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化学会考主要知识点及其解答

发布时间:2024-11-21

2008年化学会考主要知识点及其解答

2008年化学会考主要知识点及其解答

认知性学习目标的水平要求由低到高分为下列四个层次。

A:知道、说出、识别、描述、举例、列举(即认识“是什么”) B:了解、认识、能表示、辨认、区分、比较(即明确“是什么”)

C:理解、解释、说明、判断、预期、分类、归纳、概述(即懂得“为什么”) D:应用、设计、评价、优选、使用、解决、检验、证明(即能够“综合应用”)

化学2

主题1 物质结构基础

1.元素、核素、同位素、质量数(A)

答:元素:具有相同核电荷数的原子的总称

核素:具有一定质子数和一定中子数的一种原子称为一种核素。

质量数(A):将原子核内所有的质子和中子的相对质量取整数,加起来所得

到的数值。

A=Z+N

同位素:质子数相同、质量数(或中子数)不同的核素互称为同位素。

A为质量数 Z为质子数 a为原子个数 b为电荷数 c为化合价

练习:必修1 P33/2、3、4、5

2.原子核外电子排布规律的初步知识(B)

答:(1).原子核外电子总是尽量先排在能量最低的电子层里,然后由里向外依

次排布在能量高的电子层里。电子层数(n):1-7 电子层符号:K、

L、M、N、O等

(2)原子核外每个电子层最多可容纳2n2个电子

(3)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不超过8个,K层为最外层时不超过2个;原子次

外层电子数不超过18个;

要求:能画出1-18号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 练习:P26/2

3.原子结构和元素性质的关系(B)

原子结构决定元素性质。

4.元素周期律(B)

答:定义:元素的性质随着元素核电荷数的递增而呈周期性变化的规律。

表现为: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元素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呈现周期性变化。

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元素原子半径呈现周期性的变化。 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元素化合价呈现周期性变化。

2008年化学会考主要知识点及其解答

元素周期律实质:元素原子核外电子排布的周期性变化。

注:微粒半径大小比较

1.电子层数越多,半径越大

2.电子层数相同,核电荷数不同,核电荷数越大,半径越小 3..电子层数相同,核电荷数相同,核外电子数越多,半径越大 元素金属性和非金属性的判断依据 金属性:1.金属活动顺序

2.单质从水或酸中置换出氢的难易 3.元素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碱性

非金属性:1.单质与氢气反应形成气态氢化物的难易,气态氢化物的稳

定性

2.元素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酸性 3.非金属置换非金属的难易

要求:能讨论第三周期元素及其化合物的性质变化规律 练习:P10/1、4、8、10 P26/1

5. 元素周期表的结构(A)

答:按原子序数的递增从左到右排列

分为横行和纵行:有7个横行,称为周期 有18个纵行,称为族

6.周期和族(B)

答:周期:短周期 第1-3周期

长周期 第4-6周期 不完全周期 第7周期

电子层数=周期序数

同一周期中(从左到右):元素原子半径:逐渐减小

元素化合价:最高正价+1→+7 最低负价-4→-1

最高正价和最低负价的绝对值之和为8

金属性:逐渐减弱 非金属性:逐渐增强

族: 主族(族序数:罗马数字+A)7个 副族(族序数:罗马数字+B)7个 Ⅷ族:第8.9.10三个纵行 1个 零族:最外层稳定结构 1个 最外层电子数=主族序数 同一主族中(从上到下):元素原子半径:逐渐增大 元素化合价:不变 金属性:逐渐增强 非金属性:逐渐减弱 练习:P10/2、3、5、6 P26/6

2008年化学会考主要知识点及其解答

7.元素周期表的应用(A)

答:1.元素的原子结构

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元素的性质

2.借助元素周期表研究合成有特定性质的新物质

要求:知道碱金属、卤族元素的性质递变规律,感受元素周期律和周期表的

重要作用和价值。

练习:P10/9、11、12 P26/3

8. 化学键(A)

