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翅豆芫菁室内人工养殖探究
发布时间:2024-11-18
发布时间:2024-11-18
短翅豆芫菁室内人工养殖探究
四川动物2005年第24卷第4期 SichuanJournalofZoology Vol 24 No 4 2005
短翅豆芫菁室内人工养殖探究
冯钦忠,周建威*
(贵州师范大学理学院,贵阳550001)
摘要:室内人工养殖短翅豆芫菁研究结果表明:不同食物、温度、土壤含水量、光照等对短翅豆芫菁存活期有不同的影响。在温度为17 5~25 0 、土壤含水量为10%时短翅豆芫菁存活期最长;充分的光照及空气流通有利于短翅豆芫菁的生存。
关键词:短翅豆芫菁;食物;温度;土壤含水量;光照;存活期;人工饲养
中图分类号:Q969 4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7083(2005)04-0542-04
TheStudyoftheManualRoomRaiseofEpicautaapteraKaszab
FENGQin zhong,ZHOUJian wei*
(SchoolofPhysicsandChemistry,GuizhouNormalUniversity,Guiyang550001)
Abstract:Foritsextensiveusesinmedicineandinecology,thenaturalresourcesoftheEpicautaapteraKaszabhave
beendramaticallydecreased.ThepaperintroducesthestudyofthemanualroomraiseofEpicautaaptera.Asaconclu sion,differentfoods,temperatureandwater contentinsoilplayasignificantroleinthelifetimeofEpicautaaptera.Incomparison,thetemperaturerangeof17 5~25 0 andthewater contentinsoilof10%arethebestconditionsforthegrowthofEpicautaaptera.TheleavesofHydrocotylesibthorpioidsLam,soybeanandcowpeaareitsfavoritefoods.Plentyofsunshineandairarealsoimportant.
Keywords:EpicauteapteraKaszab;food;temperature;water contentinsoil;light;lifetime,manualroomraise
短翅豆芫菁(EpicautaapteraKaszab)隶属于
鞘翅目(Colepotera)芫菁科(Meloidae)豆芫菁属(EpicautaReteubacher)。其生活史复杂,食性较杂,幼虫以蝗虫卵为食,成虫为植食性。成虫体内可释放斑蝥素[1]。 中国药典!中指明能分泌斑蝥素的药用芫菁科昆虫为南方大斑蝥和黄黑小斑蝥两种。斑蝥素的药用价值在于外用能蚀死肌、敷疥癣、除恶疮,内服有攻毒、逐淤散结、抗肿瘤的作
2]
用( 中国药典!,1985),中医应用已逾2100年[。近几年我国对斑蝥素的临床研究表明,斑蝥素及其衍生物甲基斑蝥胺等对原发性肝癌疗效显著,明显优于手术治疗或化疗。药用需要量日益增加,而野生资源却日益减少,供求之间的矛盾越来越大,不少生产斑蝥素类药物的药厂因斑蝥素的不足而处于半停产状态。鉴于此,有必要寻求多种能分泌斑蝥素的药用芫菁科昆虫。本文对短翅豆芫菁的室内人工饲养进行了探究。
1 1 成虫来源与饲养
短翅豆芫菁成虫采自贵州省贵阳市花溪区及惠水地区,经贵阳医学院昆虫学教授陈汉彬鉴定。采后置于贵州师范大学理学院化学重点实验室内饲养。成虫饲养于长、宽、高各为30cm的周围附塑料网的笼中,底部放置一定含水量的土壤。用从当地采集的各种新鲜的植物叶喂养成虫,并每日早、晚两次更换饲料。更换饲料之前清理笼内饲料残渣及成虫排泄物。
