郴州市产业转型升级路径研究 概论

发布时间:2024-11-25

郴州 产业 转型研究

概 论 郴州市产业转型升级的基本思路

产业转型升级是指一国或地区在一定历史时期内,根据国际和国内环境,通过特定的产业、财政、金融政策,对其现有产业结构的各方面进行调整。直面全球金融危机与我国经济周期性调整的双重冲击,郴州产业展现特有的韧性和引人注目的新趋势,透析郴州产业结构演进过程,辨证看待机遇与挑战,郴州产业转型升级乃形势所迫、竞争所逼、发展所需。

一、郴州市产业结构演进过程和基本特征

经济增长伴随着结构变迁,结构变迁推动着经济增长,两者互为因果,相互促进。产业结构是产业间形成的经济技术关系和数量比例关系,产业结构演进则是产业发展过程中其结构和内容在数量上和质量上两方面的提高。“转型”核心是转变经济增长的“类型”,“升级”包括产业之间、产业内的升级。

(一)演进过程

产业规模不断扩大。近年来,郴州市委、市政府实施一系列助推产业发展的有力举措,郴州产业得到快速发展。2010年,三次产业增加值分别达126.8亿元、594.4亿元和360.6亿元,其中全部工业增加值、规模工业增加值分别为2005年的2.7倍、3.6倍,第三产业增加值是2005年的2.2倍。特别是近两年规模工业增加值保持20%以上的增速,2010年规模工业总产值、规模以上 1

郴州 产业 转型研究

工业利润分别突破1000亿、100亿元大关,全市工业化水平达到46.2%,比“十五”末提高3.5个百分点。

产业结构不断优化。2000年以来,郴州立足于资源型经济实际,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产业结构不断优化。①三次产业结构比由2000年26.21:32.15:41.64转变为2010年的11.7:54.9:33.4,其中第一、三产业占比呈降低之势,第二产业占比呈逐年高位盘整之势。②三次产业对GDP增长的贡献率,2000—2010年一产业贡献率由11.6%下降到3.6%,在三次产业中贡献率为最低;二产业贡献率由38.4%上升到67.2%,为拉动经济增长的主动力;三产业贡献率由50.0%降低到29.2%。综合看,三次产业整体结构逐步由当初的“三、二、一”演变为现在的“二、

三、一”结构,符合现阶段经济发展特征。

产业集聚度不断提升。从三次产业内部结构分析,各产业基本形成相应的支柱产业。其中一产业内部,以粮食、烤烟为主的种植业增加值比重达59.4%;二产业内部,有色、能源、建材、医药食品、电子信息、机械化工六大行业主导地位不断凸显,2010年增加值占全市规模工业增加值的71.0%,占GDP的31.5%;第三产业内部,以金融商贸、现代物流、文化旅游、信息传输等为主的现代服务业增加值占比达到38.7%。同时,产业不断向园区、非公有制经济、优势行业集聚。2010年,全市园区工业实现增加值150.6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达2

郴州 产业 转型研究

31.4%,比2005年提高7.4个百分点;非公经济所占GDP比重由2000年的47%提高到63.9%,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主动力。

产业转型升级不断加快。资源整顿整合有序推进,2010年全市有色金属矿山企业由177个减少到110个,煤矿由576个减少到171个,优势资源向中国五矿、云南锡业、西部矿业等战略投资者和本地有实力的民营资本集中。资源精深加工有效进展,启动了宇腾有色、金贵银业、华信有色、银星有色等4个年产10万吨一步炼铅项目,2010年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总产值占有色金属总产值的76.3%,比2005年提高15.1个百分点。战略性新兴产业取得突破,确立了电子信息、新材料、新能源、节能环保、装备制造、生物医药等六大战略性新兴产业,新材料、装备制造和电子信息设备制造增加值分别占规模工业增加值比重的25.4、7.1、2.5个百分点。高新技术产业迅速发展,全市高新技术产业单位115家,高新技术产品增加值占GDP的比重由2000年的1.89%增长到2010年的7.24%。科技创新能力不断增强,“十一五”以来,全市确定和拥有30家知识产权试点单位,21家技术研发中心、25个湖南或国家“名牌产品”、40个湖南或国家“驰名商标”。

产业环境不断优化。通过开展城市、交通、产业“三大会战”和“千亿投资”计划,交通、物流、通关、园区、标准厂房等基础设施和产业发展平台不断改善。积极创建全国文明城 3

