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攻击性行为研究综述

发布时间:2024-11-17

儿童攻击性行为研究综述

,"’’*年-第"*卷

第.期第%*(%D页

教育理论与实践123456789:57;<=;34>?9@;7<=48

A4B/"*,"’’*-C4/.:%*(:%D

儿童攻击性行为研究综述

刘#智银利!,

丽"

要:攻击性行为是儿童身上较为常见的不良行为,影响儿童攻击性行为的因素有很多,综合国内外

有关研究,主要有生物学因素、社会环境因素和个体因素。国内外关于儿童攻击性行为的有关研究,对塑造儿童良好行为有借鉴意义。

关键词:儿童#行为;攻击性行为中图分类号:$%%

文献标识码:&

文章编号:!’’%()**+,"’’*-’.(’’%*(’*

攻击性行为是儿童身上一种不受欢迎但却经常发生的不良行为。儿童之间因矛盾而互相辱骂、恶意中伤、打架斗殴、乃至动用武器伤害生命的事件在校园中、报刊上似乎已屡见不鲜,着实让人忧虑。儿童的攻击性行为不仅对其身心健康、人格发展与学业进步等都具有极其消极的影响,而且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教师教育教学工作的正常实施,因此对儿童攻击性行为的研究具有理论上和实践上的双重价值。有鉴于此,本文在较广泛参阅有关文献的基础上,对儿童攻击性行为的定义和发展特点、攻击原因的几大理论学说和影响因素等方面的国内外有关研究成果进行了综合论述,以期对儿童良好行为的塑造有所启迪。

出了更多的攻击性,而且争吵和打架更多是为了玩具和其他

物品,他们的攻击性是“工具型”的;随着年龄的增长,由行为规范等社会性问题引起的攻击所占的比率逐渐增长,学龄儿童则更多地使用以人为中心的攻击或叫“敌意性攻击”,如批评、嘲笑、辱骂等。儿童敌意性攻击所占的比率逐渐超过工具性攻击,这一转变的原因之一可能是年龄较大的儿童具有了推测对方的意向和动机的能力,因而儿童的报复就更多地指向攻击者本人。从攻击性的表现方式看,幼儿更多地使用身体上的攻击;随着年龄的增长,儿童使用言语攻击的比例逐渐增大,他们更多地采用言语攻击而非身体攻击。其原因不仅是因为儿童言语沟通技能的提高,而且也因为成人期望与规则的变化,大多数父母和教师不再容忍年龄较大孩子的身体攻击,

〔D〕)〕

。我国的有关研究结但对他们的“唇枪舌剑”则更容易忽视〔果与国外的相类似。张文新的研究表明,对学前儿童来说,儿童攻击性行为类型随年龄的增长而变化,从小班幼儿到大班幼儿,表现出一种以工具性攻击为主向敌意性攻击为主的变

D〕

化趋势。〔李俊的研究也表明,儿童攻击性行为,躯体攻击、工

一、儿童攻击性行为的定义与发展特点

关于儿童的攻击性行为虽深为心理学家所重视且研究历

“时较长,但迄今为止尚无统一定义。攻击性行"’世纪"’年代,为”被看作是“避免痛苦与寻求快乐的行为遭受挫折时的基本反

应”;*’(.’年代人们通过大量研究后,较多的心理学家赞同“以直接伤害他人为目的的任何行为序列”的定义。然而,班杜拉却认为,攻击性行为是一种复杂的事件,对其下定义不仅要考虑到伤害的意图,而且还要考虑到社会的判断,看究竟哪一种伤

〔〕!

害行为称得上为“攻击性行为”。后来,E/F/?548将其定义为

〔"〕“是一种经常性有意的伤害和挑衅他人的行为”。我国的心理工作者认为,攻击性行为就是“伤害他人的身体行为或语言行〔〔*〕“%〕为”,是有意伤害别人且不为社会规范所许可的行为”。其

具性攻击、言语性攻击-大多出于一种公平的报复动机;无意的工具性攻击随年龄的增长而逐渐减少,言语攻击是最易被

.〕

。儿童模仿的行为〔

那么,攻击行为随年龄的增长是否保持稳定呢MI@3NO78

等人的研究发现,攻击性无论男女,都表现出中等程度的稳定性,在童年被同伴评定为攻击型的男孩到成年期倾向于有更

)〕多的犯罪记录、虐待配偶和其他暴力行为〔。

中,伤害意图、伤害行动与社会评价,是攻击性行为概念的三个要素,攻击者具有伤害他人的主观意图,目的是直接造成被攻击者的伤害或通过唤起被攻击者的恐惧而达到其目的。

儿童的攻击性行为的发展变化特点国内外的研究都很多。国外的G $449384@H2,I75<@J,K278<L等人就对儿童的攻击性行为的表现特点、发展模式进行过系统的观察分析与深入探讨,研究表明,不同年龄儿童攻击性行为的类型与形式等都有很大的差异。从儿童的攻击的类型看,学前儿童不仅表现

