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通口型教程(7)
时间:2025-04-19
时间:2025-04-19
最好的办法是分解翻译这段讲话,在录制的音轨中抓住最基本的要素。要学会用耳朵“斜睨”并且试着提取讲话中的整体感觉。
大家一起看看这段历史。
十九世纪末期以前的很长一段时间,文艺复兴艺术都在小心翼翼的试图尽全力对现实进行准确的反应并再现。 现实主义就是他们的终极审美,对绘画拘泥于表面含义的译读也是当时的法则。当时有一批艺术家认为应该捕捉画面的整体感觉,他们不在陶醉于如何表现一棵树上的所有树叶,而是开始研究光、影和色相是如何从另外一个领域来展现一棵树的。这个全新的领域阐述了色彩,色调和对比远比树叶本身重要的多。起初这些艺术家们被冠以懒汉艺术家的恶名,因为他们懒得连细节都不画了。但很快这个这种让人耳目一新的画风席卷了整个世界,人们吃惊的发现在原来只有树叶的地方,竟然生长出了生命和美丽。
那和我们的口型动画有什么关联呢?
关联就是:就像印象派艺术家摒弃写实主义一样,我们在做口型动画的时候也需要采取一些类似印象派的方法。
原则3:象印象派画家那样解译你的口型动画
如果你的动画能抓住那些主要的印象就会放开一些细枝末节的东西,就像印象派画家用一个笔触就可以表现一簇树叶一样,你同时还要把词和声音口型与之后的词和口型融合起来,把表情对象的权重值混合调整从而得到一个顺畅的流程。别再想着表现树叶了,用对比和形状来表达吧。因为与其说讲话是字母的功能,他更像是一种流畅的思考过程。
印象派在现实中口型动画的应用
咱们再看一次我们的示例短句”you hafta get”,更加印象派的解译方法会强调以下几个音:
Ooo
aaF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