定义:物质中直接相邻的原子或离子之间的强烈的相互作用。

组成物质的微粒:原子、离子、分子等 分类:常见的有离子键和共价键。

9. 离子键和共价键的形成(A)

分子间作用力:分子间存在着将分子聚集在一起的作用力。又称范德华力。 特点:1.影响物质熔沸点和溶解性等物理性质,不影响化学性质。 2.分子间作用力比化学键弱

10. 离子化合物和共价化合物(B)

2008年化学会考主要知识点及其解答

11.有机化合物中碳原子的成键特征(B)

答:碳原子和其他原子之间可形成四个共价键,两个碳原子之间可以形成碳碳

单键、碳碳双键、碳碳叁键。多个碳原子之间还可以形成碳链、碳环、笼状结构。所以有机物必定是含碳化合物,有机物的种类比无机物的种类多。

12.同分异构现象(A)

定义:化合物具有相同的分子式,但具有不同结构的现象。分子式相同而结构

不同的化合物互称同分异构体。

同素异形现象

定义:同一种元素能够形成几种不同的单质,这种现象称为同素异形现象。这

些单质之间互称为该元素的同素异形体。 举例:O:O2、O3等

C:金刚石、石墨、C60等 P:红磷、白磷等

主题2 化学反应与能量

1.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实质(A)

答:化学反应的实质是化学键的断裂和形成的过程。

旧的化学键断裂需要吸收能量,体系能量升高。新的化学键形成需要放出

能量,体系能量降低。所以化学键的断裂和形成是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主要原因。

2.放热反应和吸热反应(B)

2008年化学会考主要知识点及其解答

定义:放热反应:放出热量的化学反应

吸热反应:吸收热量的化学反应 常见类型:

1.活泼金属和酸的反应

1.

2.所有的燃烧反应 2.C+H2↑+H2↑ 放热反应 3.酸碱中和反应 吸热反应 3.C+CO2 4.大多数的化合反应 4.大多数的分解反应

判断依据:1.反应物体系总能量和生成物体系总能量高低

放热反应:反应物体系总能量>生成物体系总能量 吸热反应:反应物体系总能量<生成物体系总能量

2.化学键断裂吸收的总能量和化学键形成放出的总能量高低 放热反应:E吸<E放 吸热反应:E吸>E放 热化学方程式

定义:能表示反应热的化学方程式。

书写:1.写出符合质量守恒定律的化学方程式,一般不写条件 2.方程式最后标出反应热 △H 符号:放热(—),吸热(+) 单位:

KJ·mol-1

3.计量数表示物质的量,可以是整数也可以是分数

4.标名各物质的状态,S、l、g

3.化学能与热能的转化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B)

①通过吸热和放热反应达到化学能与热能的转化。

②了解提高燃料的燃烧效率和开发高能洁净燃料的重要性

③燃料的热值:完全燃烧每克燃料形成稳定的物质所放出的热量 单位:

KJ·g-1各种燃料的热值各不相同。

4.原电池(B)

定义:把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 构成条件:①两个电极 ②电解质溶液 ③形成闭和回路

④能发生自发的氧化还原反应 电流方向:正极→负极

2008年化学会考主要知识点及其解答

金属的腐蚀:

①化学腐蚀:金属直接跟周围的物质接触发生氧化还原反应。

5.电池的应用(A)

一次电池:用过后不能复原 电池

二次电池:充电后能继续使用

几种一次电池:锌锰干电池、氢氧燃料电池(两极为多孔碳棒,负极通氢气,

正极通氧气,以氢氧化钾溶液等为电解质)等。

几种二次电池:铅蓄电池、镊氢电池等。

6.化学反应速率(A)

定义:用来衡量化学反应进行快慢

表示方法:单位时间内反应物浓度的减少或生成物浓度的增加来表示

单位:mol·(L·s)或mol·(L·min)

-1

-1

注意:①化学反应速率没有正、负值,只有大小,没有方向。

②在同一反应中可以用不同的物质来表示化学反应速率,它们之间的等

于各物质的计量数之比。

③化学反应速率是一段时间内的平均速率,而不是某一时刻的瞬时速

率。

④一般不用固体反应物来表示化学反应速率。

7.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A)

