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科学基础名词解释大全(6)

时间:2025-04-30

大全

95、应变时效

第一次拉伸后,再立即进行第二次拉伸,拉伸曲线上不出现屈服阶段。但第一次拉伸后的低碳钢试样在室温下放置一段时间后,再进行第二次拉伸,则拉伸曲线上又会出现屈服阶段。不过,再次屈服的强度要高于初次屈服的强度。这个试验现象就称为应变时效。

96、枝晶偏析

固溶体在非平衡冷却条件下,匀晶转变后新得的固溶体晶粒内部的成分是不均匀的,先结晶的内核含较多的高熔点的组元原子,后结晶的外缘含较多的低熔点的组元原子,而通常固溶体晶体以树枝晶方式长大,这样,枝干含高熔点组元较多,枝间含低熔点组元原子多,造成同一晶粒内部成分的不均匀现象。

97、临界变形度

给定温度下金属发生再结晶所需的最小预先冷变形量。

98、电子化合物

电子化合物是指由主要电子浓度决定其晶体结构的一类化合物,又称休姆-罗塞里相。凡具有相同的电子浓度,则相的晶体结构类型相同。

99、同质异构体

化学组成相同由于热力学条件不同而形成的不同晶体结构。

100、再结晶温度

形变金属在一定时间(一般1h)内刚好完成再结晶的最低温度。

101、布拉菲点阵

除考虑晶胞外形外,还考虑阵点位置所构成的点阵。

102、配位多面体

原子或离子周围与它直接相邻结合的原子或离子的中心连线所构成的多面体,称为原子或离子的配位多面体。

103、施密特因子

亦称取向因子,为cosΦcosλ, Φ为滑移面与外力F 中心轴的夹角,λ为滑移方向与外力F 的夹角。

104、拓扑密堆相

由两种大小不同的金属原子所构成的一类中间相,其中大小原子通过适当的配合构成空间利用率和配位数都很高的复杂结构。由于这类结构具有拓扑特征,故称这些相为拓扑密堆相。

105、间隙化合物

当非金属(X)和金属(M)原子半径的比值rX/rM>0.59 时,形成具有复杂晶体结构的相,通常称为间隙化合物。

106、大角度晶界

多晶材料中各晶粒之间的晶界称为大角度晶界,即相邻晶粒的位相差大于10o的晶界。

107、小角度晶界

相邻亚晶粒之间的位相差小于10 º,这种亚晶粒间的晶界称为小角度晶界,一般小于2 º,可分为倾斜晶界、扭转晶界、重合晶界等。

108、临界分切应力

滑移系开动所需的最小分切应力;它是一个定值,与材料本身性质有关,与外力取向无关。

材料科学基础名词解释大全(6).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精彩图片

热门精选

大家正在看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限时特价:7 元/份 原价:20元

支付方式:

开通VIP包月会员 特价:29元/月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fanwen365 QQ:370150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