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合成绝缘子问题(3)
时间:2025-04-20
时间:2025-04-20
雷击闪络
所述,合成绝缘子(特别是110 kV及以下等级的合成绝缘子)本身存在的不可克服的不利因素,使它的耐雷水平先天劣于同长度的瓷(或玻璃)绝缘子,因此,只有将其加长才能保持原有的耐雷水平。该长度稍微加长,并不会明显影响杆塔结构,但对合成绝缘子耐雷水平的提高却是明显的。
总之,对于地处多雷区及雷电活动特别强烈地区且雷电流又较大的广东省,应严格禁止使用干弧距离小于现有标准的合成绝缘子。同时,对于110 kV合成绝缘子,干弧距离最好不小于1 050 mm。对于雷电易击点所使用的合成绝缘子,更应适当加长。 3 均压环对合成绝缘子的保护作用
为达到均压的目的,500 kV的合成绝缘子须在两端配置均压环;220 kV的只需在高压端配置;110 kV无需配置。这在现行标准[1]中已有规定。但是,对于运行中的合成绝缘子,需要有一种在发生闪络时能将电弧拉开以保护绝缘子硅橡胶表面及其端部的保护装置。实践证明,这种保护装置对保证合成绝缘子的安全运行及减少停电损失是十分必要的。均压环实际上可以起到这种作用。目前,110 kV合成绝缘子在运行中也常常配置均压环,但配置方式是否合理将大大影响合成绝缘子的运行性能。
要起到上述保护作用,必须在绝缘子两端都配置均压环。若只在高压端配置,并不能将电弧由绝缘子表面引开,也不能保护另一个端部。这样的配置既起不到保护作用,又减少了干弧距离,降低了耐雷水平,这是最错误的一种配置。广东省发生雷击闪络的110 kV绝缘子大多数就是这样配置的。
两端配置均压环无疑会降低绝缘子的耐雷水平(根据某厂的试验结果,110 kV合成绝缘子雷电冲击闪络电压与配置均压环的关系为:配置一个均压环,下降约5%;配置两个均压环,下降约8%),但可以使绝缘子的表面特别是端部得到保护,因此虽然配置均压环后遭雷击时可能会发生闪络引起跳闸,但闪络只是在两均压环之间发生,受损的仅仅是均压环,而绝缘子得到了保护,且可以成功地重合闸,其影响仅仅是线路跳闸率高一些,并无实际损失。只要雷击跳闸率可以接受(不致使线路开关检修过于频繁),这种配置是合理的。实际上,国外的做法是,宁肯检修开关频繁些,也不愿发生重合闸不成功的线路故障,因为检查线路故障远比检修开关麻烦。
不装均压环当然不会降低耐雷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减少雷击闪络的次数。不过,一旦发生闪络(如遇到较大的雷电流时)就可能使绝缘子的表面及端部遭受严重甚至是致命的损坏,从而造成停电损失。根据广东省电力试验研究所进行的憎水性试验,合成绝缘子遭雷击闪络未被严重烧伤的伞裙大部分还具有憎水性,但烧伤严重的伞裙其憎水性几乎完全丧失[3],将不能保证安全运行。因此,保护伞裙不被严重烧伤是非常必要的。而绝缘子端部金具的损坏一方面可能导致密封的损坏,引起内绝缘下降,另一方面机械强度也可能受到影响,引发掉串等恶性事故,这正是电力部门最为忌讳的。而且不装均压环对合成绝缘子本身的质量要求也提高了,一方面其内绝缘须能耐受住雷电在表面闪络时引起的陡波冲击,另外其伞裙及端部金具也须能耐受住强大的工频续流电弧作用而不被烧蚀,这是不容易做到的。
下一篇:分类词汇 德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