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砼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制度
时间:2025-04-05
时间:2025-04-05
莱芜连云水泥有限公司黄庄搅拌站
关于下发《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制度》的通知
全体职工:
为贯彻落实省政府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关于建立完善风险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的通知》(鲁政办字﹝2016﹞36号)、省政府安委会《关于深化安全生产隐患大排查快整治严执法集中行动推进企业安全风险管控工作的通知》(鲁安发﹝2016﹞16号)、《加快推进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与隐患排查治理两个体系建设工作方案》(鲁安办发〔2016〕10号)等文件精神,牢固树立安全发展观念,强化安全生产责任落实,建立健全公司风险管控体系,有效的开展本公司风险管控工作,现制定下发本公司《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制度》。
本制度自下发之日起生效实施,望各部门认真学习,严格遵守。
2018年5月28日
附件:《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制度》
1
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制度
1目的
为明确公司危害识别和风险评价的标准方法和过程,组织好危害识别和风险评价工作,全面识别我公司生产经营等活动中的危险、有害因素和风险,制定切实可行的纠正及预防控制措施,将我公司生产经营等活动中的危险、有害因素和风险进行有效的控制,减少各种危害的发生,从根本上降低或消除危险、有害因素和风险,特制定本制度。
2 适用范围
适用本公司范围内的所有生产活动、产品和服务过程中的风险评价与控制。
3定义
3.1危害可能造成人员伤害、职业病、财产损失、工作环境破坏或其组合的根源或状态。
3.2危害识别
认知危害的存在并确定其特征的过程。
3.3风险
特定危害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及后果严重性的结合。
3.4风险评价
依照现有的专业经验、评价标准和准则,评价风险程度并确定其全过程是否在可接受的范围。
3.5事故
造成死亡、职业病、财产损失、环境破坏的事件。
3.6事件
导致或可能导致事故的事情。
4评价组织与职责
4.1主要负责人负责风险评价领导工作,组织制定风险管理制度,成立评价
1
组织,进行风险评价,确定风险等级。
4.2安全生产科负责风险管理的培训工作,负责公司巨大风险和重大风险的评价分析,负责风险评价记录的审查与控制效果验收,建立、更新危险源档案,定期进行风险信息更新。
4.3管理人员应负责组织、参与风险评价工作,提供相关资料,积极参与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
4.4风险评价和控制主要为从事该工作的人员服务,要求该项工作的从业人员进行评价。评价初期,可由对从业人员进行培训和指导,进行示范,逐渐转变由从业人员自行评价,从业人员风险评价可与技能考核相结合。
4.5工作小组组成及职责
4.5.1危害识别及风险评价工作小组组成
公司成立风险评价工作小组,由主要负责人任组长,生产总监任副组长,各车间、部门负责人及作业人员为成员。
4.5.2危害识别及风险评价工作小组职责
全面负责本公司的危险、有害因素识别和风险评价工作。根据确定评估对象的作业性质和危害复杂程度,应用安全系统工程原理,选择科学、合理的评价方法进行定性、定量分析评价,根据评价结果确定重大的安全危害,提出风险控制的措施,列出危险、有害因素清单,制定风险评价报告,落实重大事故隐患的整改。
5工作程序和内容
5.1风险点确定
1、风险点划分原则
1)设施、部位、场所、区域
风险点划分遵循“大小适中、便于分类、功能独立、易于管理、范围清晰”的原则,风险点可按照区域场所、生产工序、设备设施及重点部位等进行划分。
2)操作及作业活动
1
对操作及作业活动等风险点的划分,应当涵盖生产经营全过程所有常规和非常规状态的作业活动,风险等级高、可能导致严重后果的作业活动应作为风险点。
2、风险点排查
1)风险点排查的内容
按照风险点划分原则,在生产活动区域内对生产经营全过程进行风险点排查,确定包括风险点名称、类型、区域位置、可能发生的事故类型及后果等内容的基本信息,建立风险点统计表。
2)风险点排查的方法
风险点排查应按生产(工作)流程的阶段、场所、装置、设施、作业活动或上述几种方法的结合等进行。
5.2危险源辨识
1、辨识方法
1)生产过程中的危险源辨识采用工作危害分析法(JHA)。即:针对每个作业活动中的每个作业步骤或作业内容,识别出与此步骤或内容有关的危险源,建立作业活动清单,工作危害分析评价记录表。
2)针对设备设施等采用安全检查表法(SCL法)进行危险源辨识,建立设备设施清单,安全检查分析记录表。
2、辨识范围
危险源的辨识范围应覆盖所有的作业活动和设备设施,包括:
1)规划、设计(重点是新、改、扩建项目)和建设、投产、运行等阶段;
2)常规和非常规作业活动;
3)事故及潜在的紧急情况;
4)所有进入作业场所人员的活动;
5)原材料、产品的运输和使用过程;
6)作业场所的设施、设备、车辆、安全防护用品;
1
7)工艺、设备、管理、人员等变更;
上一篇:水泵的种类与原理及选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