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历年题库
时间:2025-04-17
时间:2025-04-17
苏州大学往年马哲期末试题
一
苏州大学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课程试卷()共 3 页
一、单选题(每题1分,共20分)
1、马克思一生在理论上的两大发现是 ( )
A科学社会主义和认识论 B辩证法和剩余价值学说
C辩证法和唯物史观 D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
2、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政治立场是 ( )
A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B实现人民当家作主 C推翻资产阶级 D实现社会民主
3、世界观是 ( )
A关于自然界和社会一般发展的科学 B人们对自然界的理解和解释 C人们对世界以及人与世界关系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 D革命性和科学性相统一的学说
4、在下列命题中,属于唯心主义的哲学观点是 ( )
A世界统一于物质 B物质决定意识
C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D世界是绝对精神的产物
5、“除了非此即彼,又在适当的地方承认亦此亦彼”;“是就是,不是就不是,除此之外,都是鬼话。”这两种说法是 ( )
A都是形而上学观点
B都是辩证法观点
C前者是相对主义观点,后者是形而上学观点
D前者是辩证法的观点,后者是形而上学观点
6、在人与世界的相互作用中,人与世界同时得到了改变,并获得日益丰富的内容,造成这一变化的基础是( )
A自然界自身的运动 B人的意识的能动作用 C人的实践活动 D语言的发明与使用
7、主观辩证法与客观辩证法的关系是 ( )
A反映与被反映的关系 B 唯心主义与唯物主义的关系
C抽象与具体的关系 D唯心辩证法与唯物辩证法的关系
8、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是由( )
A真理的主观性和实践的客观性所要求的 B真理的相对性和实践的绝对性所预设的 C真理的属性和实践的功能所规定的 D真理的本性和实践的特点所决定的
9、马克思主义对社会生活的理解是( )
A社会生活本质上是精神生活 B社会生活本质上是反自然的
C社会生活本质上自然生活 D社会生活本质上是实践的
10、主观和客观的统一、理论和实践的统一是( )
A归纳和演绎的统一 B形式和内容的统一 C抽象和具体的统一 D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11、制约人的行为和思想动机的根本条件是( )
A传统意识 B阶级关系 C生产方式 D政治制度
12、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的主要物质标志是( )
A劳动者的技术水平 B科学技术 C生产工具 D劳动对象
13、上层建筑系统的两大组成部分是( )
A政治上层建筑和思想上层建筑 B政治制度和法律制度
C国体和政体 D政治法律制度和政治法律思想
苏州大学往年马哲期末试题
14、科学技术有时“表现为异己的、敌对的和统治的权力”,这是说( )
A科学技术的作用非常巨大 B科学技术具有负面效应
C科学技术的力量是无法抗拒的 D科学技术是实现政治目的的重要手段
15、资本主义生产过程本质上是( )
A劳动过程和价值形成过程的统一 B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的统一
C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统一 D劳动过程和价值增殖过程的统一
16、资本主义经济是( )
A发达的计划经济 B发达的商品经济 C发达的产品经济 D发达的自然经济
17、价值规律是( )
A一切社会共有的基本经济规律 B资本主义社会特有的基本经济规律
C社会主义社会特有的基本经济规律 D商品经济的基本经济规律
18、剩余价值率反映的是 ( )
A资本家赚钱的速度 B资本赚取利润的难易度
C资本的投资回报率 D资本家对工人的剥削程度
19、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意味着( )
A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发生了根本的改变 B资本主义私人占有制发生了质变
C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发生了局部调整 D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的关系发生了质变
20、共产主义社会是( )
A独立国家联合体 B独立民族联合体 C独立企业联合体 D自由人的联合体
二、辨析题(判断对错并说明原因,每题8分,共24分)
21、只有彻底否定传统文化,才能解放思想,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
答:错误。(3分)(1)辩证的否定是既克服又保留。对传统文化,包括中国和外国的,应其取其精华、弃其糟粕,采取批判继承的态度,而不是彻底否定。(3分)(2)借口解放思想,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提出彻底否定传统文化,在理论上是否定一切,从而否定发展的形而上学观点;在实践中是全盘否定中国传统文化的民族虚无主义和全盘肯定西方文化的崇洋媚外思想。(2分)
22、“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是对客观真理的否定。
答:错误。(3分)“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是说对同一事物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见解。这是由于人的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是主体和客体相互作用的结果。人的认识不仅具有客观性,还具有主观性和差别性。(1分)所谓客观真理是指人的认识中含有不依赖于人 …… 此处隐藏:17240字,全部文档内容请下载后查看。喜欢就下载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