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分子化学研究及进展

时间:2025-04-05

超分子化学研究及进展论文

超分子化学研究及进展

摘 要:超分子化学是化学的一个崭新的分支学科. 综述了超分子化学的发展历程、超分子的化学分类、超分子化合物的合成以及应用等问题.

关键词:超分子化合物; 主体客体; 识别作用; 配位

“超分子”一词早在20 世纪30 年代已经出现,但在科学界受到重视却是50 年之后了. 代写毕业论文 超分子化学可定义为“超出分子的化学”,是关于若干化学物种通过分子间相互作用结合在一起所构成的,具有较高复杂性和一定组织性的整体的化学. 在这个整体中各组分还保持某些固有的物理和化学性质,同时又因彼此间的相互影响或扰动而表现出某些

[1]整体功能 . 超分子体系的微观单元是由若干乃至许许多多个不同化合物的分子或离子或其他可单独存在的具有一定化学性质的微粒聚集而成. 聚集数可以确定或不确定,这与一分子中原子个数严格确定具有本质区别,把多个组分的基本微观单元聚集成“超分子”的凝聚

[2]力是一些(相对于共价键) 较弱的作用力. 如范氏力(含氢键) 、亲水或憎水作用等 .

1 超分子化合物的分类

1. 1 杂多酸类超分子化合物

杂多酸是一类金属一氧簇合物,一般呈笼型结构,是一类优良的受体分子,它可以与无机分子、离子等底物结合形成超分子化合物. 作为一类新型电、磁、非线性光学材料极具开发

[3]价值 ,有关新型Keg-gin 和Dawson 型结构的多酸超分子化合物的合成及功能开发日益受

[4 ,5 ]到研究者的关注. 杜丹等合成了Dawson 型磷钼杂多酸对苯二酚超分子膜及吡啶Dawson

型磷钼多酸超分子膜修饰电极,发现该膜电极对抗坏血酸的催化峰电流与其浓度在0. 35~0.

[6]50 mol/ L 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 靳素荣等合成了9 钨磷酸/ 结晶紫超分子化合物,

并对其光致变色性质进行了探究,即合成化合物具有光敏性,漫反射日光即可使其变蓝. 王

[7]升富等合成了磷钼杂多酸- L - 半胱氨酸自组装超分子膜电极,发现该膜电极对酸性溶液

[8]中的NO2- 有明显的电催化还原作用. 毕丽华等合成了多酸超分子化合物,首次发现了杂

[9]多酸超分子化合物溶于适当有机溶剂中可表现出近晶相液晶行为. 刘术侠等以Dawson 型

砷钼酸、金刚烷胺为原料合成了超分子化合物(C10H18N) 6As2Mo18O62·6CH3CN·8H2O ,该化合物具有可逆的光致变色特性,并提出了一个可能变色机理.

1. 2 多胺类超分子化合物

由于二氧四胺体系可有效地稳定如Cu ( Ⅱ) 和Ni ( Ⅱ) 等过渡金属离子的高价氧化态,若二氧四胺与荧光基团相连,则光敏物质荧光的猝灭或增强就与相连的二氧四胺配合物与光敏物质间是否发生电子转移密切相关,即通过金属离子可以调节荧光的猝灭或开启,起

[10]到光开关的作用. 苏循成等合成了8 羟基喹啉取代的二氧四胺大环配体,其中含有2 个

独立的螯合基团,在适当情况下能分别与金属离子配位.

大环冠醚由于其自组装性能及分子识别能力而引起人们广泛的重视. 近来,冠醚又成为

[11]在超分子体系中用于建构主体分子的一种重要的建造单元. 代写硕士论文 李晖等利用了

冠醚分子的分子识别能力及蒽醌分子的光敏性,设计合成了一种新的氮杂冠醚取代蒽醌分子,并以该分子作为主体分子,以稀土离子作为客体构成超分子体系,并研究了超分子体系内的能量转移过程.

1. 3 卟啉类超分子化合物

超分子化学研究及进展论文

卟啉及其金属配合物、类似物的超分子功能已应用于生物相关物质分析,展示了更加诱人的前景,并将推动超分子络合物在分析化学中应用的深入开展.

1. 4 树状超分子化合物

树状大分子(dendrimer) 是20 世纪80 年代中期出现的一类较新的合成高分子. 薄志山等首次合成以阴离子卟啉作为树状分子的核,树状阳离子为外层,基于卟啉阴离子与树状阳离子之间静电作用力来组装树状超分子复合物. 镧系金属离子(Ln3 + ) 如Tb3 + 和Eu3 + 的发光具有长寿命(微秒级) 、窄波长、对环境超灵敏性等特点,是一种优良的发光材料,

[13]但镧系金属离子在水溶液中只有很弱的发光. 朱麟勇等合成了聚醚型树枝体与聚丙烯酸

线性聚合体的两亲杂化嵌段共聚物,研究表明聚醚树枝体通过对Tb3 + 能量传递,使Tb3 + 发光强度大幅度提高的“天线效应”.

1. 5 液晶类超分子化合物

侧链液晶聚合物具有小分子液晶和高分子材料的双重特性,晏华在《超分子液晶》中详[14][12]细讨论了超分子和液晶的内在联系,探讨了超分子液晶分子工程和超分子液晶热力学. 李敏

[15]等从分子设计的角度出发,合成了以对硝基偶氮苯为介晶基团的丙烯酸类液晶聚合物,液晶基元上作为电子受体的硝基和作为电子给体的烷氧基可与苯环、N N 之间形成一个离域的π电子体系. 初步的研究表明:电晕极化制备的该类聚合物的取向膜具有二阶非线性光学

[16]性质. 堪东中等用4 ,4′- 二羧酸1 ,6 二酚氧基正己烷与等摩尔的4 ,4′- 联吡啶合

成了“T”型超分子液晶,并观察到随构筑“T”型介晶基元分子结构的变化,组装超分子体系由单向性液晶向稳定的双向性液晶转变的规律性.

1. 6 酞菁类超分子化合物

田宏健等[17]合成了带负电荷取代基的中位四(4′- 磺酸基苯基) 卟啉及锌络合物和带 …… 此处隐藏:6472字,全部文档内容请下载后查看。喜欢就下载吧 ……

超分子化学研究及进展.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精彩图片

    热门精选

    大家正在看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限时特价:7 元/份 原价:20元

    支付方式:

    开通VIP包月会员 特价:29元/月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fanwen365 QQ:370150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