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自然地理区划中国自然地理
发布时间:2024-11-21
发布时间:2024-11-21
自然地理
第十章 自然地理区划1
内 容
自然区划的原则和方法 中国地域分异的特征
2
3
中国自然区划方案
自然地理
第一节 自然区划的原则和方法自然区划:是以地域分异规律为指导,根据区域发展的统一性、区域空间的完整性和区域综合自然特征的一致性,逐级划分或合并自然地域单位, 并按这些地域单位的从属关系建立一定形式的地 域等级系统的研究方法。这种地域系统的研究法 通常简称为自然区划。
自然地理
自然区划的对象和侧重点不同,可分为部门自然区划和综合 自然区划。 部门自然区划是以地理某一个组成成分为对象进行划分,如 地貌区划、水文区划、土壤区划、植被区划。 综合自然区划的对象是自然地理综合体,以地域分异规律为 指导,根据自然地理综合体的相似性和差异性逐级进行区域划分 或合并,并根据其相似性程度和差异性程度排列成一定的区域等 级系统。
区域发展的统一性、区域空间的完整性和区域综合特征的一致性
自然地理
部门自然区划和综合自然区划:
它们之间存在差别:综合自然区划是从自然现象的综合特征进行区划,部门自然区划是从某一个要素特征进行划分。 它们之间的关系:部门自然区划应以自然地理环境的综合特
征为背景,而综合自然区划以部门自然区划为依据。按区划目的不同,自然区划中有特种目的的自然区划, 即针对某一特殊目的,而进行的地域划分,如农业自然区划、 公路自然区划、建筑自然区划。
自然地理
第二节 综合自然区划理论与方法一、综合自然区划的原则1、综合性原则和主导因素原则: 基本原则 综合性原则源于地域分异和区划单位的整体性。任何区域单位 都是由各个自然地理成分和区域内的部分所组成的统一整体。 主导因素原则:地域分异原因复杂,首先考虑决定地域分异的 主要因素。归结为一条总原则:从源、从众、从主的原则。所谓“从源” 指必须考虑成因、发生、发展和共轭关系,“从众”是指必须 考虑综合性和完整性,“从主”是指应考虑其典型性、代表性。 目的都是为了客观地揭示自然界的地域分异事实。
自然地理
一、自然区划的原则2、发生统一性原则 任何区域单位都是在地域分异因素(地带性和非地带性)共同 作用下的历史发展产物,是一个自然历史体,都有自己的年龄、 发生和发展历史、必须以历史的态度来对待区域单位的划分 。
如洪冲积平原;冲积平原;海积平原
自然地理
一、综合自然区划的原则3、相对一致性原则: 是对发生统一性原则的一大补充。在划分区域单位时,必须注意 其内部特征的一致性,不同等级的区划单位的一致性也是相对的, 各有不同的标
准。例如:自然带(高级单位)的一致性体现于热 量基础的大致相同;自然国的一致性体现于热量辐射基础相同情 况下,大地构造和地势起伏大致相同。自然地区(次一级单位) 的一致性体现在热量基础大致相同下的湿润干旱情况也大致相同, 如半湿润地区:干燥度,1~1.49,年降水量,500~1000㎜, 森林草原。 它适用于高级地域单位与低级地域单位之间相互转化。
自然地理
第二节 综合自然区划理论与方法一、综合自然区划的原则4、区域共轭性原则:该原则起源于区域单位的空间不可重复性。任 何一个区域单位永远是个体的。不能存在彼此分离的部分。 例如,山间盆地和它附近的山地极不相似,但根据区域共扼 性原则必须把两者合并到一个区域单位中。盆地之所以成为一个 盆地,是因为周围被山地所包围,反之,没有周围的山地也就无 法显示四川盆地的盆地特征。同理,若自然界中存在两个自然特 征类似但彼此隔离的区域也不能把它们划到一个区域单位中。 以上三个原则为一般性原则,也就是任何情况都必须考虑
自然地理
二、自然区划的方法1、 叠置法 这种方法采用重叠各部门区划(气候区划、地貌区划、土壤区划、 植被区划等)图的方式来划分区域单位。 运用GIS叠置部门自然区划图。根据气候区划单位与地貌气候单 位的相互关系、气候区划单位与土壤植被区划单位的相互关系、 地貌区划单位与土壤植被区划单位的相互关系,逐级确定综合自 然区划单位。可见,图幅叠置法实际上是在各部门自然区划图幅
