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思想史课程大纲
时间:2025-04-20
时间:2025-04-20
中国思想史课程大纲
中國思想史課程大綱
九十五學年度上學期
授課教師:王仁祥
壹、課程目的
介紹中國歷史上主要的思潮與重要思想家,著重社會背景與思想間的互動關係,並選讀重要思想文獻,使同學對中國各時代思想的演進有一大體認識,並培養解讀原典的能力。
貳、課程進度
一、導論
二、中國思想史史料學
三、德與命:人文思想的起源
四、禮與心:人文思想的深化
五、孔子
六、墨家與名辯之學
七、莊老道家
八、思孟學派
九、荀子與法家
中国思想史课程大纲
十、期中考
十一、戰國秦漢之際思潮
十二、天人體系
十三、數術、方技與讖緯
十四、同學口頭報告
十五、東漢社會批判思潮
十六、從經學到玄學
十七、魏晉風度
十八、期末考
參、評分方式
期中考30%,作業20%,期末考40%,課堂出席表現10%
肆、指定作業
選擇一與中國思想史有關的課題,擬出研究計劃。內容至少包括:(一)研究動機,
(二)研究史回顧,(三)論文綱要,(四)相關研究文獻,(五)研究步驟、進度,並評估可能遇到的問題及成果。
下學期的作業即為根據此計劃所撰寫的完整研究報告。
伍、指定讀物
錢穆,《中國思想史》,台北:蘭臺出版社,2001
中国思想史课程大纲
陸、參考書目
馮友蘭,《中國哲學史新編》,台北:人民出版社,1982
侯外廬主編,《中國思想通史》,北京:人民出版社,1957
勞思光,《新編中國哲學史》,台北:三民書局,1983
任繼愈主編,《中國哲學發展史》(先秦、秦漢、魏晉南北朝、隋唐),北京:人
民出版社,1983-1994
韋政通,《中國思想史》,台北:水牛出版社,1987
葛兆光,《七世紀前中國的知識、思想與信仰世界》、《七世紀至十九世紀中國的
知識、思想與信仰世界》,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1998、2000
張起鈞、吳怡,《中國哲學史話》,台北:東大圖書公司,1989
馮友蘭,《中國哲學史史料學》,南京:江蘇教育出版社,2006
陳榮捷,《中國哲學文獻選編》,台北:巨流圖書公司,2003
北京大學哲學系,《中國哲學史教學資料選輯》,北京:中華書局,1981
柒、課程講義及聯絡方式
一、隨堂講義請至下載。
二、有任何問題或意見,均可隨時反映。來信請寄wrs@dragon.nchu.edu.tw (來信請說明主旨,否則極易被當作垃圾郵件刪除。並請附署真實姓名,否則不予回應。)
中国思想史课程大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