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级英语的教学原则
发布时间:2024-11-17
发布时间:2024-11-17
论文
浅谈高级英语的教学原则
泰山学院外语系 王淑华
摘要:高级英语是英语专业高年级的一门主干课程,其课程目标是培养学生语篇意识和文体意识,不仅强调阅读速度和阅读技能的提高,更强调学生的语篇分析和文体分析能力;不仅强调语言知识的积累,更强调学生逻辑思维、独立思考及创新能力的培养,强调文化素质、文学修养及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高级英语教学应该通过加强语篇教学、文化教学以及发挥教师和学生的互动作用等手段来提高学生的英语综合技能。教学中应遵循以下原则:培养学生的语篇意识、文体意识和文化意识,提高其语篇分析能力、文体分析能力、文学鉴赏能力和跨文化交际能力。
关键词:高级英语、教学原则、语篇、文体、文化
高级英语是英语专业本科高年级阶段的一门专业技能必修课,重点训练学生综合英语技能尤其是阅读理解、语法修辞和写作能力。该课程通过阅读和分析内容广泛的材料,包括涉及政治、经济、社会、语言、文学、教育、哲学等方面的名家作品,扩大学生知识面,加深学生对社会和人生的理解,培养学生对名篇的分析和欣赏能力、逻辑思维与独立思考的能力,巩固和提高学生英语语言技能,使他们能够涉足一些高难度的文章,能够分辨文章的结构、语言特点以及各种写作技巧的运用,从而领略文章的韵味,欣赏文章的内在美。该课程的目标应该是培养学生语篇意识和文体意识,不仅强调阅读速度和阅读技能的提高,更强调学生的语篇分析和文体分析能力;不仅强调语言知识的积累,更强调学生逻辑思维、独立思考及创新能力的培养,强调文化素质、文学修养及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
高级英语教材大都取材于名家的名篇佳作,词汇量大,结构复杂,题材广泛,风格独特,寓意深刻。目前高级英语教学普遍采用学生课前忙着查词典,教师上课分析句子语法结构,逐句翻译的传统的语法翻译法教学模式。教学效果不佳,与高级英语课程目标的要求相距甚远。学生在完成基础阶段学习后,已积累了较为扎实的语言知识和语言技能。如何使学生在对英语的认识和掌握上有一个质的飞跃,拓宽其知识结构,提高其文化素质和语言交际能力,教学原则是关键。本文主要从语篇、文体、文化等方面探讨高级英语课的教学原则。
1、培养语篇意识,提高学生的语篇分析能力
国外阅读专家将阅读理解分为字面理解(literal comprehension)、推理性理解(inferential comprehension)和评价性或欣赏性理解(evaluative / appreciative comprehension)三个层次,其中字面理解属于表层理解,读者依靠语言知识来理解文章的表层意义;推理性理解是深层理解,要求读者运用阅读技能和逻辑思维能力来推断作者的意图和文章的隐含意义;评价性或欣赏性理解是最高层次的理解,读者运用已有的文化背景知识对文章的体裁特点、写作风格、修辞技巧等作整体的分析和评价。
高级英语的课文题材广泛,涉及语言、文学、教育、社会、文化、地理、科普等,不同专业领域的文章会表现出不同的结构特点,即不同的语篇类型,如叙述、说明、描述、论说、戏剧、演说、传记、新闻报道等不同语篇类型。英语专业的高年级学生在基础阶段已经克服了语音、词汇、句法的语言障碍,因此,高级英语教学的重心应从字面理解转向推理性理解和评价性或欣赏性理解,即以语篇教学为主。我们所说的语篇教学是从宏观入手,对语篇的整体结构、语境、修辞等进行分析,它不仅强调语言知识的教学,同时更注重语篇知识的传授,培养学生获取信息的能力。
秦秀白(2000)认为,教师在教学中要注意引导学生掌握不同体裁的语篇所具有的不同交际目的和篇章结构,学生认识到语篇不仅是一种语言建构,还是一种社会意义的建构,引导学生既掌握语篇的图式结构,又了解语篇的建构过程,从而帮助学生理解或撰写某一体裁的语篇。因此,教师在进行阅读教学时,可以不拘泥于教材课文的编排顺序,而是按照课文的
论文
体裁、类型进行教学,使学生有效地掌握不同体裁语篇的框架结构,以后在阅读相关体裁的语篇时,能根据已有的体裁知识快速了解语篇的脉络,准确理解语篇的内涵,同时,可以得心应手地写作相同体裁的文章。
例如,论说语篇旨在摆事实、讲道理,利用概念、判断进行推理和论证,提出观点,一般由论点、论据和结论三部分组成,每一段都有一主题句,表明作者的观点,通常是该段的中心,也体现了该段与论点的关系。教师可以针对语篇结构和内容设计一系列问题,引导学生进行合理地判断、推测,形成对语篇的整体印象,进而提高学生的概括、分析能力。当然,强调语篇教学并不排斥语言点的教学,教师要有意识地加强学生基本功的训练,促进他们阅读技能的提高。
2、培养文体意识,提高学生的文体分析能力和文学鉴赏能力
秦秀白认为“文体分析是在语音、书写、词汇、语法、篇章结构等各个层面进行的,其重点是分析具有文体意义和美学价值的那些语言特征,从那些被‘前景化’了的语言特征入手,挖掘作者的语用意图和语用效果,以便达到鉴赏的目的”。文体分析着重于文本的语言描写,分析作者所选语言成分的得体性及其产生的特定文体(修辞)效果,从而达到对文本进行鉴赏的目的。
