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通口型教程(6)
时间:2025-04-19
时间:2025-04-19
Eh
T
相对于如何表现一个人说 “you hafta get”这个翻译就太过忠实于字面了。但如果你继续做并且按照它做口型关键帧,你很快会发现这样会产生一个跳帧非常严重的口型动画。一些帧可能也就存在一帧,这样在信息量和表达时间上就产生了矛盾以致于观众不能进行充分的转译和理解。分析一下,当你从一个开的很大的口形 (hafta的Ah“啊”音),变为一个闭口音 (hafta的f“弗”音)然后再到开口型(hafta的结尾)。你会看到结果是从开到闭再到开仅仅有三帧。朋友们,说实在的我觉得这真的不怎么好看。
那么如何处理字母,我是说“声音”的口型呢?
初学者常常会为某一个“音素”制作一个特定并且独立的相对应的表形。也就是说我们做表情时E就是E,K就是我们照着镜子说Kuh时的表情。刚开始这似乎非常合理,但问题是当你单说字母T的时候他是(“Tuh”)音,你的表情无论如何也不会看起来和读“skate”时有任何一点相似之处。而读“skate”里的“t”又和“petstore”里的“t”时的表情截然不同,还有读“THAT”里的“t”和“goatee”里的“t”时,表情可以说是造型迥异了。
原则2:口型动画必须与上下文结合
与上下文结合的意思是:
前一个音的口型影响当前发音的口型。同样地,下一个音也是蓄势于当前发音。
也就是说我们要表达的口型必须全部与上下文中的前音和后音结合表现。当你为在制作同一段音轨中不同“t”的发音而困惑的时候,如果不考虑对话中上下文的口型,你的动画口型会有非常严重的跳帧。在这里请记住原则1,语言动画不是给字母作动画,而是给一系列的口型“流程”作动画从而结合交流内容表现声音。
那么,Fancypants先生, 能切实谈谈我们该如何制作口型动画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