儿童的攻击性行为存在着明显的性别差异。!0.%年,—!’岁儿童的攻P2=<=8H和:4J3在七种文化下考察了*岁——击行为,发现男孩更多参与模拟攻击游戏,相互之间言语侮辱也多于女孩,如果遭受攻击,男孩比女孩更多地以言语或身体

*〕行为加以反击〔。!0Q’年,在幼R7;;4S6等人的研究也表明,

儿期,男孩和女孩攻击性的发展过程截然不同,男孩比女孩更

作者简介:女,山西太谷人,晋中高专讲师,主要从事教育心理学研究;女,山西霍州!/智银利,!0).(-,"/刘丽,!0).(-,人,山西大学教科院副教授,主要从事人格心理学研究。

儿童攻击性行为研究综述

多地怂恿和更多地卷入攻击性事件,在受到攻击后男孩比女孩更容易发动报复行为,碰到对方是男性比对方是女性时更容易发生攻击行为。许多关于攻击行为的性别实验表明,女性较少参与攻击,也较少成为攻击的对象,有关被攻击者的性别差异是人的攻击性的特别差异的表现之一。总之,无论在实际的攻击行为还是在攻击的倾向性上,自幼儿期起,男孩都比女孩表现出更强的攻击性,并且这种性别差异具有跨文化的普遍性。另外,在攻击的方式上,性别差异也显著,男孩较喜欢使用直接的身体攻击,而女孩则喜欢采用言语形式的攻击,而且年龄较大的女孩更多地采用间接的攻击;但在直接的言语攻击方面没有显著的性别差异。这表明,儿童攻击行为的性别差异同攻击行为的类型和儿童的年龄和身心发展阶段的不

&〕同而表现出不同的模式〔。

〔#〕

〔%〕

究也发现,攻击可以通过观察学习来获得,不仅直接的观察学习可以使儿童学习到攻击行为,而且通过大众媒介实现的间接学习,也可以使儿童接受到同样的影响;另外,攻击行为既可以习得,也可以通过新的学习过程改变或消除。社会学习理论这种攻击的学习观,为我们控制儿童的攻击性行为提供了一定的心理实验依据,具有重要的实践指导意义。

社会认知模式理论认为,攻击是因为攻击者对于社会信息的错误理解而引起的,对于攻击行为来说,个体对所面临的社会情境的认知过程是攻击行为产生的基础。)*+,-等人的研

究指出,攻击性儿童倾向于注意并较容易回忆具有威胁性的信息,他们明显地倾向于将情境中不明晰或暧昧不清的信息当成具挑衅性意义的信息,甚至根本就误解了信息本身的意义。./0123的近期研究也指出,某些攻击性儿童可能已具有攻击脚本的潜在知识结构,并且这种知识结构可能影响社会信息加工过程的每一阶段,曲解情境线索,造成偏差误解。显然,不能正确地解释社会线索增加了儿童最终采取攻击反应的几率。社会认知模式理论在儿童攻击性行为矫治方面已取得了较大的成就,但在模式形成的来源与个体的年龄性别因素之间的关系及研究方法等方面还有待进一步探究。

二、儿童攻击性行为形成原因的几种理论研究

有关攻击性行为形成原因的研究学说很多,其中影响较大的有本能说、习性说、挫折———攻击说、社会学习理论和社

〔$〕’〕

会认知模式理论等学说〔。

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派的观点认为,攻击是人的两大本能———生的本能与死的本能之一的死的本能,是一种对内的自我破坏倾向。生的本能与死的本能是对立的,人只要活着,死的本能的表现就会受到生的欲望的妨碍,从而对内的破坏力量转向了外部,以攻击的形式表现出来。攻击是以社会不允许的方式表现攻击冲动,而且不论以什么形式都得表现出来,否则就会导致精神疾病。儿童的攻击表现就是源于儿童的破坏性本能。弗洛伊德的理论主要是通过对心理异常者的治疗实践发展起来的,因而解释的范围在于心理病患者,而不能简单地扩展到正常人。

