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通用版)2019版高考化学大一轮复习 第42讲 化学实验方案的设计与评价优选
时间:2025-04-04
时间:2025-04-04
第42讲化学实验方案的
设计与评价
1.化学实验方案设计的五项基本原则
2.化学实验方案设计的基本思路
根据实验目的和原理及所选用的药品和仪器,设计合理的装置,并且从几种方案中分析选择出最佳方案。
3.化学实验方案的设计步骤
(1)明确目的,弄清原理
(2)选择实验用品
(3)实施实验操作——注意严谨性、逻辑性、规范性、安全性
(4)记录实验现象、数据——全面而准确
(5)分析、归纳得出结论
4.化学实验方案设计的注意事项
(1)实验操作顺序
装置选择与连接→气密性检查→加固体药品→加液体药品→开始实验(按程序)→拆卸仪器→其他处理等。
(2)加热操作先后顺序的选择
若气体制备实验需加热,应先加热气体发生装置,通入气体排出装置中的空气后,再给实验中需要加热的物质加热。目的是:①防止爆炸(如氢气还原氧化铜);②保证产品纯度,防止反应物或生成物与空气中的物质反应。熄灭酒精灯的顺序则相反。
(3)实验中试剂或产物防止变质或损失
(4)选用仪器及连接顺序
(5)仪器药品的准确描述
①实验中所用试剂名称:如无水硫酸铜(CuSO4),硫酸铜溶液,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澄清石灰水,饱和碳酸氢钠溶液等。
②仪器名称:如坩埚、研钵、100 mL容量瓶等。
1.某化学活动小组设计如图所示(部分夹持装置已略去)实验装置,以探究潮湿的Cl2与干燥Na2CO3反应得到的固体物质。
(1)已知:通入一定量的氯气后,测得D中只有一种常温下为黄红色的气体,其为含氯氧化物。可以确定的是C中含有的氯盐只有一种,且含有NaHCO3,现对C中成分进行猜想和探究。
①提出合理假设。
假设一:存在两种成分,即NaHCO3和__NaCl__;
假设二:存在三种成分,即NaHCO3和__NaCl__、__Na2CO3__。
②设计方案,进行实验。请写出实验步骤以及预期现象和结论(可不填满)。
限选实验试剂和仪器:蒸馏水、稀硝酸、BaCl2溶液、澄清石灰水、AgNO3溶液、试管、小烧杯。
2为__2Cl 2+H 2O +2Na 2CO 3===2NaHCO 3+2NaCl +Cl 2O__。
解析 (1)①在装置C 中通入一定量的氯气后,测得D 中只有一种常温下为黄红色的气体(含氯氧化物)。C 中含氯元素的盐只有一种,且含有NaHCO 3。假设存在两种成分,为NaHCO 3和NaCl ;假设存在三种成分,应还有未完全反应的Na 2CO 3,即NaHCO 3、NaCl 和Na 2CO 3。②步骤2中向A 试管中滴加适量BaCl 2溶液,检验产物中是否有Na 2CO 3。步骤3应是检验氯离子,应向B 试管中滴加过量的稀硝酸,再滴加AgNO 3溶液,若溶液变浑浊,则证明固体中含有NaCl 。(2)C 中有0.1 mol Cl
2参加反应,装置
C 中通入一定量的氯气后,测得
D 中只有一种常温下为黄红色的气体,若假设一成立,反应为Cl 2+Na 2CO 3―→NaHCO 3+NaCl +X ,依据氧化还原反应中得失电子守恒计算判断氯元素化合价为+1价,进而可推知C 中反应生成的含氯氧化物为Cl 2O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Cl 2+H 2O +2Na 2CO 3===2NaHCO 3+2NaCl +Cl 2O 。
综合实验设计题的解题思路
1.巧审题,明确实验的目的和原理。实验原理遵循可靠性、简捷性、安全性的原则,确定符合实验目的、要求的方案。
2
.想过程,理清实验操作的先后顺序。根据实验原理所确定的实验方案中的实验过程,确定实验操作的方法和步骤,把握各步实验操作的要点,理清实验操作的先后顺序。
3.看准图,分析各项实验装置的作用。认真细致地分析图中所示的各项装置,并结合实验目的和原理,确定它们在该实验中的作用。
4.细分析,得出正确的实验结论。在分析实验现象(或数据)的过程中,要善于找出影响实验成败的关键以及产生误差的原因,或从有关数据中归纳出定量公式,绘制变化曲线等。
[例1]某化学兴趣小组制取氯酸钾和氯水并进行有关探究实验。
实验 测定饱和氯水中氯元素的总量
(1)该小组设计的实验方案:使用如图装置,加热15.0 mL 饱和氯水试样,测定产生气体的体积。此方案不可行的主要原因是__因存在Cl 2的重新溶解、HClO 分解等,此方案无法测算试样含氯总量(或其他合理答案)__(不考虑实验装置及操作失误导致不可行的原因)。
(2)根据下列资料,为该小组设计一个可行的实验方案(不必描述操作过程的细节):__量取一定量的试样,加入足量的H2O2溶液,加热除去过量的H2O2,冷却,再加入足量的硝酸银溶液,称量沉淀质量(或其他合理答案)__。
资料:ⅰ.次氯酸会破坏酸碱指示剂;
ⅱ.次氯酸或氯气可被SO2、H2O2、FeCl2等物质还原成Cl-。
解析(2)为测定饱和氯水中氯元素的含量,依据原子守恒,结合资料ⅱ可知,可用足量的H2O2溶液将一定量的氯水中的氯气、次氯酸还原为Cl-,然后再加入足量AgNO3溶液,然后对生成的沉淀(AgCl)进行过滤、洗涤、干燥、称重,计算得到氯离子的物质的量,从而达到实验目的。
[例1]草酸(乙二酸)存在于自然界的植物中,其K1=5.4×10-2,K2=5.4×10-5。草酸的钠盐和钾盐易溶于水,而其钙盐难溶于水。草酸晶体(H2C2O4·2H2O)无色,熔点为101 ℃,易溶于水,受热脱水、升华,170 ℃以上分解。
回答下列问题:
(1)甲组同学按照如图所示的装置,通过实 …… 此处隐藏:8757字,全部文档内容请下载后查看。喜欢就下载吧 ……
下一篇:儿科护理记录单的规范书写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