郴州 产业 转型研究

市、国家卫生城市和国家园林城市,城市综合承载力切实改善。武广高铁建成通车,衡茶吉铁路和厦蓉、衡武、宜凤、岳汝等4条高速公路加快建设,永安、临桂、资炎等16条干线公路建成通车或即将通车,通乡联网、通村公路进一步完善,产业发展的硬环境明显提升。通过开展“两集中、两到位”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政务环境进一步优化,政府执行力大幅提升,产业发展政策体系更趋完善。

(二)基本特征

“资源型”经济结构突出。全市工业行业占比5%以上的7大行业中,除烟草制造业外,其余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煤炭采选业、有色金属采选业、电力生产和供应业、水泥等非金属矿物制品业、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等六大行业,均属以矿产为原料的行业。2010年,六大行业增加值占全部工业增加值的72.8%,来自“两矿”、“两电”及建筑行业的财税收入占全市财税收入的45%以上,矿产品及冶炼初加工品出口创汇额占全市的50.84%。全市规模工业中,采矿和矿产品加工业增加值所占比重为61.5%,比全省平均水平高33.87个百分点;装备制造行业所占比重仅7.1%,比全省低16.4个百分点。

“粗放型”增长方式明显。总体看,郴州仍处于重化工业阶段和粗放式增长时期。高新技术产业所占比重不到GDP的10%,比全省平均水平低4.69个百分点。高新技术企业115家,4

郴州 产业 转型研究

只占全省的6.37%,且资源型高新技术企业比例偏大,从事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的企业28家,占24.3%。资源精深加工不足,有色金属加工率仅为20%,铅、锌、铋、锡、钼等加工率虽然超过40%,但仍属粗冶炼。自主创新能力弱,从全市能源消耗及能耗产业比情况来看,2010年煤炭开采和洗选业、有色金属矿采选业、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七大高能耗行业创造的增加值所占比重,比能耗所占比重低11.96个百分点。2010年,郴州万元规模工业增加值能耗高居全省第4位。

“散、小、弱”产业占据主导。农业基础薄弱,2010年种植业增加值所占比重为59.4%,水产养殖不到4.6%。农业产业化水平不高,2010年全市规模以上农副产品加工业增加值仅占全部规模以上工业的增加值的2.6%。工业集中度低,2010年主营业务收入2000万元以上的企业只有1044户,其中大中型企业仅41家,只占全省的5%,大中型集中度仅为10.2%。规模工业平均增加值规模只有4214万元/户,大大低于全省平均水平。园区经济带动力有待提升,2010年园区规模工业增加值仅占全部规模工业的31.4%,9个省级以上产业园区已开发面积中平均每平方公里实现技工贸总收入约5.5亿元,上交税收约0.14亿元,均低于全省平均水平。现代服务业发展滞后,2010年全市 5

郴州 产业 转型研究

服务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为33.4%,比全国、全省平均水平分别低9.6和7.4个百分点,与服务型经济国家服务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60%的标准差距甚远。同时,生产性服务业占服务业的比重为40.4%,比全省平均水平低3.9个百分点;服务业高端业态和特色商业较少,全市亿元以上商品交易市场18家,占全省的6.2%。

二、“十二五”郴州产业转型升级的机遇和挑战

当前,经济转型、社会转轨加快,产业转型升级等不起、慢不得,势在必行,志在必得。“十二五”时期,从面临机遇看,加快产业转型升级正当其时;从面临挑战看,加快产业转型升级势在必行。

(一)机遇

金融危机倒逼产业转型升级。金融危机带动市场需求、供给结构和贸易结构都面临深度调整,形成全球范围的市场重组、重新洗牌、重新定位,倒逼发达国家产业回归性调整,先进制造业和生产性服务业呈现向发展中国家大规模转移趋势,给郴州产业转型升级提供了良机。

宏观政策催生产业转型升级。国家出台了十大产业振兴规划、战略性新兴产业规划和20多个区域性发展规划等,这些规划背后都有含金量很高的政策支持。湖南省出台了9+3产业振兴规划和战略性新兴产业规划。目前,郴州正积极争取列为全6

郴州 产业 转型研究

国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试点城市等政策,推进产业转型升级面临难得的历史机遇。

“两型社会”带动产业转型升级。近年来,我们确立了“两型”引领、“两源”驱动、“两城”建设转型发展总体战略,明确了产业转型升级的正确方向。省“十二五”规划把郴资桂“两型社会”示范带建设列入其中,为郴州产业转型,率先突破体制机制约束,吸引项目、技术、资金、人才等要素聚集,提供了难得机遇。

