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辽夜生活日记(7)

时间:2025-04-23

东北二人转观后感

面红耳赤之后,心里暗自叫绝,咧嘴儿会心一笑。一笑之际,彻底放松,台下的观众在笑声中显露了其生活真实的一面,二人转毫不掩饰它彻底的娱乐精神。二人转的表演手段大致可分为三种。一种是二人化装成一丑一旦的对唱形式,边说边唱,边唱边舞,这是名副其实的“二人转”;一种是一人且唱且舞,称为“单出头”;还有一种,是演员以各种角色出现在舞台上唱戏,称“拉场戏”;伴奏乐器以二胡、板胡、唢呐、电子琴为主。

二人转的演员的表现手法,有“四功一绝”之说。“四功”即唱、说、扮、舞;“一绝”指用手绢、扇子、大板子等道具的特技动作。四功“唱”为首,高亢红火,风趣幽默,讲究味、调、劲;“说”指说口,多采用民间生动活泼的语言,以插科打浑为主,机智灵活;“扮”则指扮演人物以形写神,以假乱真,讲究“二人演一角,人分神不分”,“一人演多角,人不分神分”;而“舞”更是别具一格,肩功、腰功、步法很有特色,尤其腕子功,包括平腕、翻腕、甩腕、压腕、绕腕、抖腕等多种,不一而足,令人拍手称奇。二人转的“一绝”,以手绢花和扇花较为常见,这部分与东北大秧歌相似。右手持大板子的舞者,左手通常持甩子,能舞出“风摆柳”,“仙人摘豆”,“金龙盘玉柱”,“黑虎出山”,“金鼠归洞”,“缠头裹脑”等高难动作。

解放前,民间艺人在农闲季节,邀集成班,多数是“唱屯场”,演唱在夜间进行。三五日后,请当地乡绅当“齐头”,向各家各户“齐钱”或“齐粮”(即收钱或收粮)。少数是到城镇“串店门子”,在大车店中演唱,在演唱中向观众(多为旅客)“齐钱”。

解放后,人民政府关怀、支持二人转的繁荣发展,举办二人转老艺人训练班,新学员培训班,请老艺人向学员传艺,组织二人转艺人互相观摩,特别是近年流行的通俗唱法和电声乐器等也已揉进二人转中,逐渐演变成现在的一门综合曲艺形式,表演形式与唱腔也更加丰富了。二人转的不断发展完善,充分体现了东北劳动人民对艺术美的追求和与时俱进的创造精神。在演唱内容上除优秀的传统节目外,增加了反映现实生活的节目,在表演形式方面基本上剔除了“浪”、“逗”等低级趣味的东西,随着女演员的不断增多,男串女装的现象也已少见了。

松辽夜生活日记(7).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精彩图片

热门精选

大家正在看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限时特价:7 元/份 原价:20元

支付方式:

开通VIP包月会员 特价:29元/月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fanwen365 QQ:370150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