第一章 无
第二章 价格机制
三、计算题
1.(1)Q=4,P 80
(2)新的需求函数为:P=100-5(Q+15)=175-5Q (3)新的供给函数为:P 40 10(Q 15)=10Q 110
(4)新的均衡数量与均衡价格分别为:Q'=19,P'=80
(5)比较(1)和(4)中的均衡结果可得,均衡价格没有发生变化,均衡的产量增加。
2.(1)均衡价格与均衡数量分别是:P 5,Q 75
(2)在设定最高平均月租金100美元的情况下,市场将出现供不应求。 人口减少为 (95 55) 3 120万人
(3)在设定900美元月租金的情况下,市场出现供过于求。 Qs 50 5P 5 0 5 9 9 故新建的住房数量为 (95 75) 50% 10万间
3.(1)在所有消费者和生产者同质的情况下,市场需求函数和市场供给函数分别是单个需求函数与供给函数的加总。 QD 1000Q01000 0(1P2 d QS 100Q0s
200P0 0
(2)由供求均衡解得:P 3,Q 60000
P( (3)征2美元的销售税后,新的供给函数变为 QS 20000
新的均衡价格与数量为:P 4,Q 40000
实际上,每件商品由消费者和生产者各承担1美元税收。 政府征收的税额为40000 2 80000美元。
(4)当政府对每单位产品进行1美元的补贴时,新的供给函数变为QS 20000(P 1),
新的均衡价格与数量为: P 2.5,Q 70000
这样每单位产品中相当于消费者和生产者各获得了0.5美元的补贴。
2
dQP2(P 100)P
dPQQ
4
当P=40时,Q=3600,从而ED
3
当P=60时,Q=1200,从而ED 3
4.需求弹性为:ED
Q(P1 P2)/2 1.5 P(Q1 Q2)/2dQP 100P
(2)点弹性计算公式为 ED dPQQ
5.(1)P=2和P=4之间的弧弹性为ED
2 3
当P=4时 ED 4 6.(1)Pe 15,Qe 70
当P=2时 ED
dQSPe6
dPQe7
dQDPe3
需求弹性为:ED
dPQe7 QX(PY1 PY2)/27.根据交叉弹性公式:EXY , PY(QX1 QX2)/2
将EXY 0.8, PY1 10 ,PY2 8.5, QX1 12代入上式,可求得QX2 10.538,
(2)在均衡点, 供给弹性为:ES 故乘火车的人数减少了1.462万人。
8.根据需求函数和供给函数得,均衡价格和均衡的产量分别为Pe 8和Qe 14。
当初始产量为20时,出现供过于求的状况,在第一年,价格会下降至P=5,达到供求相等。 第二年,生产者根据第一年的价格P=5做出的生产决策为Q=5,此时出现供不应求,价格上升至P=12.5,供求达到相等。
根据已知条件,可知道需求曲线的斜率的绝对值为个蛛网模型是发散的,不可能达到均衡。
11
,大于供给曲线的斜率,因此,这23
第三章 消费者行为
三、计算题
1.根据效用最大化的条件:购买的每种商品的边际效用与其价格之比相等,及消费者恰好花花完其收入,可以求出该人效用最大化时,购买4瓶啤酒,2瓶葡萄酒和1瓶苏打水。
MUX,
MUY 故当X=1时,边际替代率MRSXY=2。
2.(1
)边际替代率MRSXY
(2)X消费9单位和Y消费8
单位时,总效用U Y 20, 所以,当X的消费量减少到4单位时,若要达到总效用20,则Y=12
3.(1)实现效用最大化时,X=30 ,Y=15。
MUXMUY
=7.5 PXPY
总效用为:U XY=450
(2)货币的边际效用为: =
(3)收入增加24才能保持原来的总效用水平。
4.(1)X和Y的需求函数分别为:X
M2M , Y 3PX3PY
(2)商品X和Y的需求的点价格弹性分别为:ED(X) ED(Y)= 1
a Q12
(a bP)P (a bP111) 0
b2b
(2)由(1)中结论得,当价格从P1变化到P2时,消费者剩余的变化为
122
(a bP) (a bP) 21 2b
5.(1)价格为P1时,消费者剩余为:
a bP1
M 40的条件下,求解出效用6.(1)① 根据已知条件,在U=XY,PX 1,PY 2,最大化的购买量:X= 20 ,Y=10,总效用 U=200。
② 同样,在PY发生变化后,在U=XY,PX 1,PY 1,M 40的条件下,求出效用最大化的购买量为: X=20 ,Y=20,总效用 U=400。 ③ 在U=XY=200,PX 1,PY 1 的条件下,可求出效用最大化的购买量:
X=,
Y= ,相应的收入
M=。
④ 故PY下降的替代效应使该消费者购买更多的Y
, Y 10; 同时替代效应使他买更少的X,
X 20(为负数)。 (2)PY下降的收入效应使该消费者购买更多的X,
X 20 (3)PY下降对X商品的总需求效应为0,对Y的总需求效应为10。
第四章 生产者行为
三、计算题
1.(1)在此C-D生产函数当中,L的产出弹性为0.5,K的产出弹性为0.5,其和为1,故
该生产过程处于规模报酬不变阶段。 证明如下:设 1,f( K, L) ( L)0..5( K)0.5 L0.5K0.5 Q
即产量与所有要素同比例扩大,该生产过程处于规模报酬不变阶段。
(2)根据已知生产函数得
dQ
0.5L 0.5K0.5 0 dLdQ5 0.5
0.5L0.K 0 dK
2Q50.5
0.2L5 1.K 02
L 2Q0.5 1.5
0.2L5K 02
K
故保持L不变时,K的变化满足边际收益递减;同样保持K不变,L的变化也满足
边际收益递减。因此该生产过程受边际收益递减规律的支配。
2.(1)当K=10时,
QK232
10 0.5L 劳动的平均产量函数为:APL K 0.5L 0.32
LLL Q
K L 10 L 劳动的边际产量函数为:MPL L
(2)总产量达到极大值时,L=10;平均产量达到极大值时,L=8 由于MPL 10 L,故边际产量要到达极大值时,L=0 (3)结合(1)与(2)中结 …… 此处隐藏:6321字,全部文档内容请下载后查看。喜欢就下载吧 ……
上一篇:小学作文四季描写教案
下一篇:公司局域网组建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