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电网中电力设备及其技术发展分析(4)
时间:2025-04-21
时间:2025-04-21
智能电网中电力设备及其技术发展分析
·24·
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学报 第24卷
示,更具有一定智能意义的分析功能。智能变电站中,一次设备被检测的信号回路和被控操作驱动将简化了传统机电式采用微处理器和光电技术设计,
继电器及控制回路结构。数字程控器及数字公共信号网络取代传统导线连接。变电站二次回路中传统继电器及其逻辑回路被可编程序代替,传统的强电
9]
。模拟信号和控制电缆被光电数字和光纤代替[
节点(控制中心、变电站、分段开关、用户端口等)的数据通信网,将涉及光纤、无线、载波等各种组网对各种信息量的采集,涉及先进的传技术及设备。
感测量技术与设备,如光学或电子互感器、架空线路与电缆温度测量、电力设备状态在线监测、电能质量测量等。目前我国配电网的传感测量比较多的未来智能电网的是构建在光纤传感测量技术之上,构建也将在此基础上进行延伸。
提高电能质量是智能电网构建的一个重要目
标,在配电方面涉及大量的电力电子设备。而作为FACTS技术在配电系统应用的延伸,
()技术综合了配电DFACTSDistributionFACTS 网未来新技术的应用。DFACTS技术与输电系统中的FACTS技术侧重不同,FACTS设备的主要作用是调整输电线路的参数,控制线路的潮流,提高输电线路的功率传输极限,使输电线路的潮流能提高全网的经济性;也可以按预定计划实现控制,
通过快速控制提高系统动态性能,如调节电压、控而D制功率振荡和抑制次同步振荡等;FACTS技术主要用来提高供电质量,即减小谐波和畸变、电压波动与闪变、电压暂降与电压中断、消除三相不平衡,使电压的幅值和波形符合要求、提高功率因数等。配电网涉及的智能电力设备如表2所示。
变电站内的二次设备,如继电保护装置、防误测量控制装置、远动装置、故障录波装闭锁装置、
置、电压无功控制、同期操作装置以及正在发展中的在线状态检测装置等,将基于标准化、模块化的微处理机设计制造,设备之间的连接采用高速的网络通信,常规的功能装置将具有逻辑功能模块。2.4 配电方面
智能电网配电部分将实现高级配电自动化,以适应分布式电源与柔性配电设备的大量接入,满足同时采用分布式功率双向流动配电网的监控需要;
智能控制,现场终端装置能通过局域网交换信息,实现广域电压无功调节、快速故障隔离等控制功
10]
。智能配电网依赖前端先进的传感量测技术能[
对各类数据的采集,并通过通信网络完成数据的融合和传输,实现运行监视与协调控制,其中包含诸多的新技术和新设备。例如构建覆盖配电网中所有
表2 配电网涉及的智能电力设备的特点及分类
Tab.2 Characteristicsandclassificationofdistributionelectricaleuimentinvolvedinsmartrid qpg
类型静态
开关设备
配电网设备固态断路器(SSCB)
特点
可靠及重复操作特性,通过与其它装置,如静态补偿器或统一潮流控制器 具有快速通断、
等的配合使用,可极大提高配电网络的稳定性和可靠性。高频、低损耗和高安全性的特性,能够保证重要用户供电电源的迅速投切、限 具有瞬时、
有效解决冲击性负荷给电力系统带来的冲击。也可与其他技术结合使用,通制合闸电流等,
过协调控制解决配电网的相关电能质量问题。
具有消除系统电压波动、限制故障电流和抑 能在毫秒时间内将电压跌落补偿至正常值,
是对敏感负荷供电质量非常有效的串联补偿装置。制电压谐波的功能,
其无功输出相当于同容量S与传VC的1.4~2倍。 可从感性到容性全范围内连续调节,
统S具有响应更加迅速、电压闪变抑制更强、运行范围更宽、滤除高次谐波能力强、VC相比,
。电磁噪声显著降低以及功率损耗低等特点,是S的换代产品VC具有简化管理、节约开支、降低损耗、提 基于PWM变流器的一种用户电力新型调节器,
高效率等优点。可以使三电平并联型变流器同时完成抑制谐波、补偿无功和不对称的功能,并且达到良好的动态和静态效果。如果直流侧带有蓄电池,还可以作为逆变器向负荷提供
改善电能质量的有效措施。与传统的无源滤波器相比,有源电力滤 是治理电力系统谐波、
抑制闪变、补偿无功,自动跟踪补偿变化的谐波等技术优势。波器具有补偿各次谐波、
并联单元具有STATCOM和APF等功 集串联型和并联型补偿装置的多重功能于一体,
)等功能,能,串联单元具D直流储能单元具有蓄电池能量存VR和动态不间断电源(DUPS
储系统功能,通过多目标协调控制可实现电压调节、有功、无功动态调节、有源滤波、平衡化补偿、动态不间断电源、储能、直流电源等综合功能。系统正常运行时,电阻很小,对TO …… 此处隐藏:134字,全部文档内容请下载后查看。喜欢就下载吧 ……
下一篇:H&M广告策划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