产业转移助推产业转型升级。为积极承接产业转移,国家层面先后出台《中西部地区承接产业转移的指导意见》、《进一步做好利用外资工作的若干意见》等政策,引导东部沿海产业向中西部有序转移。历经多年努力,郴州承接产业转移平台不断健全、基础不断夯实,商务部和省委、省政府明确表示支持郴州创建国家级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和示范城市,在承接产业转移中加速产业转型升级。

(二)挑战

资源约束加剧。自然环境承载力下降与经济总量不断扩大的矛盾日趋突出,水资源、耕地、草地等主要农业资源日益减少,尤其是郴州矿山资源经过多年开采,部分已枯竭或濒临枯竭,接替资源中断、后备资源不足问题日益严峻。土地资源以山地丘陵为主,工业用地及城镇建设限制较多、成本较高。水 7

郴州 产业 转型研究

资源相对丰富,但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发展,也将面临资源性缺水和水质性缺水并存的困局。

环境制约加大。国家对节能减排工作实行目标责任制和“一票否决”,“十二五”规划纲要中有关资源环境的约束性指标增加,环保部修订800多项环保标准,采掘业、加工制造业等行业环保门槛大幅提高。郴州是湘江重要源头,在建设“两型社会”、实施湘江流域重金属污染治理中,是污染源控制和重金属治理的重要区域,节能减排任务异常艰巨。

商贸壁垒制约。国际市场环境继续偏紧,贸易保护主义抬头,欧美等发达国家建立和应用技术壁垒、绿色壁垒,出口增长困难增加,发展加工贸易面临重大障碍。同时,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空间缩小,我国企业技术人才不足,国内战略性新兴产业布局雷同、产能过剩带来的问题,也制约郴州产业转型升级。

用工成本增大。“人口红利转折”在劳动力领域出现结构性供给短缺,劳动力由“无限供给”变为“有限剩余”。去年以来,郴州出口加工区、桂阳工业园等园区纷纷出现招工难、稳工难现象。劳动用工成本的提升,对属于劳动密集型的加工制造产业带来巨大压力。

三、郴州产业转型升级的方向和重点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郴州产业转型升级立足于从以低成本为主导的传统产业体系,向以高附加值为主导的现代产业体8

郴州 产业 转型研究

系转型,努力形成传统优势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三足鼎立”的发展新格局。

(一)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两型”引领、“两源”驱动、“两城”建设总体战略为总揽,以国家产业政策为指导,以推进结构调整为主线,以承接产业转移为契机,稳一产、强二产、活三产,逐步形成产业结构高级化、产业发展集聚化、产业竞争力高端化的现代产业体系。

(二)主要目标

三次产业结构比到2015年、2020年、2030年分别调整到9:51:40、7:48:45和5:45:50。第一产业,发展高效农业,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和科技对农业的贡献率,到2015年农业增加值达到198亿元,2020年达到280亿元,2030年达到500亿元。第二产业,提高高新技术产值在工业产值中的比重,淘汰高能耗、高污染、低附加值产业,到2015年第二产业增加值达到1122亿元,2020年达到1920亿元,2030年达到4500亿元。第三产业,提高生产性服务业、服务外包产业比重,到2015年服务业增加值达到880亿元,2020年突破1800亿元,2030年突破5000亿元。

(三)战略路径

改造提升传统优势产业。有色金属产业方面,大力发展矿 9

郴州 产业 转型研究

业总部经济,扶持宇腾扩建、华信有色10万吨铅锌联产、郴州氟化学10万吨萤石及6万吨无水氟化氢等项目,建设南方稀贵金属有色交易所、金贵有色金属交易所,着力把有色金属产业打造成千亿产业。化工产业方面,重点支持华湘化工公司、郴化集团、天沅化工等化工龙头企业的技术改造,充分发挥萤石矿产资源优势,延伸氟化工产业链,着力建设好郴州和宜章氟化工产业园。建材产业方面,以金磊、华新等为龙头,加快行业整合重组,推进传统建材规模化、新型建材“两型”化、特种建材高端化,形成富有竞争力的新型建材基地。机械制造业方面,引导具有地方特色的铸造、锻造、机械制造等传统产业提质升级,以嘉禾县为重点,着力建设全省五金工具生产出口基地和“五金工具之乡”。农产品加工业方面,创建2-3个国家级农产品加工示范基地,培育壮大裕湘面业、舜华鸭业、东江鱼业、苏仙茶油等龙头,加快郴州烟叶生产及深加工基地建设,到2015年全市农产品加工业产值达577亿元以上,建成2个年产值过10亿元的国家级龙头企业、10个年产值过5亿元的省级龙头企业、10个年产值过1亿元的市级龙头企业。