上进行地理相关分析。
自然地理
第二节 综合自然区划理论与方法2、地理相关分析法 地理相关分析法主要是运用各种专用地图、文献以及统计资料, 对各自然地理成分之间的相互关系作分析后进行区划的方法。 先把各种专门地图和文献资料以及统计资料分别标注在适当比例 尺的工作底图上,画出坐标网格;然后用地理相关分析法分析其 密切程度。按其相关关系的密切程度编制出带有综合性的自然要 素组合图;在此基础上逐级进行区域划分。这种方法又称网格分 析法,它是贯彻综合性与主导性分析、发生学原则和区域共轭性 原则的重要方法。
与叠置法配合使用,效果好
自然地理
第二节 综合自然区划理论与方法3、主导标志法通过综合分析选取某种反映地域分异主导因素的自然指标作为 划定区界的依据。它强调在区划时,要选取反映地域分异主导因 素的某一指标作为确定区域界线的主要依据,特别强调在进行某 一级区划时必须按同一指标来划分。地域分异主导因素的标志, 往往是一、两个甚至是两、三个密切关联的标志。 综
合性原则和主导性原则相结合的产物,当前最好的方法。
中国自然区划:区、带、地区、地带、省
自然地理
第二节 综合自然区划理论与方法
4. 顺序划分法——“自上而下”的划分法 A、必须在综合分析的基础上 → 找出空间分异的主导因素 → 进而划出主导标志 → 自上而下逐级划分。 B、综合分析必然包含区域的演化史和特点的分析,也包含 景观形态类似性和区域完整性分析。 C、这种方法着眼于地域分异规律——地带性与非地带性, 按区域的相对一致性和区域共扼性划分出最高级区域单位, 然后逐级向下划分低级的单位。
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以前主要采用此方法。
自然地理
自上而下(Top-Down)方法1) 根据大尺度的地带性和非地带性分 异划分热量带和大自然区 (11:热量带 界限,12:自然大区界限); 2) 热量带和大自然区互相叠置。得出 地区一级单位。地区也可视为热量带 内的高级省性分异单位; 3) 根据地区内的带段性差异划分地带 、亚地带; 4) 根据地带、亚地带内的省性差异划 分自然省; 5)自然省划分为自然州; 6)自然州划分为自然地理区。
I2I1
图:自然区划等级系统逐级划分图式
自然地理
第二节 综合自然区划理论与方法5、 合并法——“自下而上”的区划方法 (类型制图法) A、自下而上的合并仍要根据发生共同性、形态类似性和 区域共扼性来进行。 B、这种方法是从划分最低级的区域单位开始,然后根据 地域共扼性原则和相对一致性原则,把它们依次合并为高 级单位。 C、在实际工作中,合并法通常是在土地类型图的基础上 进行的。图2是合并法的一种示意图式。
自上个世纪80年代以后,由于土地类型研究的开展,逐渐 重视使用此方法。
自然地理
自下而上(Bottom-Up)方法
A
B
C
D
E
图2 根据土地类型的质和量对比关系自下而上划分自然地理区的方法图示
A.划分出若干具体土地单位;B.对土地单位进行分类,区分出三种土地类型 (○、╋、△);C.去掉土地单位的具体界限,即为表示土地类型差别的景观 图;D.根据土地类型的质和量的对比关系,即组合分布图式的地域差异,划 分自然地理区(粗线条为自然地理区界线),同一种分布图式所占有的范围相 当于一个自然地理区;E.去掉土地类型界线,即为自然地理区(I、II、III)。
自然地理
自下而上(Bottom-Up)方法
A
B
C
D
E
根据土地类型的质和量对比关系自下而上划分自然地理区的方法图示
A.划分出若干具体土地单位;B.对土地单位进行分类,区分出三种土地类型 (○、╋、△);C.去掉土地单位的具体界限,即为表示土地类型差别的景观 图;D.根据土地类型的质和量的对比关系,即组合分布图式的地域差异,划 分
自然地理区(粗线条为自然地理区界线),同一种分布图式所占有的范围相 当于一个自然地理区;E.去掉土地类型界线,即为自然地理区(I、II、II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