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城市边缘区乡村旅游地经济重构_开放的村落和被消费的乡村_王瑗

时间:2025-04-20

大城市边缘区乡村旅游地经济重构

大城市边缘区乡村旅游地经济重构

———开放的村落和被消费的乡村

(四川省社会科学院区域经济研究所,四川成都610071)

摘要:大城市边缘区乡村旅游地的兴起和发展是当前中国城市推进统筹城乡战略进程中出现的一种实践产物。旅游

经济顺应大城市休闲消费经济发展,以一种新兴的姿态切入乡村,打破了传统乡村的封闭格局,并形成一条充满活力的经济线索将乡村土地、产业、社会和自然文化景观等要素串联成一部拉动地区发展的巨大机器,不仅促进了乡村产业结构转—三型和经济增长,更被主动地运用成为统筹城乡的战略手段。本文选择成都统筹城乡建设中最具代表性的乡村旅游地——圣花乡作为研究案例,从经济视角出发,通过观察其乡村旅游经济发展前后的经济格局和产业结构变化,分析旅游经济注入对乡村经济重构的作用,及其在促进城乡一体化进程中的战略意义。

关键词:大城市边缘区;乡村旅游地;经济重构;统筹城乡中图分类号:F299.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292X(2013)10-0111-06

RuralTouristDestination'EconomicRestructuringinUrbanFringe

———TheOpenandConsumedCountry

WANGYuan

(RegionalEconomyinSichuanProvinceAcademyofSocialSciences,ChengduSichuan610071,China)

Abstract:http://plyingwiththegrowthofcentralcities'leisureconsumption,tourismeconomyembedsinurbanfringeruralareasandbreakstheblockednativemarket.Tourismstartscombiningandrestru-cturingrurallandspace,industry,society,naturalsceneandculture.Itnotonlypromotestheupgradingofanindustrialstructureandeconomygrowth,butalsobeinitiativelyappliedbylocalgovernmentasapositivestrategicwayofintegratingurbanandruralarea.ThispaperworksonSanshengruraltouristdestinationasatypicalcaseinChengdu'surbanization.Fromaneconomicperspective,wefocusedonstudyinghowtourismaffectstheruralarea'seconomyreconstructionandacceleratingitsurbanizationprocess,byobservingthetransformationofSansheng'seconomicpatternandindustrialstructureaftertheembeddingoftourismeconomy.

Keywords:Urbanfringe;Ruraltouristdestination;Industrialreconstruction;Integrationofurbanandruralareas

一、经济边界的开放和传统村落的解体

在关于什么是乡土中国的基本研究单位的争论上,“村落派”和“集市派”是颇具代表性的两大阵营。“村落派”倾向于假设乡土社会是相对封闭的,构成村庄共同体的社会边界、文化边界、行政边界、自然边界和经济边界基本上是重合的。因此,在一个

主要由地缘、血缘关系结成的“孤立封闭的社区发展模式”里,乡村经济也深深嵌入其社会文化结构,长期维持着一种自给自足,缺乏与外界联系的封闭经济系统。农民的生产、生活、交易,甚至是农闲消费都局限在一个村落共同体的内部不断地循环往复。“集市派”则假设村落并不是封闭的,它的地域边界并不

收稿日期:2013-05-27

作者简介:王瑗(1981-),女,山东潍坊人,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旅游规划与开发。

··111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2013年第10期

成都城市未来的发展必然需要跳出当前的地域局限,向外部更广阔的区域寻求拓展的空间,进行更科学的资源配置和功能布局。2007年6月7日,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批准重庆市和成都市员会下发了《

》,自此,设立全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实验区的通知成都走上了改革的前台。这为城市化进程最前沿的边缘区地带(尤其是乡村)带来了更多未知的变化和实践的机遇。在这里进行的创造和演变将成为全国改革关注的焦点和参考借鉴的样本。

成都周边众多的乡村旅游地正是在这种背景下日渐兴起并发展壮大的。早在上世纪80年代,成都的乡村旅游就便以“农家乐”的形式萌芽于郫县的农科村。这是一种农户依托自身花圃庭院从事休闲餐饮等接待活动的自发性经营行为。这种经营方式所产生的良好经济效益使其迅速在成都周边乡村推广开来,于是在90年代中后期成都“农家乐”模式的乡村旅游得到了快速发展。而乡村旅游走上正轨规模化经营阶段还是在2003年以后,以成都锦江区三圣花乡的成功打造为代表,实现了乡村旅游向规范化、规模化、品牌化的跨越式发展。同一时期,龙泉驿区兴龙镇、都江堰青城镇、郫县友爱乡等都纷纷走上了品牌正轨。化经营的模式,被国家授予“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三圣乡更是在2006年先后被评为“国家AAAA级旅游风景区”,“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全国首批农业文化产业示范基地”和“全国统筹城乡发展和新农村建设的示范点”。乡村旅游的意义已经从农民的经济增收途径,上升到了引导农村产业结构转型,实现农村现代化,建立新型乡村,以及实现城乡一体化的战略意义高度。乡村旅游创建了一种以非工业化路径推动乡村向城市过渡的新型乡村发展模式。这种城市化的演变不仅是乡村顺应外部环境逐步转变的过程,在更大程度上,也是乡村以旅游经济发展为契机对自身空间、社会、文化等方面进行主动重构的结果。乡村旅游对于当前城市边缘区的乡村而言,已经不仅仅是一种新兴经济的自然萌发, …… 此处隐藏:9742字,全部文档内容请下载后查看。喜欢就下载吧 ……

大城市边缘区乡村旅游地经济重构_开放的村落和被消费的乡村_王瑗.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精彩图片

    热门精选

    大家正在看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限时特价:7 元/份 原价:20元

    支付方式:

    开通VIP包月会员 特价:29元/月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fanwen365 QQ:370150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