内因:物质的性质

外因:①浓度:浓度越大,化学反应速率越快

②接触面积:反应物间的接触面积越大,化学反应速率越快

③压强(只针对有气体反应物参加的反应):压强越大,化学反应速

率越快

④催化剂:加入适当的催化剂可以加快化学反应速率 ⑤温度:一般反应的温度越高,化学反应速率越快 ⑥其他:光、电磁波、溶剂等

8.可逆反应(A)

定义:在同一条件下,既能向正反应方向进行,同时又能想逆反应方向进行

2008年化学会考主要知识点及其解答

的反应叫可逆反应。

注意:①同一条件下,正逆反应同时进行

②正逆反应都不能进行彻底反应物和生成物都不能完全转化

③反应物和生成物之间用“”连接

9.化学平衡及其特征(B)

定义:在一定条件下的可逆反应里,正反应和逆反应的速率相等,反应混合

物的组成保持不变的状态。

特征:①逆 化学平衡的研究对象为可逆反应

②等 化学平衡的基本特征是正反应速率和逆反应相等

③定 在达到化学平衡时,反应混合物中各组分的百分含量保持不变 ④动 化学平衡是一种动态平衡,达到平衡时,正逆反应速率相等,

但是正逆反应并没有停止

⑤变 化学平衡是有一定条件的,暂时的,相对的,当条件发生改变

时平衡会被破坏,在新的条件下又会建立新的平衡。

化学平衡状态的几种判断依据:①同一反应中,正反应速率等于逆反应速率 ②反应混合物的组成保持不变

③反应物或生成物消耗和生成的速率相等

主题3 化学与可持续发展

1.烃、烷烃(A) 烃:碳氢化合物成为烃。 烷烃

定义:碳原子都以碳碳单键连接,其余的价键均用于与氢原子结合,达到“饱

和”,这一系列化合物称为烷烃。

通式:CnH2n+2(n=1.2.3......)

命名:碳原子个数1-10个命名为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烷。 碳原子个数超过10个命名为某烷。 性质:与其代表物甲烷的性质相似(见下)

同系物:这些结构相似,在组成上相差1个或若干个“CH2”原子团的有机化

合物互称为同系物。

2.甲烷的化学性质(B)

①氧化反应:(不与KMnO4、强酸、强碱反应)

CH4+2O2

CO2+2H2O 现象:燃烧时火焰明亮

XCO2+Y/2H2O

烃完全燃烧通式:CXHY+(X+Y/4)O2

②取代反应

CH4+Cl2CH2Cl2+Cl2

CH3Cl+HCl CH3Cl+Cl2

CHCl3+HCl CHCl3+Cl

2

CH2Cl2+HCl CCl4+HCl

2008年化学会考主要知识点及其解答

现象:①Cl2的黄绿色逐渐变浅;②瓶壁上出现油滴;③打开饼盖时饼口有

白雾

3.乙烯的结构(A)

分子式:C2H4 结构式:

(两个碳原子和四个氢原子处于同一

平面,彼此之间的键角为120。)

乙烯分子中含有C=C碳碳双键,易发生加成、加聚等反应。 4.乙烯的化学性质(B) ①氧化反应

a 使酸性KMnO4褪色,发生氧化反应 b 燃烧

CH2=CH2+3O2

2CO2+2H2O 现象:燃烧时火焰明亮,并产生黑烟

②加成反应:有机物分子中双键或叁键两端的碳原子与其他原子或原子团直接

结合生成新的化合物的反应

与Br2加成:CH2=CH2+Br2与HCl加成:CH2=CH2+HCl

CH2Br—CH2Br(溴水褪色) CH3—CH2Cl

与H2O加成:CH2=CH2+H2O与H2加成:CH2=CH2+H2

CH3CH2OH CH3CH3

③加聚反应:含有碳碳双键或叁键的相对分子质量小的化合物在一定条件下

相互结合成相对分子质量大的高分子化合物分子的反应 n CH2=CH

2

(聚乙烯)

