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春新教材高中地理第一章人口第二节人口迁移学案新人教版必修第二册

时间:2025-07-08

第二节人口迁移

课标内容核心素养目标

运用资料,描述人口

迁移的特点及其影

响因素

1.结合资料,说出人口迁移的含义。

2.结合图文资料,描述人口迁移的特点。(区域认知+综合思维)

3.通过不同区域间的人口迁移实例,说明影响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

(区域认知+综合思维+地理实践力)

知识清单一什么是人口迁移

1.人口迁移的概况

(1)概念:人口居住地发生长期或永久性改变的人口移动。

(2)分类:国际人口迁移和国内人口迁移。

(3)后果:使区域人口数量发生变化,即人口机械增长。

知识清单二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

1.理论依据:推拉理论原理。

推力:迁出地的一种或多种劣势。

拉力:迁入地的一种或多种优势。

2.具体影响因素

(1)人文因素:经济因素、政治、宗教、文化、战争等。

(2)自然因素:

①自然环境优美、气候宜人、资源丰富的地区吸引人口迁入。

②环境恶化、灾害频发、资源耗竭的地区人口大量迁出。

【温馨提醒】经济因素是影响人口迁移最重要的因素,但在特定的时空背景下,任何一因素都能成为人口迁移的决定性因素。

知识清单三人口迁移的时空特点

1.国际人口迁移

旧大陆:亚洲、非洲、欧洲;新大陆:美洲、大洋洲。

时间特点

典例

19世纪以前以集团性、大批移民为主从旧大陆到新大陆,贩卖黑奴

二战以后

人口从发展中国家到发达国家,外籍

劳工逐渐成为主要形式欧洲和北美成为人口净迁入区,西亚和北非的石油外籍劳工

【温馨提醒】亚洲一直是国际人口迁移的迁出区,北美、大洋洲的澳大利亚、新西兰一直是国际人口迁移的迁入区。

2.国内人口迁移

(1)特征:形式多样、频繁发生,影响国家人口分布。

(2)发展历史阶段:

①工业革命以前:大规模垦荒、严重自然灾害、战争引起人口迁移。

②工业革命以后:人口从农村迁往城市是最广泛的形式。

(3)我国的人口迁移

时间特点原因典例

改革开放前有计划、有组织

计划经济体制和严格的

户籍管理制度20世纪50年代的知识青年上山下乡

改革开放后

人口从农村迁往城市,

从内陆迁往沿海快速工业化和城镇化推

动,沿海地区经济发展

“人才东南飞”

国际人口迁移的新形式

生态移民

生态移民指为了保护或者修复某地特殊的生态而进行的人口迁移或因自然环境恶劣,当地不具备就地扶贫的条件而将当地居民整体迁出的移民。

工程移民

由工程建设所引起的非自愿人口迁移。工程移民包括水利、电力、铁路、公路、机场、城建、工业、环保等工程的移民。

任务清单一人口迁移与人口流动

情境探究

[情境] 截至2019年3月1日,为期40天的2019春运圆满落幕。据统计2019年春运全中国旅客发送量29.8亿人次,历年的春运大潮中,学生流、民工流及探亲流是主要的春运客流。

[探究] (1)庞大的春运客流属于人口迁移现象吗?为什么?

(2)春运客流反映出我国目前的人口迁移与流动的主要特点是什么?

提示(1)不属于人口迁移现象。因为春运客流主要是学生流、民工流及探亲流,其居住地不会发生永久性或长期性改变。

(2)从农村到城市,从内地的省、自治区到沿海城市和工矿区。

素养凝练

1.“三看”法判断人口迁移

人口迁移一般有三个判断标准,即空间位移,居住地变更和时间限度。只有同时满足这三个条件的人口移动才能称为人口迁移。

(1)一看空间位移——判断人口是否出现了空间移动现象,这是人口迁移的前提。

(2)二看居住地变更——判断是否跨越了行政区域界线。只有跨越行政区域界线才算人口迁

2020春新教材高中地理第一章人口第二节人口迁移学案新人教版必修第二册.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精彩图片

    热门精选

    大家正在看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限时特价:7 元/份 原价:20元

    支付方式:

    开通VIP包月会员 特价:29元/月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fanwen365 QQ:370150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