培育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电子信息方面,加快湖南电子信息产业(郴州)基地建设工程,依托高斯贝尔、华磊光电、台达电子、华录数码、骏峰电子等龙头,重点发展消费类整机、光电子、电子材料、电子元器件产业集群。先进装备制造业方10

郴州 产业 转型研究

面,做大做强以先进装备制造业为龙头,以卫星接收终端设备、高清数字电视、3G手机、数控机床、富士电梯和筑路机械制造等为发展重点的装备制造业。新材料方面,以有色金属和稀土资源为依托,重点开发有色金属催化剂、添加剂、超导材料、抗菌材料、电子银浆、银基触头材料和银基钎料等,着力打造有色新材料基地。生物医药方面,引进一批生物工程、医药生产企业和研发机构,扶持三九南开等龙头企业,引导现有制药企业在郴州设立研发中心和中试基地,形成产业集群。新能源方面,利用国家对新能源产业的支持政策,发展风能发电、垃圾填埋气发电、生物质能发电、太阳能利用。节能环保方面,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初步形成矿山采矿、冶炼行业减量化、资源化、再利用的经济发展模式。支持宇腾有色、高斯贝尔、华磊光电、金贵、金箭、金旺等企业发展成为科技创新型企业。

全面发展现代服务业。一是优先发展生产性服务业。金融业,支持中信、华夏、长沙、华融湘江等银行在郴州设立分支机构,加快农村信用社改农村商业银行和农村合作银行,积极发展证券、保险业,提高经济金融化水平。物流业,合理布局现代物流大通道、大园区、大市场和重要商品储备基地、省际边贸物流中心,重点建设湘南国际物流园区、郴州有色金属交易中心、有色金属期货交割库、郴州出口加工贸易物流中心、永兴县循环经济工业园物流中心、郴州中储粮食物流中心等物 11

郴州 产业 转型研究

流中心,打造现代物流业态。商务业,大力发展法律、会计、咨询、评估、审计、专利代理、产权交易、人才交流、网络购物、税务代理等中介信息商务,鼓励发展建筑设计、工艺美术、项目和广告策划等创意商务,积极培育科技研发中心、设计中心和科创中心。服务外包,优化服务外包产业环境,培育服务外包主体,完善服务外包扶持政策,争创承接国际服务外包的“基地城市”或“示范园区”。二是积极发展生活性服务业。全面提升餐饮住宿、商贸流通等传统生活性服务业,加快发展生活保障、休闲娱乐等新兴生活性服务业,推进社区服务和养老服务。有序推进房地产业,坚定不移地落实调控政策,适当控制房地产投资规模,防止土地过度开发。三是突出发展文化旅游业。实施旅游“五个一”工程(通过3年努力,每个县市区争创一个省级卫生县城、创建一个国家级4A级以上景区、建设一个四星级酒店、建设一个高档五星级农庄、建设一条特色旅游文化街区),支持东江湖和莽山创建国家5A级景区,加快推进九龙江国家森林公园、飞天山国家地质公园、宝山—柿竹园工矿旅游等项目的开发建设,增强旅游业综合实力。

加快承接沿海转移。申报大湘南国家级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推动承接产业转移与产业转型升级相结合,鼓励承接符合“两型”要求的高技术产业、非资源依赖型产业,以及为本地特色优势产业延伸配套加工产业,加快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12

郴州 产业 转型研究

限制发展土焦产业、小煤炭、小化工等高能耗、高污染、高排放产业。

大力提升园区经济。加快推进产业园区和园区专业化,大力培植一批标志性企业。加快省级园区的扩规和区位调整,重点抓好郴州有色金属产业园区(郴州出口加工区)、郴州经济开发区、湘南国际物流园和其他省级产业园区建设,支持郴州有色金属产业园区申报为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积极组织符合条件的省级园区申报“国家新型工业化示范基地”,支持安仁、桂东工业园区升级为省级园区。