成虫体长12 0~18 0mm,触角细长,超过胸部。雄性触角在中部变宽,呈栉齿状。前胫2个,端刺等长。鞘翅基窄端宽,后翅不发达。触角基瘤与头同色(红色),体被、腹面全黑。雌性前胫外侧具长黑毛。一年一代,成虫于4月底5月初始见,喜阴凉环境,植食性。6~7月为高峰期,具 假死性#。1 2 实验方法
1 2 1 食性研究 分别以新鲜的大豆叶、天胡荽
1 材料与方法
收稿日期:2005-05-20 修回日期:2005-06-20 基金项目:药用生物有效成分的分离与提纯(编号:05137)作者简介:冯钦忠(1970~),男,化学工程师,在读硕士,研究方向:环境化学,E mail:Fengqinzhong1970@126 com
*
通讯作者,博士,教授,贵州师范大学科研处
短翅豆芫菁室内人工养殖探究
四川动物2005年第24卷第4期 SichuanJournalofZoology Vol 24 No 4 2005
叶、何首乌叶、野豌豆叶、苋菜叶、三叶草、豇豆叶喂养短翅豆芫菁成虫,观察摄取食物情况。1 2 2 最佳土壤含水量的研究 从成虫产地取回土壤,除去石块、杂草等粉碎至一定大小,放入烘箱中烘干至恒重。冷至室温后,加水分别配制所需的土壤含水量。在不同的温度、土壤含水量条件下,观察短翅豆芫菁存活情况。
1 2 3 最佳温度的研究 采取24小时连续加热方式对成虫进行恒温加热。设置15 0 、17 5 、20 0 、22 5 、25 0 、27 5 、30 0 等不同温度范围,通过短翅豆芫菁死亡情况的观察确定其适宜的存活温度。
1 2 4 光照与通风条件 资料显示[3],人工饲养中,保持饲养箱空间宽敞、通风透气以及充足的光照也是影响短翅豆芫菁生长的重要因子。1 2 5 成虫体重变化 每周称量成虫体重一次,做好记录。
1 2 6 防疫与保护技术 任何一种生物在生活过程中,均有疾病发生或受到天敌的侵害[4],饲养中注意加强保护措施。
叶,喜食三叶草、苋菜叶,最喜食天胡荽叶、豇豆叶与大豆叶。由于实验的大部分时间是在秋冬季节(9~12月),田野里已经很少能见到鲜嫩的大豆叶、野豌豆叶、三叶草、苋菜叶及豇豆叶,所以基本上是以天胡荽叶子喂养。天胡荽形状见图版。2 2 最佳土壤含水量
以分别配制含水量为5%、10%、20%的土壤,观察短翅豆芫菁的存活状况。实验过程中,设置10 、20 、22 、26 、28 、30 、34 (误差为 0 5 )等不同温度,实验中白天加热,晚上为室温。当土壤含水量为20%时,土壤粘结在一起,短翅豆芫菁无法匍匐在土壤的表面或钻进土壤中产卵,并且经常发现其翅膀或腹部粘有泥浆,存活时间不是很长;当土壤含水量为5%时,土壤特别松散干燥,短翅豆芫菁不能钻进土壤产卵,经常在笼子四周的塑料网上爬行,存活时间最短;当土壤含水量为10%时,短翅豆芫菁可以自由的匍匐在土壤的表面或钻进土壤中,并且生存时间最长;而没有加土壤的对照实验中,由于没有阴凉的环境,短翅豆芫菁只能爬在湿润的食物叶子下面或在笼子四周的塑料网上爬行,虫体明显瘦小,存活时间没有规律。实验表明,不同温度下,土壤含水量对短翅豆芫菁的存活有明显的影响,土壤含水量为10%为其最佳含水量。根据实验数据绘制土壤含水量与短翅豆芫菁存活期的曲线图(图1,2)
。
2 结果与分析
2 1 短翅豆芫菁食性
采集本地易得的新鲜大豆叶、天胡荽叶、何首乌叶、野豌豆叶、苋菜叶、三叶草、豇豆叶等,用清水浸泡以除去农药残留物或其他污染物。当用等量的上述几种叶子单独喂养短翅豆芫菁,发现大豆叶、豇豆叶及天胡荽叶子每次都被吃完,三叶草及苋菜叶子每次都有剩余,而野豌豆叶、何首乌叶几乎全部剩余。当把天胡荽叶分别和其他叶子混合在一起喂养时,发现天胡荽叶分别与何首乌叶、野豌豆叶混合食物中,天胡荽叶全部被吃光,而何首乌叶、野豌豆叶全部剩余;天胡荽叶分别与苋菜叶、三叶草叶混合食物中,天胡荽叶也是被吃光,苋菜叶、三叶草叶有部分剩余;天胡荽叶分别与大豆叶、豇豆叶混合食物中,三者都没有剩余;而天胡荽叶、何首乌叶子与大豆叶,天胡荽叶、何首乌叶与豇豆叶三者混合食物中,天胡荽叶最先被吃光,其次是大豆叶和豇豆叶,而剩下的是何首乌叶;当天胡荽叶、野豌豆叶与大豆叶,天胡荽叶、野豌豆叶与豇豆叶三者混合食物中,天胡荽叶也是最先被吃光,其次是大豆叶和豇豆叶,而剩下的是野豌豆叶。结果表明:短翅豆芫菁厌食野豌豆叶、何首乌