洛伦茨的习性学观点认为,攻击和争斗是一种本能,但不是像弗洛伊德所言的是指向毁灭,而是具有生物保护意义的生的本能的体现。他相信,攻击是动物、也是人类生活不可避免的组成部分,人类要想避免战争等不良攻击行为,就需要多开展冒险性的体育活动,以耗散攻击本能。儿童的攻击也是源于人的一种自我生物保护本能。习性说指出了人类攻击性的生物遗留性质,提出了减少攻击的代偿法,有一定的合理性;但它试图用生物本能的观点解释人类包括战争在内的所有攻击行为,而忽视人类社会自身的规律,显然犯了心理学主义的错误。挫折———攻击理论认为,攻击是人体遭受挫折后所产生的行为反应。多拉德等人指出:“攻击永远是挫折的一种后“果”,攻击行为的产生,总是以挫折的存在为条件的”。勒温著名的玩具实验表明,挫折组儿童比控制组儿童表现出更多的如摔、砸等破坏性损坏玩具的行为,即挫折引发了更多的破坏行为。马利克的搭积木实验也发现,受挫折的实验组儿童比控制组儿童对他人实施电击次数更多,电压也更高,即挫折增加了儿童造成别人痛苦的攻击性。生活实践也证明,儿童的攻击性行为通常都是在受到各种挫折后产生并加剧的,可见,挫折是造成儿童攻击行为的一个重要原因。

社会学习理论认为,攻击是通过观察和强化习得的,也可以通过新的学习过程予以消除,学习是攻击的主要决定因揭示通过素。心理学家沃尔特斯(’%#年做了一项经典研究,奖励儿童的攻击行为,可以明显增加儿童对于攻击性行为方式的运用,即发现攻击可以通过强化来培养。班杜拉的实验研

三、儿童攻击性行为的影响因素

影响攻击性儿童的攻击性行为的内外因素有很多,综合国内外有关研究,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4生物学因素。它为儿童攻击性行为的产生提供了重要

的生物学前提。

首先,与大脑的协同功能有关。行为是大脑认知的直接结果,而大脑的功能又是认知活动的物质基础。我国学者认为,攻击行为,作为人类思维的一种特殊形式,很可能是在大脑两半球处在非均衡和变异状态下的大脑所产生的行为。张倩等关于攻击行为儿童大脑两半球的认知活动特点的研究表明,攻击行为儿童与正常儿童比较,大脑两半球均衡性发展较低,显示左半球抗干扰能力较差,右半球完形认知能力较弱,这可

!〕

。能是儿童攻击行为的某些神经心理学基础〔

其次,与情绪唤起水平有关。心理学家齐而曼、罗杰斯等人的研究都证明,一般化非特异性的唤起水平的提高,会直接导致人们攻击性的增加。5"年代后的大量研究发现,不仅总

的情绪唤起水平直接影响到人们的攻击行为,特异性的唤起水平,如性唤起,也会增加人们的攻击性。由此可见,我国杜绝

$〕对少年儿童的黄色精神污染是绝对正确的〔。

最后,与性激素有关。如男女之间攻击性行为的明显差异在很大程度上就是受到性激素水平的影响。

学校、同伴群体与大众!4社会环境因素。主要包括家庭、传媒的影响。

家庭在儿童行为社会化的过程中起关键作用。国外研究表明,缺乏温暖的家庭、不良的家庭管教方式以及对儿童缺乏明确

("〕的行为指导和活动监督都可能造成儿童以后的高攻击性〔。

我国王益文等的研究也发现,对男孩而言,母亲的情感支持行为减轻了男孩的社交退缩、违纪和攻击性行为;对女孩而言,母亲过分严厉的惩罚、发脾气、打孩子等极端不支持行为会导致女孩

((〕不安好动、攻击性强、固执粗暴等行为问题和心理障碍〔。

学校在儿童行为社会化的过程中起主导性作用。研究表明,不同的学校准则和学校风气也不同程度地影响着儿童的

儿童攻击性行为研究综述

攻击性,如校园欺侮行为。在欺侮情境中,教师对欺侮的态度和行为,影响着欺侮行为的发生

〔$%〕

为,并且使儿童把攻击性行为作为亲密关系的一种规范。事实也证明,儿童时期的大量受害经历与以后大量的攻击性和暴

$!〕

力问题有关〔。

同伴群体也是影响儿童攻击性行为的重要因素。研究表明,群体的相互作用,可以导致人们攻击性的增加。同伴群体的感染作用、去个性化作用等,会导致儿童相互模仿、降低攻击他人产生的负罪感,从而直接增加儿童的攻击性

〔$%〕

参考文献:

〔刘素珍’“攻击性行为”社会认$〕1,*2345/.678,65杨治良,

;(<:知的实验研究〔9〕’心理科学’$::0,#"=#>’

〔张倩,郭念锋’攻击行为儿童大脑半球某些认知特点的研(〕

;$<:究〔9〕’心理学报’$:::,$%!=$$%’〔高桦’被攻击者的性别差异研究〔&〕9〕’社会心理科学’$::#,;!<:(0=(:’〔章志光’社会心理学〔人民教育出版社,!〕?〕’北京:$::0’&$#=&!!’〔张文新,张福建’学前儿童在园攻击性行为的观察研究"〕

〔;!<:9〕’心理发展与教育’$::0,$>=((’〔周宗奎’现代儿童发展心理学〔安徽人民出版0〕?〕’合肥:社,$:::’&0&=&00’〔李俊’&=:岁儿童的攻击性行为调查〔#〕9〕’心理发展与教

;!<:育’$::!,!&=!0’

〔张文新等’中小学生欺负问题中的性别差异研究〔>〕9〕’心;!<:理科学’(%%%,!&"=!&:’〔杨慧芳’攻击行为的社会信息加工模式研究述评〔:〕9〕’心

;(<:理科学’(%%(,(!!=(!"’

