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单元_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测试题 2
时间:2025-04-03
时间:2025-04-03
石阡中学高一(下)历史测试题(一)
(第一单元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测试题)
一、选择题:
1、出土文物往往蕴含着丰富的历史信息。对下列文物图片解读正确的有( )
图一春秋穿有鼻环的牛尊 图二春秋时期的铁器 图三 战国时期的铁农具
①春秋战国时已经使用铁农具 ②春秋战国时开始使用牛耕并逐步推广
③春秋战国时耕作方式出现了革命性的变化 ④春秋战国时冶铸业发达
A.①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2、战国时期我国农业发展的突出表现是 ( )
A.青铜工具与铁农具的并用 B.封建生产关系的确立
C.施肥与灌溉技术的进步 D.铁器和牛耕的广泛使用
3、从公元前5世纪开始,中国古代农业领域里个体生产逐步取代了集体耕作,导致这种变
化的主要原因是 ( )
A.社会生产力的进步 B.均田制的颁布
C.郡县制的普遍推行 D.重农抑商政策的实施
4、“女汲涧中水,男采山上薪。家家守村业,白头不出门。”材料不能反映的是
( )
A. 自耕农经济的封闭性 B. 自耕农经济的完整性
C. 自耕农经济的保守性 D. 自耕农经济的稳定性
5、中国古代明智封建的统治者都采取重农政策,注意减轻农民负担,扶植小农经济,主要
是因为( )
A. 统治者的雄才大略 B. 小农经济的兴衰关系到封建政权的安危
C.农民起义不断爆发 D.“民本思想”和“农本思想”的影响
6、《周礼》中将妇女纺织生产称为“妇功”,并将之与王公、士大夫、百工、商旅和农夫并
列。这说明了 ( )
A. 纺织业在经济生产中的地位已经相当重要
B. 当时没有男尊女卑的思想,妇女的作用受到人们重视
C. 纺织收益高,超过农耕,工匠甚至可与士大夫的俸禄相比
D. 纺织业已经产生
7、 明朝时嘉兴石门镇有油坊二十家,“杵油须壮有力者 镇民少,辄募旁邑民为佣
一夕作佣值二株赢”。这一记载反映的实质是( )
A 当地人口严重不足 B 当地出现资本主义萌芽
C 当地工商业经济发展 D 当地商品经济渗入农村
8、“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这是唐诗中的名句。然而楼兰古国在唐代以前已
销声匿迹,留下了千古之谜。楼兰国的兴盛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 ( ) A.丝绸之路的开辟 B.农耕文化的发达
C.旅游业的发展 D.战略位置的重要
9、在我国古代手工业几种类型中,突出体现封建经济形态特征的是( )
A.官营手工业 B.民营手工业 C.家庭手工业 D.工场手工业
10、中国古代每一个历史时期,都会有某种手工业制品代表该时期手工业的最高水平。下
面各组分类正确的是( )
A.商周——铁器 唐宋——陶器 明清——瓷器
B.商周——漆器 唐宋——青铜器 明清——瓷器
C.商周——青铜器 唐宋——瓷器 明清——丝织品
D.商周——玉器 唐宋——漆器 明清——玻璃
11、明代中叶以后,私营手工业在许多行业取代以前占主导地位的官营手工业,主要是因
为 ( ) A.官营作坊的产品数量有限 B.私营作坊的工人大量增加
C.商品经济的不断发展 D.资本主义萌芽的开始兴起
12、下列诗句中,可以获得我国古代农村商品经济发展这一历史信息的是 ( )
A.“金多众中为上客,夜夜算缗眠独迟。” B.“夜市千灯照碧云,高楼红袖客纷纷”
C.“尔来盗贼往往有,劫杀贾客沉其艘” D.“草市迎江货,津桥税海商”
13、黄遵宪在《番客篇》中写道“国初海禁严,立意比驱鳄。借端累无辜,此事实大错。”
以下对此诗提到的“国初”之政策所作的分析不正确的是 ( )
A.该政策禁止任何人的海外经商活动 B.是闭关锁国政策的体现
C.主观上有维护清朝统治的意图 D.是重农抑商政策在特定时期特定领域的体现
14、“客行田野间,比屋皆闭户。借问屋中人,尽去做商贾。”这首唐诗反映了当时怎样的
经济状况 ( )
①商人众多 ②商业繁荣 ③经济破败,田地荒芜 ④政府推行工商皆本政策
A.①② B. ③④ C. ①②③ D.①②④
15、唐人张籍《贾客乐》写道:“年年逐利西复东,姓名不在县籍中。农夫税多长辛苦,弃
业宁为贩宝翁。”该诗反映的现象是 ( )
A 商人经商获利刺激农民弃农经商 B 商人好逸恶劳,弃农经商
C 农民赋税繁重,被迫弃农经商 D 唐朝商业繁荣,农业落后
16、“朝奉”本为官名,有些徽商是由仕而贾的,他们不愿人们 称其为“老板”,而带之为
“朝奉”。久之,到 明末,世人统称徽商为“徽州朝奉”。徽商不愿被称为“老板”这从本
质上反映出( )
A.徽商的 谦虚 B. 徽商已走上了官商结合的 道路
C.明清政府对商人的压制和歧视 D. 徽商的虚伪
17、明清时期,“士 …… 此处隐藏:2813字,全部文档内容请下载后查看。喜欢就下载吧 ……
上一篇:营养与食品卫生学讲义
下一篇:少年儿童普法讲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