图1 不同温度下土壤含水量(%)与最短生长期(天)的关系
Fig.1Thegraphofwater contentinsoilandtheshortest
lifetimeunderdifferenttemperatures
A:土壤含水量为10% B:土壤含水量为20%C:土壤含水量为5% D:没有加土壤
短翅豆芫菁室内人工养殖探究
四川动物2005年第24卷第4期 SichuanJournalofZoology Vol 24 No 4 2005
图2 土壤含水量(%)与最短生长期(天)的关系
Fig.2Thegraphofthewater contentinsoilandtheshortestlifetime
A:温度为26 0 B:温度为30 0 C:温度为20 0
图3 温度与存活期(天)曲线图
Fig 3Thegraphofthetemperatureandlifetime
A:最长生长期(天);B:最短生长期(天)
2 3 最佳温度
在确定最佳土壤含水量的实验之后,把同一批成虫放在恒温为24 的空调房间喂养一周,待其生活环境趋于一致后,进行自制加热器加热实验。每一大笼在设定温度(误差为 0 5 )下,把养有短翅豆芫菁的带有塑料网的小笼放在大笼内,每一小笼内放含水量为10%的土壤;大笼体上方有一15cm见方的开口,上面覆盖一块玻璃以保证有充足的光照;大笼体右下方和左上方开有成排小孔,以确保空气流通。所喂养的食物均为天胡荽叶。当温度高于27 5 ,短翅豆芫菁明显烦躁不安,每日不停地在小笼四周的塑料网上爬行,不在土壤表面或钻进土壤中,吃的食物也明显减少,死亡之前也没有明显的迹象,往往是前一天到处爬行、活力很旺的虫子第二天就死亡了,存活时间不长;当温度低于17 5 时,短翅豆芫菁活力明显不强,匍匐在土壤表面一动不动,跟死了一样,受到惊扰后慢慢地向前移动一下身子就不再动了,往往有三四天处于垂死状态,吃的食物不多,存活时间不很长;当温度在17 5 ~25 0 ,短翅豆芫菁活力最强,吃的食物多,存活时间最长。表明温度对短翅豆芫菁的存活影响很大。温度太高或太低都不利于其存活,17 5 ~25 0 为其最佳存活温度,并且短翅豆芫菁耐低温比耐高温能力强。其温度条件与成虫存活期如表1、图3。
表1 温度与成虫存活期(天)
温度 存活期
15 017 520 022 525 027 530 02~163~196~216~295~185~123~10
能满足短翅豆芫菁的存活温度,每天中午把笼子放在室外通风及晒太阳;10月以后气温下降,室外温度不能保证短翅豆芫菁的存活温度,就在室内喂养。在维持所需要的温度条件下,每日至少打开门窗对流通风1小时;同时,有阳光时把饲养箱放在室内窗口使短翅豆芫菁享受充足的光照。阴雨天时由日光灯提供光照。2 5 成虫体重变化
在进行最佳土壤含水量研究的实验中,每周称量成虫体重一次。当不加土壤时,成虫明显偏瘦偏小,每一温度下体重均低于其它土壤含水量条件时。土壤含水量为10%、20%时,成虫体大且肥,体重较高。在温度为22 时,成虫的平均重量普遍高于其他温度范围。在同一温度条件下,土壤含水量为20%时,成虫的平均重量普遍高于其他条件下。但由于此条件与土壤含水量为10%相比成虫的存活期较短,因此实验中选取土壤含水量为10%。不同实验条件对短翅豆芫菁生长的影响如表2。
2 6 防疫与保护技术
短翅豆芫菁在自然界中的天敌,主要是鸟类、蛙类和一定种类的寄生蜂,如姬蜂(寄生于钻蛀性幼虫)、跳小蜂(寄生于甲虫的卵)、土蜂(寄生于跻螬)等。本实验中所使用的器具都经过化学方法消毒、冲洗,非实验人员不能接近短翅豆芫菁,这样就避免外来病菌的入侵,并且实验室为新近修缮的,短翅豆芫菁在自然界中的天敌根本不能进入实验室。这样就保证了短翅豆芫菁在生活过程的防疫与保护。
