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底世界》第二课时备课
时间:2025-04-19
时间:2025-04-19
《海底世界》第二课时备课
雷秋凤
《海底世界》这一篇课文是苏教版国标本第六册中的一篇常识性课文,介绍了海底世界景色奇异、物产丰富,作者抓住了典型事物,运用了艺术手法,凸现了事物特点。根据教学常识性课文的注意点及本篇课文的具体特点,同时根据本班学生的特点,在教学设计中体现
1、情趣性。虽然这是一篇常识性课文,主要以介绍知识为主,但面对的是小学三年级的学生,枯燥的教学必定会引起学生的厌烦,因此,在知识教学的同时更应让这些知识形象生动起来,形成一个立体的海底世界,使学生不是被动地接受相关知识,而是乐于参加课堂教学活动,在活动中掌握知识,形成能力,培植情感。
2、工具性。这篇课文之所以能让人读后留下形象鲜明的印象,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因为作者巧妙地采用多种写作方法,突出体现了语文的工具性,在教学过程中应引导学生体会先总后分的构段方式、运用对比的方法等的作用,并努力掌握,灵活运用,使自己写的文章也能给人深刻的印象。
3、以读学写。本篇课文为学生提供了优秀的范例,很值得学生学习借鉴,让学生读中悟,读后仿写。
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海底是个景色奇异、物产丰富的地方,体会作者的喜爱之情,产生探索自然奥秘的兴趣。
2、学会本课生字词,会写“波涛、海参”等词语,重点理解“波涛澎湃、窃窃私语”,并让学生学会运用“有的 、有的 、有的 ”的句式说话。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试着背诵自己喜欢的自然段。
教学用具: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海底世界》。生齐读课题。
2、你们想不想到海底世界去看一看呢?那好,我们一起去游览那神奇的海底世界!(播放海底世界的片断)
师朗诵:在深蓝的大海里各种各样的鱼快乐地游来游去,他们互相玩耍着、嬉戏着,成群结队地穿过造型奇特的珊瑚,穿过茂密的森林,啊!多么美丽迷人的(海底世界)啊!
二、赏读课文,读中体验。
㈠学习“海底景色奇异”这部分。
师:是不是还想看呀!(是)老师和你们一样也是意犹未尽!那好,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去品位书中的文字,相信那里的海底世界一定也会让你留连忘返的。
师:可是呀!我们一来到大海,海里的小动物向我们提出了一个问题,要是我们回答对,才可以进入大海,同学们,有没有信心?
生:有。
师:请同学们打开书124页,看看小动物向我们提出了一个什么问题? 生:你可知道大海深处是怎样的吗?
师:请同学们用书中的一句话来回答!
生:海底真是个景色奇异、物产丰富的地方。
(板书:景色奇异 物产丰富)
师:我们可以顺利地进入大海了,那就让我们共同来认识一下这个世界吧!
首先,请大家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读课文2自然段,你可以大声地朗读,也可以小声地读,还可以和同桌一起读,并且边读边想,你从哪些句子中可 以感受到海底景色奇异,并用波浪线把它勾画出来,找到后,和同桌交流一下。
1、来,把你读书的收获,与全班同学共同分享。谁先发言?
生1、“海面上波涛澎湃的时候,海底依然很宁静。
师:奇异在哪儿?(生说)(板书:波涛澎湃、宁静)
师:“波涛澎湃”是什么意思?生说。
谁能读读这个词?(生读)再读,你还可以读得更好一些。(生再读)我们一起来读读这个词。(生齐读)
师:那我们一起去看看那波涛澎湃的景象!(播放课件)瞧,海面上波涛澎湃的时候,海底却依然很(宁静)。这景色的确够奇异的!来,我们一起来读读这句话,感受一下这奇异的景色。(海底很宁静,再读)
师:那你们能把这奇异的景色给读出来吗?让老师也感受一下。(能)真有信心,那现在我们来男女生比赛读一读,看谁读得最好。
师:我们还是先请男同学来吧!男同学准备好了吗?我们期待着你们的精彩表现!(男读)。
师:读得不错,女同学,该你们了,有信心读好吗?好,老师为你们加油!(女读)
师:你们读得都很好,都让我感受到了海底那奇异的景色!
3、师:是呀,海底是个多么奇妙的世界呀!那这样的世界是否没有一点儿声音呢?(生说:不是的。)你怎么知道的?(生说:因为海底要发出 ‥)你是怎么听到的?(用水中听音器)如果不用水中听音器,能听到吗?(不能)为什么?
生:因为动物们在窃窃私语。(板书:窃窃私语)
师:海里的这些小动物们在窃窃私语说些什么,想些什么呢?你们同桌两个同学就像蜜蜂、小鸟一样凑在一起“窃窃私语”吧!
(同桌在一起窃窃私语)
师:刚才老师俯下身子,努力地想听清你们在说些什么,可是我并没有听清。你们刚才这样子就是窃窃私语。海底的动物们呀就和你们一样,也经常这样窃窃私语。现在,让我们一起去听听,它们都发出了哪些声音?
(播放课件)
你们都听到了哪些声音?(生说)你们听得真仔细!那除了这些声音,还有可能发出哪些声音呢?(生说)
师:哦,你还能想象到我们非 …… 此处隐藏:2147字,全部文档内容请下载后查看。喜欢就下载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