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时间:2025-04-02
时间:2025-04-02
植物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东北林业大学本科课程第二章 植物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植物资源的开发利用是植物资源学研究的主要目标, 即挖掘各种有用植物,研究其利用途径和方法,开发 植物资源产品,提高资源的利用率,也就是要在科学、 合理、有效、充分利用已有植物资源的同时,不断深 入、持久地发掘植物新资源、新用途、增加新产品, 满足不断增长的社会需求。
植物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东北林业大学本科课程
第一节 植物资源开发利用的层次
第二节 开发新植物资源的方法与途径 第三节 扩大植物资源产量的方法与途径
植物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第一节 植物资源开发利用的层次植物资源开发利用层次按照采用的主要方式分为以下三个 层次:一、针对发展原料的一级开发
开发的手段侧重于农学和生物学方面,目的在于不断扩大植物资源产量,不断提高质量。一方面加大对野生资源植物自然更新能力和可 持续利用技术的研究,提高野生资源的利用率,另一方面主要通过驯
化、组培、栽培、良种选育、科学管理、病虫害防治、合理采收和初加工等生产手段,为植物资源产品生产的二级开发提供数量更多的、 质量更好的原料。
植物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中华猕猴桃
薇菜
西洋参
植物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第一节 植物资源开发利用的层次二、针对发展产品的二级开发开发手段侧重于工业生产方式,但因资源开发目标不同而异。 药用植物资源:侧重于药物化学提取、分离、提纯技术以及制药技术等;
植物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果树植物资源:侧重于果品保鲜、酿造、果脯、果冻等食品 加工技术;
植物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野菜植物资源:侧重于保鲜、罐藏、腌制及干制等食品加工技 术;
香料植物资源:侧重于香料成分的提取、分离、提纯技术等
植物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第一节 植物资源开发利用的层次三、针对发展新资源的三级开发开发手段涉及多学科综合性研究,包括区域调查、植物系 统分类、植物区系、植物化学、植物生态、植物地理、植物生 理等多个学科,目的在于发掘新资源、开发新原料、发现新成 分、开发新产品等。
如西洋参的发现,就是利用植物生态、植物地理、植物化学手段发掘新资源的典型例子。
植物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第一节 植物资源开发利用的层次植物资源开发的三个层次是相互关联的以科学研究为主的三级开发是植物资源开发的科学支撑、以工业生 产方式为主的二级开发是植物资源开发的目标、以农业生产方式为主 的一级开发是植物资源开发的稳定保障。发展原料 驯化栽培、组织培养、资源选育 (一级开发) 发展产品 食品、药品、香料、色素、树脂等 (二级开发)
综合科学研究 发展新资源、新成分、新产品 (三级开发)
植物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第二节 开发植物资源的方法与途径植物资源开发利用的一般途
径与方法: 一、系统研究法 (一)研究方法的理论依据是植物体内有用成分在植物界中分布与植物系统发育的相关性,即利用 近缘属种植物成分相似性的特点,发掘新资源的方法。它是建在植物区系 和植物地理学研究的基础上,运用植物化学研究的科学积累和技术手段, 采用植物分类、分布和植物化学等学科结合的一种开发新植物资源的方法。
(二)研究方法的特点和要求特点:寻找已开发利用的植物资源的代用品的研究,目标性明确,研究
周期短,一旦成功,可直接为医药及工业等生产服务。要求:实验设施和技术手段必须精良,要求有重大开发价值或潜力的目 标化结合物;要求对植物区系情况有深入的了解和认识。
植物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第二节 开发植物资源的方法与途径(三)研究方法的工作程序1.研究目标的确定:确定要研究的目标植物,首选同属植物,其次同科植物,
再次是系统发育上的相近科。进一步分析研究目标植物与原利用植物在生态环境要求上的差异。首选具有相似生态要求的种类。
2.研究方法的制定:根据目标物已有的提取、分离、精制技术,制定研究方法。
(1)提取的方法与条件 根据目标物的性质选择提取方法 溶剂提取法:冷浸法、回流提取法、连续提取法。 水蒸气蒸馏法:适用于高沸点下易分解的物质,在低温下将其提取出来。
其他方法:萃取法、渗滤法、煎煮法、超声波提取、微波提取及超临界萃取等。
植物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第二节 开发植物资源的方法与途径(2)分离的方法与条件 提取物绝大多数是混合物,其中含有一些杂质及溶解
度相似的化学成分,需要将目标成分从中分离出来,并得到纯化和精制。分离的方法主要有: 溶剂分离法:两项溶剂萃取法、植被衍生物法、综合处理法、重结晶法等。 层析分离法:吸附层析法、液-液分层析法、离子交换层析法、液相凝胶层 析法等 纯度判定方法:外观层析法、熔点判定、层析法判定和光谱检验等。 3.研究结果的评价:主要探讨代用成分与原开发利用成分功能的相似性,含量 及开发潜力的分析、提取、分离和精制的工艺 …… 此处隐藏:569字,全部文档内容请下载后查看。喜欢就下载吧 ……
上一篇:聪明的投资者读书笔记
下一篇:乡镇行政管理现状及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