四、支持郴州产业转型升级的政策措施

政策支持是产业转型升级的催化剂。通过完善规划引导、强化政策支持、搭建园平台、完善基础设施和健全体制机制等措施,以完善的产业政策推动“两化”融合,推动产业转型。

(一)完善规划引导

编制现代产业体系总体规划,制定产业指导目录,科学布局中心城区增长极和沿郴资桂高等级公路和郴永宜高速及复线、铁路和107国道新型产业十字走廊,重点发展国家鼓励类优势产业,支持“两型社会”示范带产业培育,形成优势产业、优势地区带动周边产业、周边地区协调发展,打造以高新技术产业为先导、基础产业和先进制造业为支撑、服务业全面发展的现代产业发展新格局。

13

郴州 产业 转型研究

(二)强化政策支持

财政激励。从改革体制、完善政策、增加投入等层面,促进产业集约化发展,推动产业转型升级。综合运用引导资金、贷款贴息、项目补贴、以奖代补和投资参股等财政政策杠杆,发挥财政手段的配置功能和政策效应,支持关键产业和支柱产业倾斜发展。

税收优惠。在认真落实国、省税收优惠政策的同时,积极探索结构性税收优惠,通过争取税收扶持、落实税收优惠。、进行结构性减税和调节税收分成等途径,以税收杠杆调节,来支持郴州产业转型升级。

要素支撑。统筹谋划,优化要素支撑结构,加大对发展主导产业、新兴产业所需土地、人才、金融等要素的保障力度,推进资源要素向优质产业集群倾斜,努力为加快块状经济向现代产业集群转型升级提供有力支撑。

(三)搭建园区平台

搞好园区规划。出台园区发展总体规划,明晰园区产业发展定位,加快中心城区附近园区整合,鼓励“一区多园”、“市区共建”,引导企业向园区集中,生产要素向园区集聚,政策向园区倾斜,促进产业集聚集约。加大有色金属产业园申报国家级开发区力度,着力打造具有鲜明特色的千亿产值园区。 14

郴州 产业 转型研究

理顺管理体制。落实产业园区市级或县级综合管理权限,完善郴州有色金属产业园区、郴州经济开发区市级综合经济管理权限管理办法,确保市级立项、土地、环保、建设等环节的审批权限权责到位,使园区成为全市最开放、最具吸引力和竞争力的投资创业之地。

完善配套设施。把园区作为城乡统筹的实验区,坚持“造园建城”相结合,使园区成为城市发展新组团。加大园区基础设施开发、公用配套设施建设力度,增强产业承载能力,推动块状经济向园区集聚发展。

(四)完善基础设施

夯实发展平台。加大“三城”创建力度,加强与周边城市合作交流,重点抓好高速公路、高速铁路、省际干道等交通建设,构建纵横交错、陆空并举的立体交通体系,使郴州真正成为四方通衢、物畅其流、商贾云集的区域性中心城市。

优化配套服务。加强基础设施和公共配套设施,特别是有利于产业发展的仓储、物流、商务服务等设施建设;建立健全公共服务平台,努力从技术、金融、政策等方面,为企业提供高质量、低成本社会化服务。

推进项目建设。引进一批对全市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转型升级具有强劲支撑和拉动作用的重特大项目,力争每年新开工和建成投产一批重大项目。引导和扶持企业加快实施一批产业 15

郴州 产业 转型研究

关联度大、技术含量高、市场前景好的重点技术改造和技术创新项目,把加快技术改造和技术创新投入贯穿于产业转型升级全过程。

(五)健全机制体制

健全协调机制。建立健全党委领导、政府主管、部门协调的组织领导机制,切实加强对产业转型升级的组织领导和协调推动。建立重点产业和重点项目跟踪管理机制和信息月报制,完善重点产业项目市委、市政府领导分工负责制、市直部门分工负责制、县市区长责任考核制。

完善考核机制。建立完善有利于产业转型升级的统计指标、监测和评价体系,建立考核评价问责机制,制定有利于抓落实的转型升级阶段化目标、项目化措施,重点考核产业结构优化、传统产业改造升级、淘汰落后产能等工作,形成有利于推进转型升级的导向和机制。

创优服务环境。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加快服务型政府建设,巩固和深化“两集中、两到位”改革,大力简政放权。完善网上行政审批和电子监察系统,切实提高办事效率和审批透明度。规范涉企收费和行政执法行为,努力打造审批最少、效率最高、收费最低、服务最好的开放城市。

16

郴州市产业转型升级路径研究 概论.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精彩图片

    热门精选

    大家正在看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限时特价:7 元/份 原价:20元

    支付方式:

    开通VIP包月会员 特价:29元/月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fanwen365 QQ:370150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