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超高层绿色建筑——兼述绿色建筑标准在上海中心大厦的应用与技术策略
时间:2025-02-22
时间:2025-02-22
建筑节雒
论超高层绿色建筑
一一兼述绿色建筑标准在上海中心大厦的应用与技术策略
OnSuperTallGreenBuilding-Also
on
Applicationof
GreenBuildingStandardstoShanghaiCenterTower
andRelatedTechnicalStrategies
口
顾建平
2001
(I-海中心大厦建设发展有限公司
20)
【摘蒌】绿色建筑作为未来建筑发展的趋势,正被越来越多的政府和公众关注并实施。正在施工中的中国第一高楼一一上
海中心大厦大量采用适合中国国情的超高层绿色建筑的标准,势将为我国乃至世界超高建筑的”绿色”,谱写新的华章。
【关键词】绿色建筑上海中心大厦标准规范技术策略【中圈分类号1TU761.1"2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J1004一lOOI(2009)10-0902--02
0前言
绿色建筑是指在建筑全生命周期(建筑规划、设计、施工、物料生产、运营维护及拆除、回收利用的全过程)内,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节能、节水、节地、节材),保护环境和减少污染,为人们提供健康、适用和高效的使用空间,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建筑。1
1.1
展原则从上世纪90年代后半期开始研究绿色建筑,这比国外大约要晚10年到20年左右。1996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会将“绿色建筑体系研究”列为“九五”计划重点资助课题,同时在一些办公建筑、图书馆、住宅小区进行绿色建筑的实践。2005年,建设部和科技部联合颁发了<绿色建筑技术导则),这是我国第一部关于绿色建筑的法规文件。2006年,建设部正式实施<绿色建筑评价标准)。由上可知,中国绿色建筑的起步虽然较晚,但是起点很高,中央政府把环保节能作为党和国家重要的纲领,直接由中央政府的部委牵头组织推进,
绿色建筑发展概况
国外绿色建筑的研究与发展
国外对绿色建筑的研究始于上世纪60年代,美国、澳大
因而进展较快,只用了短短的十年时间,就从初步研究到有了具体的实施标准和细则。
利亚、德国、英国等国的部分建筑师、生态学家开始从土生建筑、生物建筑、自维持建筑、共生建筑的研究实施,逐步提出绿色建筑的概念,这一时期主要是由个别的专业人士研究推广。到了1976年,绿色建筑的发展从个人行为上升到政府、个别国家上升到国际的层面。当年在加拿大温哥华召开的联合国首届人居大会提出了“以持续发展的方式提供住房、基础设施和服务”的目标。1999年,在北京召开的第二十届世界建筑师大会通过的<北京宪章>正式提出“建立人居环境循环体系,不断提高环境质量”。要求将可持续发展作为建筑师和工程师在新世纪中的工作准则。
1.2
2上海中心大厦实施绿色建筑的技术策略
正在兴建的上海中心大厦作为一栋高达632m的摩天大楼,也在绿色建筑方面进行了探索。它以“体现人文关怀、强化节资高效、保障智能便捷”为原则,通过综合节能和新能源利用、节水和雨污水回收利用、节约用材和绿色建筑材料利用、控制室内空气污染并提高室内环境质量等,实现建筑在全生命周期中高效“绿色”运行。上海中心大厦以“中国绿色建筑标准”和“美国LEED”认证体系为目标,力争成为中国第一座得到双认证的绿色超高层建筑。2.1技术原则
(1)建立建筑和城市环境的友好关系,提高土地资源利用率,营造以人为本、健康高效的高质量微气候环境,室内环境达标率为100%。
中国绿色建筑研究发展情况
我国是在改革开放十多年后,社会经济有了飞跃的发
展,城市不断涌现大量的新建筑,在此基础上,遵循可持续发
【作者简介】顾建-’乎(1960一),男,MBA,工程师,总经理。联系
地址:上海市陆家嘴西路51号(200120
o
(2)结合独特的气候环境与建筑本体特征,最大程度地优化建筑节能设计,充分利用可再生能源,合理实现能源梯
【收稿日期】2009一09—22
,健筑施工》第3l卷
万方数据
顾建乎:论超高层绿色建筑
一一兼述绿色建筑标准在上海中心大厦的应用与技术策略
第10期
级利用,提高建筑能源利用效率,综合节能率大于60%。
(3)通过减少再生资源使用量、减少排放量等设计优化,有效利用建筑雨污水资源,提高水资源利用率,实现非传统水源利用率中办公商场不低于40%、宾馆不低于25%。
(4)本着因地制宜、本土材料使用最大化和绿色建材最优化的思路,提高3R建材利用率,可再循环材料利用率超过
10%。
(5)加强工程施工的科学管理和技术创新,最大限度地减少资源浪费,减少施工对环境的负面影响,实现绿色施工。
(6)设置能源和环境信息综合监管平台,提高运营管理和物业管理智能化的水平,最终实现建筑节能减排目标。2.2技术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