5.苯的结构(A)

分子式:C6H6

苯分子具有平面六边形结构,六个碳碳键是介于碳碳单键和碳碳双键之间的独特的键,六个碳碳键之间的夹角为120。

6.苯的性质(A)

物理性质:通常情况下,苯是无色,带有特殊气味的有毒液体,不溶于水,

密度比水小,熔点5.5。C,沸点80.1。C。 化学性质: ①取代反应:

2008年化学会考主要知识点及其解答

卤代:+Br

2

(溴苯)+HBr

硝化:+HNO

3(硝基苯)+H2O

磺化:+HO—SO3

H(苯磺酸)+H2O

②氧化反应

a 苯不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不使溴水褪色。 b 燃烧:2C6H6+15O2 ③加成反应

+3H

2

(环己烷)

12CO2+6H2O(火焰明亮有浓烟)

7.石油炼制(A)

石油的成分:石油主要由C、H元素组成,同时含有少量的O、S、N等元素。

石油是由各种烷烃、环烷烃和芳香烃组成的混合物,其中大部

分是液态烃,在液态烃中溶有气态烃和固态烃。

石油炼制的目的:一方面是将石油混合物进行一定程度的分离;另一方面是

将含碳原子多的烃转变成为含碳原子较少的烃,以提高石油的利用价值。

石油炼制的几种方法: ①石油的分馏

原理:石油是烃的混合物,没有固定的沸点。各种烃的沸点随含碳原子

数增多而升高。用蒸发和冷凝的方法把石油分成不同沸点范围的蒸馏产物,这种方法叫石油的分馏。分馏出来的各种成分叫馏分。每一种馏分仍然是多种烃的混合物。

主要原料:石油

主要产品:溶剂油、汽油、煤油等 ②石油的裂化

原理:在一定条件下,将相对分子质量大、沸点较高的烃断裂成相对分

子质量较小、沸点较低的烃的过程。在催化作用下进行的裂化叫催化裂化。

主要原料:重油、石蜡等

主要产品:汽油、饱和和不饱和的烃

例:C16H

34 C8H18+C8H16

③石油的裂解

原理:在更高的温度下,使长链烃断裂成各种短链的气态烃和少量液态

2008年化学会考主要知识点及其解答

烃的过程。裂解是一种深度的裂化。

原料:含直链烷烃的石油分馏的产品 主要产品:乙烯、丙烯等短链不饱和烃 例:C8H18

C4H10

C4H10+C4H8 C2H6+C2H4 CH4+C3H6 2C2H4

C4H10 C4H

8

8.煤的干馏(A)

煤的组成元素:主要含碳,另外还含有上了的H、N、S、O等元素。

煤的干馏:将煤隔绝空气加强热使其分解的过程,叫做煤的干馏。在此过程

中,煤发生了复杂的化学变化。煤经过干馏得到焦碳、煤焦油、粗氨水和焦炉气等物质。

9.乙醇的结构(A)

分子式:C2H6O 结构式:

结构简式:CH3CH2OH 官能团:—OH(羟基)

10.乙醇的化学性质(B) ①与活泼金属反应

2CH3CH2OH+2Na 3CH2ONa+H2↑ ②氧化反应

a燃烧:CH3CH2OH+3O2 b催化氧化:2CH3CH2OH+O2

2CO2+3H2O

2CH3CHO+2H2O

现象:热铜丝由黑色变成光亮的红色,并闻到有刺激性气味。 用途:①作燃料 ②制造饮料、香精 ③化工原料 ④常用的有机溶剂

⑤医学用途

11.乙酸的结构(A) 分子式:C2H4O2 结构式:

结构简式:CH3COOH

官能团:—COOH(羧基)

