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科学基础名词解释大全(2)
时间:2025-04-30
时间:2025-04-30
大全
溶质原子从低浓度向高浓度处扩散的过程称为上坡扩散。表明扩散的驱动力是化学位梯
度而非浓度梯度。
19、间隙扩散
这是原子扩散的一种机制,对于间隙原子来说,由于其尺寸较小,处于晶格间隙中,在扩散时,间隙原子从一个间隙位置跳到相邻的另一个间隙位置,形成原子的移动。
20、成分过冷
界面前沿液体中的实际温度低于由溶质分布所决定的凝固温度时产生的过冷。
21、一级相变
凡新旧两相的化学位相等,化学位的一次偏导不相等的相变。
22、二级相变:
从相变热力学上讲,相变前后两相的自由能(焓)相等,自由能(焓)的一阶偏导数相等,但二阶偏导数不等的相变称为二级相变,如磁性转变,有序-无序转变,常导-超导转变等
23、共格相界
如果两相界面上的所有原子均成一一对应的完全匹配关系,即界面上的原子同时处于两相晶格的结点上,为相邻两晶体所共有,这种相界就称为共格相界。
24、调幅分解
过饱和固溶体在一定温度下分解成结构相同、成分不同的两个相的过程。
25、回火脆性
淬火钢在回火过程中,一般情况下随回火温度的提高,其塑性、韧性提高,但在特定的回火温度范围内,反而形成韧性下降的现象称为回火脆性。对于钢铁材料存在第一类和第二类回火脆性。他们的温度范围、影响因素和特征不同。
26、再结晶退火
所谓再结晶退火工艺,一般是指将冷变形后的金属加热到再结晶温度以上,保温一段时间后,缓慢冷却至室温的过程。
27、回火索氏体
淬火刚在加热到400-600℃温度回火后形成的回火组织,其由等轴状的铁素体和细小的颗粒状(蠕虫状)渗碳体构成。
28、有序固溶体
当一种组元溶解在另一组元中时,各组元原子分别占据各自的布拉维点阵的一种固溶体,形成一种各组元原子有序排列的固溶体,溶质在晶格完全有序排列。
29、非均匀形核
新相优先在母相中存在的异质处形核,即依附于液相中的杂质或外来表面形核。
30、马氏体相变
钢中加热至奥氏体后快速淬火所形成的高硬度的针片状组织的相变过程。
31、贝氏体相变
钢在珠光体转变温度以下,马氏体转变温度以上范围内(550℃-230℃)的转变称为贝氏体转变。
32、铝合金的时效
经淬火后的铝合金强度、硬度随时间延长而发生显著提高的现象称之为时效,也称铝合金的时效。
33、热弹性马氏体
马氏体相变造成弹性应变,而当外加弹性变性后可以使马氏体相变产生逆转变,这种马氏体称为热弹性马氏体。或马氏体相变由弹性变性来协调。这种马氏体称为热弹性马氏体。
34、柯肯达尔效应
反映了置换原子的扩散机制,两个纯组元构成扩散偶,在扩散的过程中,界面将向扩散速率快的组元一侧移动。
35、热弹性马氏体相变
当马氏体相变的形状变化是通过弹性变形来协调时,称为热弹性马氏体相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