2 4 光照与通风条件的保证
为保证空间宽敞、通风透气以及充足的光照,本实验中选用较大的饲养箱。10
月以前室外温度
短翅豆芫菁室内人工养殖探究
四川动物2005年第24卷第4期 SichuanJournalofZoology Vol 24 No 4 2005
表2 不同实验条件下短翅豆芫菁的体重
编号2122232425262728293031323334353637383940
温度
含水量(%)
020105020105020105020105020105
第1次(g)0 13770 19820 16220 16540 10300 21420 11120 15320 09390 13450 13040 14760 11140 12180 15020 12180 10370 17580 14630 1341
第2次(g)0 12720 18370 16440 16850 10320 21150 10630 13920 08780 13360 13150 14670 10250 10770 14960 11620 10310 17140 10910 1216
第3次(g)0 13580 20330 13310 21280 11270 20370 12060 14410 11890 13610 14040 1487*0 11740 15190 12200 12650 16160 12560 1563
第4次(g)0 12680 22540 13330 21580 07130 18140 11160 13590 07310 13470 12590 1418*0 10840 11700 12140 12500 18540 09910 1563
第5次(g)0 14040 24140 13100 23870 09380 19680 11340 15220 08660 15340 12450 1500*0 11500 14520 14480 12850 15960 09760 1488
第6次(g)*0 23220 17300 23670 08740 18460 0957*0 0812*0 11840 1684*0 07540 14220 08610 08530 1860*0 1574
22
26
28
30
34
注:*表示在实验过程中试虫已经死掉。
3 讨论
3 1 实验重点探究外界条件对短翅豆芫菁成虫存活情况的影响,并确定其最佳生活条件:温度为17 5~25 0 、土壤含水量为10%时短翅豆芫菁存活期最长;充分的光照及空气流通有利于短翅豆芫菁的存活。文献记录人工喂养芫菁科成虫的最长时间为75天(5月24日~9月3日)
[5]
3 3 人工饲养需要解决试虫的饲料问题。本实验大部分食物采自贵阳市周边农村,在深秋及冬季不易找到。因此,选择合适的人工饲料或者温室条件下种植所需植物已迫在眉睫。
4 参考文献
[1]谭娟杰,章有为,王书永,等.中国药用甲虫%%%芫菁科的资源考察与利用[J].昆虫学报,1995,38(3):324~331.
[2]张志勇,袁锋.斑蝥素资源及其利用的研究进展[J].西北农业学报,1996,5(4):89~92.[3]周游,雷朝亮.不同温度和土壤含水对大斑芫菁生长发育的联合作用[J].生态学报,2002,(11):1859~1865.[4]刘玉升,李玉霞.中国昆虫养殖业的研究与应用[J].经济动物学报,2002,6(2):51~54.
[5]胡周强,肖杰易,韦会平.短翅豆芫菁生物学特性研究[J].昆虫知识,2000,37(5):287~289.
。本实验是
在秋冬季节进行的,成虫存活的最长时间为110天。目前还没有介绍短翅豆芫菁如何越冬的文章,本实验无疑填充了这一方面的空白。但对短翅豆芫菁的幼虫及其生长发育状况没有研究,这一领域也是下一步实验的重点。
3 2 本实验确定短翅豆芫菁耐低温比耐高温能力强,这与文献记录短翅豆芫菁喜荫凉潮湿环境相吻合。
上一篇:防雷与接地工程技术交底
下一篇:滕王阁序(注音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