2008年化学会考主要知识点及其解答

12.乙酸的化学性质(B) ①弱酸性

CH3COOHCH3COO—+H+ 1.使指示剂变色 2.与活泼金属反应

3.与某些金属氧化物反应 4.与碱反应 5.与盐反应

②酯化反应:酸和醇作用生成酯和水的反应。在反应中,羧酸分子中羧基上

的羟基跟醇分子中的羟基上的氢原子结合生成水,其余部分结合成酯。 CH3COOH+CH3CH2OH

CH3COOCH2CH3+H2O

制备乙酸乙酯的实验: a现象:饱和Na2CO3溶液上生成一层不溶于水的透明的油状液体,并且闻到

特殊的水果香味。

b浓硫酸的作用:催化剂和吸水剂

c导管末端不能插入饱和Na2CO3溶液中,目的是防止受热不均发生倒吸 d饱和Na2CO3溶液的作用:吸收蒸出的乙酸、乙醇,便于闻到乙酸乙酯的

气味,减少乙酸乙酯在水中的溶解度,有利于分层。

③用途:有机化工原料、香料、燃料、医药及农药等 13.酯和油脂(A)

酯:由酸和醇脱水生成的化合物称为酯。油脂是酯的一种。

羧酸酯的通式:RCOOR」 饱和一元羧酸和饱和一元醇

形成的酯的分子式:CnH2nO2

命名:根据相应酸和醇的名称命名为“某酸某酯”

物理性质:一般酯的密度比水小,难溶于水,易溶于乙醇等有机溶剂。低级酯

有特殊的芳香气味。

化学性质:酯和水发生的水解反应 a 酸性水解

RCOOR」+H2O

RCOOH+ R」OH(可逆)

b 碱性水解

RCOOR」RCOONa+ R」OH(不可逆)

油脂:由多种高级脂肪酸和甘油通过酯化反应生成的甘油酯。

硬脂酸甘油酯:

油脂的碱性水解反应(皂化反应)

2008年化学会考主要知识点及其解答

+ 3NaOH3C17H35

COONa +

油脂的用途:制皂、食用、化工原料等。 肥皂的主要成分:硬脂酸钠 去污原理:硬脂酸钠中分为亲油基团C17H35—和亲水基团—COO—亲油基

团“拉着油”,亲水基团“拉着水”,将油污“拖下水”。

14.糖类(A)

15.葡萄糖的性质(B)

物理性质:无色无味、溶于水,有甜味。 化学性质:具有还原性 ①银镜反应

a 银氨溶液:AgNO3溶液加2%氨水直到析出的沉淀恰好完全溶解 b 成功的关键 碱性环境 c 水浴加热

d 现象:试管壁上析出一层光亮的银镜 ②与新制Cu(OH)2反应

a Cu(OH)2悬浊液:2ml 10%NaOH溶液滴加4-5滴5%CuSO4溶液 b 成功的关键 碱性环境 c 加热至沸腾

d 现象:生成砖红色的沉淀

可以利用葡萄糖的还原性来对其进行检验,医学上还可以用来检验病人尿液中葡萄糖的含量是否偏高。

16.蛋白质的组成(A)

组成元素:C、H、O、N、S等

蛋白质是多种不同的氨基酸相互结合而成的高分子化合物。 氨基酸

组成:氨基酸是羧酸分子里烃基上的氢原子被氨基(—NH2)取代后的生成

物。 几种常见的氨基酸:

(甘氨酸)

(丙氨酸)

2008年化学会考主要知识点及其解答

(谷氨酸)

氨基酸的性质: ①两性

碱性(—NH2结合H+):

+ HCl——→

酸性(—COOH电离出H+)②缩聚反应

+ NaOH——→

+H2O

n + nH2O

基团称为肽键

17.蛋白质的性质(A)

①两性(同上)

②盐析:少量的某些盐能促进蛋白质的溶解,但蛋白质在这些盐的溶液中由于

溶解度的降低而析出。

a 盐析是一个可逆的过程,析出的蛋白质加水仍然可以溶解 b 盐析是物理变化

c 盐析可以用与蛋白质的提纯

③变性:蛋白质在某种条件下发生结构和性质上的改变而凝结起来。 a 变性是一个不可逆的工程 b 变性是化学变化

c 能使蛋白质变性的条件有:加热、加酸、碱、加重金属盐(铜盐、铅盐、汞

盐、钡盐等)、某些有机物、射线等 ④颜色反应

蛋白质与浓硝酸接触变黄 ⑤灼烧

蛋白质灼烧有烧焦羽毛的气味,可用于蛋白质的鉴别 ⑥水解

在酸、碱或酶的作用下水解成氨基酸

18.高分子材料(A)