〔张文新等’儿童欺侮问题研究综述〔$%〕9〕’心理学动态’;&<:$:::,&#=!(’〔王益文等’母亲行为与儿童行为问题的探讨〔$$〕9〕’中国心;!<:理卫生杂志’(%%(,(##=(#:’〔张文新等’儿童欺负问题与人格关系的研究述评〔$(〕9〕’心;&<:理学动态’(%%$,($"=((%’〔陈世平’儿童人际冲突解决策略与欺负行为的关系〔$&〕9〕’;(<:心理科学’(%%$,(&!=(&"’〔袁琳’暴力对儿童的影响’(%%$’!’"%="!’$!〕

实验室研究和生活事实都证明,大众传媒中的暴力传播会增加公众尤其是儿童的攻击性。当今的影视作品等多含有暴力情节,且有关的情节描述越来越细致,而少年儿童模仿影视情节犯罪的报道更是时有耳闻。可见,传媒中的暴力渲染也是导致儿童攻击性增强的一个重要因素。

&’个体因素。个体因素对儿童攻击性行为的影响更是不

可忽视。

首先,与儿童的道德发展水平和自我控制水平有关。研究表明,道德水平越高,儿童也就越容易从他人利益的立场感受和思考问题,行为也就越趋近于正好与攻击相反的亲社会方向。自我控制也是直接与攻击行为相联系的个人品质因素,研究发现,当用特定的实验条件使个人的自我意识和控制水平

!〕

下降时,攻击性行为就会明显增加〔。

〔!〕

其次,与儿童的人格特点有关。研究表明,儿童较强的攻击倾向与某种人格结构的稳定性紧密相连。欺负者有某种程度的认同感和自信,脾气多急燥,易被激怒,与社会相悖的价值观,并进而促成了特定的情绪特点和攻击性行为模式;而受欺负者通常也具有自尊较低、缺乏自信、内向退缩、过敏性、情绪性等人格特点,因而常沦于被攻击、欺负的地位,而这又反

$(〕

。过来促进了其消极人格的发展〔

再次,与儿童的社交技能水平有关。)*+,-./等人的研究发现,与受欢迎的同学相比,攻击性男孩对冲突性社会情境的解决办法较少;并且,他们解决社会性争端的办法往往比

0〕

攻击性较低男孩所提出的办法效果更差〔。陈世平的研究也

发现,经常采用问题解决策略来处理人际冲突的儿童较少

$&〕卷入欺负行为问题〔。

最后,与个体固有经验因素有关。社会学习理论认为,儿童遭受身体虐待和以后的攻击性行为发展之间存在着一个逻辑的理论关系,即身体遭虐待的经历教会了儿童的攻击性行

作者单位:智银利,晋中高专教育系,山西榆

次邮编%&%0%%;刘丽,山西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山西太原邮编%&%%%0

!"#$$%&’()*+,+%&-.+,/01(1.+!22&+,,/3+4+.%3/(&()5./67&+0

89:;/0<6/=>?:@?/A

;$’@6A-.B365BCDE/2+-B*C5F1,-5G*9*5H,C5IJC.3-K1+,CCKDC.B,6L.CD6MM*C5-KN.-*5*5IF

(’8CKK6I6CDE/2+-B*C51+*65+6F1,-5G*O5*P6.M*BQ<

!B,1&%-1C4II.6MM*P6R6,-P*C.*M-+C33C5R-/R6,-P*C.CD+,*K/.65’4++C./*5IBCRCB,B,6/C36MB*+-5/*5B6.5-B*C5-K.6M6-.+,6MFB,6D-+BC.M-DD6+B*5I+,*K/.65SM-II.6MM*P6R6,-P*C.-.6R*CKCIQFMC+*-K65P*.C5365B-5/*5/*P*/2-K’N,*MA-A6.R6K*6P6MB,6M6.6M6-.+,6M-.6,6KAD2KBCB,63C2K/*5ICD+,*K/.65SMICC/R6,-P*C.’

D+’E(&7,C+,*K/.65TR6,-P*C.T-II.6MM*P6R6,-P*C.

儿童攻击性行为研究综述.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精彩图片

    热门精选

    大家正在看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限时特价:7 元/份 原价:20元

    支付方式:

    开通VIP包月会员 特价:29元/月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fanwen365 QQ:370150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