高级英语教材中的文学作品大都选自英语世界的文学宝库,这些文学作品从不同的侧面反映了一个国家的经济、政治、思想、文化发展变化。学生要进一步提高其语言能力,就必须了解和掌握英语国家的文化,而了解和掌握该国文化的一个重要途径就是大量接触其文学作品。通过对那些具有真实文化语境的语篇的阅读,学生可以了解西方国家和言语社团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审美取向、历史文化背景等等。
高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一定的语言基础知识,具备了进行文体分析的条件。在高级英语教学中引入文体学,将语言和文学结合起来,教会学生运用文体分析的技巧阅读和鉴赏作品。不仅让学生了解所学文章的语音、句法、词汇与篇章的特点,还要了解各类文体:表达文体(Expressive Writing)、劝说文体(Persuasive Writing)、文学文体(Literary Writing)、述真文体(Information Writing),通过观察和描述若干种主要文体的语言特征、篇章结构,帮助学生提高他们在不同的社会环境中运用得体的英语能力和文学鉴赏水平,培养学生对具有文体意义和美学价值的语言特征的感悟力和洞察力,从而更好地挖掘作者的语用意图。
以马丁·路德·金著名的演说I Have a Dream为例,该演说在措辞、句法结构、篇章结构和修辞手段等层面均体现了非常明显的公众演讲语篇的文体特点。这些文体特点都是服务于演讲即时效果和演讲者的演讲意图。从修辞层面上来说,全篇最突出的、最被前景化的语言特征就是大组排比句,即两个以上结构相同或相似、意义相关、语气一致的词或句子并列使用。文中大组排比句达8处之多,再加上小组排比句,整篇演说几乎都是由排比结构构成。这些排比结构句式整齐、节奏分明、气势磅礴,极大地激发了听众的热情,鼓舞了听众的斗志,取得了极好的演讲即时效果,有力地表现了马丁·路德·金反对种族隔离,号召美国人民不分种族共同参与、坚持不懈地采取非暴力方式争取民权的演讲意图。
3、培养文化意识,提高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任何语言不是孤立存在的。它深深地根置于民族文化之中,并且反映该民族的信仰、习惯、价值观念以及情感等。因此,语言是特定的文化形态的负载体,是文化的结晶,是反映文化的一面镜子。语言既是文化的表现形式,又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而文化制约着语言形式,并不断将自己的精髓注入到语言之中,成为语言的文化内涵,成为语言表现的基本内容。正是由于语言与文化的这种密切关系,深入研究语言的社会文化因素,有意识地培养学生对文化差异的敏感性、宽容性以及处理文化差异的灵活性的能力,实施以文化为中心的高级英语教学便成为大学英语专业的主要任务。
Tomalin和Stempleski(1993:8)概括了文化教学的七大目标:(1)帮助学生逐步明白
论文
所有的人都会表现出由不同文化所产生的行为;(2)帮助学生逐步明白各种因素,诸如年龄、性别、阶级和居住地,都无一不影响着人们说话和行为的方式;(3)帮助学生更多地了解目的语文化中在一般情况下认为的具体习惯行为;(4)帮助学生增加对目的语中词和短语的文化含义的理解;(5)帮助学生发展根据证据对目的语文化作总体鉴定的能力;(6)帮助学生培养搜寻和组织文化信息的必要技能;(7)激发学生对目的语文化在智力方面的好奇心,鼓励学生同情和理解其他民族。教师可以以此为准则向学生传授文化背景知识,帮助学生熟悉、了解相关的文化背景知识或提供获取背景知识的途径,鼓励学生大量阅读介绍目的语文化习俗、词语掌故、历史故事等的书籍,增加文化知识的积累;以讲座、录像、图片、讨论等形式向学生介绍、解释、分析相关目的语和目的语使用社团的文化知识;注意比较源语和目的语文化的异同等。
例如,在讲授《现代大学英语》第五册中的Two Kids一课时,教师除了分析讲解故事情节和语言现象外,还要与学生一起探讨中西方两种不同的文化背景下,主人公母女俩价值观念的迥异:母亲典型的中国式的以光宗耀祖为目的的价值取向和女儿崇尚自由、民主,以自我为中心的美国式人生观,进而理解这种深层文化的不同所带来的矛盾冲突。通过深层文化的分析对比,学生可以获得整体意义上的文化意识以及反思的、宽容的态度,提高他们跨文化交际的意识,避免交际过程中的文化误用现象。
总之,高级英语作为英语专业高年级的主干课,教师在教学中不能只重视语言形式的教学,还要注重语言意义与功能的教学,并把语言与文化、文学相结合,培养学生的语篇意识、文体意识和文化意识,进而提高其语篇分析能力、文体分析能力、文学鉴赏能力和跨文化交际能力。只有遵循了这些原则,才能有效地实现高级英语的课程目标。
参考文献:
[1]高军:高级英语教学初探[J],《天津外国语学院学报》,2003年第5期
[2]刘欣:大学高级英语课程教学模式探讨[J],《海南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
第2期
[3]罗长田:论高级英语课程目标及教学原则[J],《四川外语学院学报》,2004年第3期
[4]秦秀白:导读[A],Wright, L.&J.Hope, Stylistics: A Practical Course Book [M],北京:外语
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0