合成有机高分子:用化学方法合成的、相对分子质量高达几万至几百万的有机

化合物。

三大合成材料:1.塑料 2.合成纤维 3.合成橡胶

2008年化学会考主要知识点及其解答

19.乙烯、氯乙烯的加聚反应(A)

n CH2=CH

2

(聚乙烯)

n CH2

=CHCl(聚氯乙烯)

20.海水的综合利用(B)

氯气的提取

原理:电解饱和食盐水(氯碱工业) 2NaCl+2H2O

2NaOH+H2↑+Cl2↑

设备:阳离子交换膜电解槽

阳离子交换膜防止生成的Cl2与NaOH混合反应,降低Cl2与NaOH的

产量。 溴单质的提取

原理:氯单质置换溴单质 Cl2+2Br—===Br2+2Cl—

操作:从海水中提取溴,通常是将氯气通入提取粗食盐后的母液中,将溶液中

的溴离子转化为溴单质。生成的溴单质仍然溶解在水中,鼓入热空气或水蒸气,能使溴从溶液中挥发出来,冷凝后得到粗溴,精制粗溴得到高纯度的溴单质。 镁的提取 原理:CaCO3

CaO+CO2↑

CaO+H2O===Ca(OH)2

MgCl2+Ca(OH)2===Mg(OH)2↓+CaCl2 Mg(OH)2+2HCl===MgCl2+2H2O MgCl

2

Mg+Cl2↑

操作:先将海边大量存在的贝壳煅烧成石灰,并将石灰制成石灰乳,将石灰乳加

入到海水沉淀池中,得到氢氧化镁沉淀,将氢氧化镁与盐酸反应,蒸发结晶得到六水和氯化镁晶体(MgCl2·6H2O)将晶体在一定条件下加热生成无水氯化镁,电解熔融的氯化镁可以得到金属镁。

21.酸雨的防治(B) 酸雨:pH小于5.6的雨水

类型:硫酸型酸雨:①2SO2+O2

2SO3 ②SO2+H2O

H2SO3

SO3+H2O===H2SO4 2 H2SO3+O2===2H2SO4 硝酸型酸雨

危害:酸雨的危害是多方面的。它进入江河湖泊,会导致鱼类难以生存,影

响水生生物的繁殖;在土壤中,使其中的钙、镁、磷等营养元素溶出,

2008年化学会考主要知识点及其解答

并迅速流失,使土壤肥力下降,并被逐渐酸化,农作物和树木的生长遭到破坏;它加快了桥梁、雕塑等建筑物的腐蚀速率等。

治理:首先要从消除污染源着手,研究开发能替代化石燃料的新能源,这既有

利于合理利用化石燃料这一有限资源,又能从根本上防止酸雨的产生;其次要利用物理及化学方法对含硫燃料预先进行脱硫处理,以降低二氧化硫的排放,对燃煤、工业生产中释放出的二氧化硫废气进行处理或回收利用;此外,还需要提高全民的环境保护意思,加强国际间合作,全人类共同努力减少硫酸型酸雨的产生。

22.绿色化学(A)

绿色化学又称“环境无害化学”、“环境友好化学”、“清洁化学”,绿色化学是近十年才产生和发展起来的,绿色化学的最大特点是在始端就采用预防污染的科学手段,因而过程和终端均为零排放或零污染。世界上很多国家已把“化学的绿色化”作为新世纪化学进展的主要方向之一。

2008年化学会考主要知识点及其解答.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精彩图片

    热门精选

    大家正在看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限时特价:7 元/份 原价:20元

    支付方式:

    开通VIP包月会员 特价:29元/月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fanwen365 QQ:370150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