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贸易期末考试试题 - 中山大学岭南学院
时间:2025-07-11
时间:2025-07-11
国际贸易期末考试试题 - 中山大学岭南学院
《国际贸易》试题二
院系 学号 姓名 成绩
一、名词解释(5 * 4 = 20)
1. 贸易条件
2. 荷兰病
3. 有效保护率
4. 倾销
二、选择(2 * 10 = 20)
1. 李嘉图提出理论,用以解释国际分工产生的原因及效果。
A、比较优势 B、绝对优势 C、重商主义 D、保护贸易
2. 小国与大国发生贸易时,
A、小国福利水平提高的幅度更大 B. 大国福利水平提高的幅度更大
C、两国福利水平提高的幅度一样大 D. 不能确定.
3. 在新古典贸易模型中,小国进口替代型增长的后果是
A、进出口产业生产都增长 B、进出口产业生产都萎缩
C、进口产业生产增长,出口产业萎缩 D、进口产业生产萎缩,出口产业增长 4 在新古典贸易模型中,福利恶性化增长是发生在
A、小国进口替代型增长 B、大国进口替代型增长
C、小国出口扩张型增长 D、大国出口扩张型增长
5. 里昂剔夫之谜。
A、支持李嘉图模型 B、支持赫克歇尔 - 俄林模型
C、否定李嘉图模型 D、否定赫克歇尔 - 俄林模型
6. 国际贸易具有收入分配作用,因此,当两国发生贸易时,。
A、两国内的每一个人都会受益. B、其中一国会受损.
C、两国国内都可能有某些团体会受损 D、两国内的每一个人都会受损.
7. 外部规模经济
A、可能存在于完全竞争的产业 B、不可能存在于完全竞争的产业
C、必然导致垄断 D、以上都可以
8. 小国的最佳进口关税水平应等于。
A、零进口关税 B、零进口关税与禁止性关税之间的水平
C、禁止性关税 D、禁止性关税以上
9. 大国出口补贴
A、改善本国的贸易条件 B、恶化本国的贸易条件
C、不影响本国的贸易条件 D、以上都不对
10. 小国对出口行业征收生产税,。
A、生产扭曲. B、消费扭曲.
国际贸易期末考试试题 - 中山大学岭南学院
C、生产和消费都扭曲 D、生产和消费都不扭曲.
三、计算(45分)
1(15分). 假设中国总劳动为600小时,生产每单位钢铁Y需要4小时,生产每单位大米X需要2小时,中国的福利函数为U = XY2
(1) 求封闭经济中国的福利水平。
(2) 假设开放后大米的相对价格为1,求开放后中国的福利水平。
(3) 求开放后的分工所得和交换所得。
2(15分). 设中国是商品X的进口小国,对商品X的需求和供给分别为:
Dc = 210 – P Sc = 10 + P
国际市场上商品X的价格为$80,计算并画图说明下列问题:
(1)自由贸易条件下,中国对商品X的产量和进口量,自由贸易对国内消费者及厂商的福利影响。
(2)中国对商品X征收每单位$10的进口税,此时国内对商品X的产量和贸易量;与自由贸易情形相比,消费者和厂商的福利变化。
(3)中国为商品X设定20单位的配额限制,这时国内商品X的价格、产量及贸易量;与自由贸易情形相比,消费者、政府和厂商的福利变动。
(4)中国给国内生产商每单位商品X $10的生产补贴,这时国内商品X的产量和贸易量;与自由贸易情形相比,消费者、政府和厂商的福利变动。
(5)上述哪一项政策的净福利损失最小,政府最可能采用哪一项政策?
3(15分). 设A、B两国对商品X的供求曲线相同:
SA = SB = 150 + 20P DA = DB = 200 – 20P
C国不生产X,只能从A、B两国进口,国内需求为:
DC = 100 – 20P
图示并计算下列问题:
(1)自由贸易条件下,商品X的国际市场价格及各国的贸易量。
(2)A国单独对C国实施出口禁运时,A、B、C国的福利变化。
(3)A、B两国同时对C国实行出口禁运时,与自由贸易时相比,各国的福利变化?
四、论述(15分)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特别是20世纪60年代以后,国际贸易出现的新倾向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可用哪些贸易理论来解释这些现象?
下一篇:小学作文四季描写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